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物描写”,具体章节为《园丁赞歌》。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记叙文中选取记叙角度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通过不同的记叙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记叙文中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及作用。

2. 能够分析并运用不同的记叙角度进行人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对记叙文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记叙角度进行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掌握其运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园丁赞歌》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园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丁的形象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呈现:
a. 介绍记叙文中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如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等。

b. 分析《园丁赞歌》中作者如何运用不同记叙角度塑造园丁形象。

3.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园丁赞歌》的描写,分析其中运用的记叙角度,并解释其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记叙角度,对身边的某个人物进行描写,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2. 板书内容:
a. 记叙角度: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b.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c. 《园丁赞歌》记叙角度运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
2. 答案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记叙文作品,分析其中的记叙角度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开展“我身边的园丁”主题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中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及作用。

2. 教学目标中分析并运用不同记叙角度进行人物描写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对学生运用记叙角度的实践要求。

一、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及作用
记叙角度是指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选择的观察点和叙述方式。

常见记叙角度包括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等。

1. 全知视角:叙述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全面了解,可以自由切换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全面了解故事,感受各个人物的情感变化。

2. 有限视角:叙述者只能从某一特定人物的视角出发,描述该人物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内容。

其作用在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深入体验该人物的内心世界。

3. 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讲述故事,只能描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作用在于使读者更容易与叙述者产生共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二、分析并运用不同记叙角度进行人物描写的能力
1. 让学生熟悉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课文分析和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记叙角度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

3. 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实践,学会运用不同记叙角度进行人物描写。

4. 在作业和拓展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多种记叙角度,提高写作水平。

三、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例题讲解:选取《园丁赞歌》中的一段描写,分析作者运用的记叙角度,并解释其作用。

如: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工作服,手中的剪刀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他的眼神专注,仿佛在用心聆听花草的生长。


此处运用了有限视角,通过描述园丁的外貌、动作,展现了园丁对花草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a. 选择一个你想描写的人物。

b. 确定记叙角度(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等)。

c. 描述该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展现其性格特点。

四、作业设计中对学生运用记叙角度的实践要求
1. 作业题目:请运用不同的记叙角度,对你们班级的一位同学进行描写。

全知视角:
“他坐在教室的一排,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坚定。

他总是认真听讲,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课后,他还会主动请教老师问题,学习态度一丝不苟。


有限视角:
“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期待,她紧紧地握着笔,专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

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似乎想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刻在脑海里。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概念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平稳,以便学生理解记忆。

2. 在情景导入和例题讲解时,适当变换语调,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介绍,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呈现:15分钟,讲解不同记叙角度的概念、作用,并结合课文分析。

3.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记叙角度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提问的顺序和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3.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思考和交流?
4. 情景导入是否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1. 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2. 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3. 提高提问质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创设更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 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