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因素的性质与特征
一般性因素(共性因素):资本、劳动力、科技
区域性因素(个性因素):城市化水平、资源禀
赋与配置、投资偏好等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二) 因素作用机制
1. 资源禀赋(基本条件)
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劳力、资金 、技术) 资源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资源价格与供给的
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③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回波效应):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
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 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
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利于增长极发展 ❖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利于周边发展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增 长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区域经济增长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1)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即经济进步,包涵生产 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累积、与 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即量的扩张、质的改善、结构 的优化。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①支配效应
②乘数效应
乘数:是指支出增长(包括消费、投资或出口
等)造成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它为边际消费倾 向所决定,也就是消费越多,国民收入增长的倍 数就越大,反之则相反。
乘数的双重作用:在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倍数
增长;在支出减少时国民收入倍数收缩。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技术、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 导致社会经济螺旋式上升或下降。
(1)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 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 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 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 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 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 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 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资源越富集,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2. 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政府经管能力(高
效、廉洁)、企业组织水平(企业家)、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 因素作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3. 区位条件
区位: 一个区域在相关的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
中的位置。 ——经济联系的机会和程度
(2)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劳 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一般用GDP、GNP等衡量,包括总 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 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作用区域经济。
区域产业结构以增长极为核心,空间结构由均
衡转变为集聚极化——差异加大。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2. 区域增长极特点
①增长极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增长极是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④增长极有规模等级差异。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3. 增长极的作用
区位条件越优越,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4. 外部环境
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区际和国际的经济关系 区域越开放、分工与合作合理,越有利于经济
增长。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1. 增长极内涵
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
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过支配效
科技、资源、能源等
间接影响因素(环境因素):自然条件与资源、
人口、科教、经营管理、政策体制、分工协作、 对外贸易等。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 因素分类 2. 因素的地域来源
内部因素(区内因素——反映潜力、自我能力):
区内生产要素的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
外部因素(区外因素):区际要素流动、商品贸
易、区外需求、区域政策等
的增长能力,如GDP、GNP以年%速度增长——增长 率。
2、协调发展观点
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
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发
达国家关注)
经济增长是经济在总量的增长、产出的增加
(发展中国家关注)。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目的,经
济增长是手段、基础,目的决定手段、决定增长 的方式。
3、持续发展观点
追求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实现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PRED), 走人类共同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利用人均GDP、GNP反映,而传统
观点和协调发展观点利用人均GDP、GNP反映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
三、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 因素分类
1. 因素与生产相关性
直接影响因素(生产因素):劳动力、资本、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 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济 增长的含义。
二、区域经济增长三种观点
区域发展观
1、传统观点
以经济指标为主体衡量指标,经济学的主要问
题是经济增长过程的效率问题,坚持效率最大化 原则。
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指某区域经济总量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
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现,就是国内生产总 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 产总量的增加。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 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 果一个国家总量增加了,但产业结构没有 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 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 力的,是难以持续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般性因素(共性因素):资本、劳动力、科技
区域性因素(个性因素):城市化水平、资源禀
赋与配置、投资偏好等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二) 因素作用机制
1. 资源禀赋(基本条件)
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劳力、资金 、技术) 资源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资源价格与供给的
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③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回波效应):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
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 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
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利于增长极发展 ❖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利于周边发展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增 长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区域经济增长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1)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即经济进步,包涵生产 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累积、与 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即量的扩张、质的改善、结构 的优化。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①支配效应
②乘数效应
乘数:是指支出增长(包括消费、投资或出口
等)造成国民收入增长的倍数。它为边际消费倾 向所决定,也就是消费越多,国民收入增长的倍 数就越大,反之则相反。
乘数的双重作用:在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倍数
增长;在支出减少时国民收入倍数收缩。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技术、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 导致社会经济螺旋式上升或下降。
(1)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 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 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 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 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 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 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 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资源越富集,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2. 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政府经管能力(高
效、廉洁)、企业组织水平(企业家)、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 因素作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3. 区位条件
区位: 一个区域在相关的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
中的位置。 ——经济联系的机会和程度
(2)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劳 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一般用GDP、GNP等衡量,包括总 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 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作用区域经济。
区域产业结构以增长极为核心,空间结构由均
衡转变为集聚极化——差异加大。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2. 区域增长极特点
①增长极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增长极是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④增长极有规模等级差异。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3. 增长极的作用
区位条件越优越,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4. 外部环境
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区际和国际的经济关系 区域越开放、分工与合作合理,越有利于经济
增长。
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1. 增长极内涵
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
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过支配效
科技、资源、能源等
间接影响因素(环境因素):自然条件与资源、
人口、科教、经营管理、政策体制、分工协作、 对外贸易等。
三、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 因素分类 2. 因素的地域来源
内部因素(区内因素——反映潜力、自我能力):
区内生产要素的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
外部因素(区外因素):区际要素流动、商品贸
易、区外需求、区域政策等
的增长能力,如GDP、GNP以年%速度增长——增长 率。
2、协调发展观点
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
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发
达国家关注)
经济增长是经济在总量的增长、产出的增加
(发展中国家关注)。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目的,经
济增长是手段、基础,目的决定手段、决定增长 的方式。
3、持续发展观点
追求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实现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PRED), 走人类共同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利用人均GDP、GNP反映,而传统
观点和协调发展观点利用人均GDP、GNP反映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
三、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 因素分类
1. 因素与生产相关性
直接影响因素(生产因素):劳动力、资本、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 加等。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济 增长的含义。
二、区域经济增长三种观点
区域发展观
1、传统观点
以经济指标为主体衡量指标,经济学的主要问
题是经济增长过程的效率问题,坚持效率最大化 原则。
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指某区域经济总量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
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现,就是国内生产总 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 产总量的增加。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 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 果一个国家总量增加了,但产业结构没有 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 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 力的,是难以持续的。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