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月月考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月月考测试(地理)
(考试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50分)
1.(4分)3月21日,我国某地某同学于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高度为20°,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这天最大太阳高度为()
A.30° B.40° C.60° D.90°
2.该地所处的经纬度是()
A.30°N, 105°E B.50°N,105°E C.30°N,135°E D.40°N,135°E
2.(4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安庆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A.12月B.9月C.6月D.3月
4.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安庆市日落时间不变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C.安庆市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D.安庆市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3.(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各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6.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南亚此时盛行东北风B.东亚此时盛行东南风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4.(6分)岱崮地貌是指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桌形山或方形山。

因该地貌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最集中,故中国地理学会将其命名为“岱崮地貌”。

图为岱崮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岱崮地貌山峰平展开阔如平原,说明构成该地貌的岩石()
A.含有大量动物化石B.形成于广阔的浅海
C.由沙黏土物质组成D.具有水平层理构造
8.岱崮地貌属于()
A.褶皱山B.地垒山C.向斜山D.背斜山
9.该地貌峭壁以下山坡逐渐由陡到缓,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作用B.重力崩塌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5.(6分)下图为世界某地的气温累计、降水距平图(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11.对该地区自然植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高大茂密,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B.有明显季相变化,夏季盛叶冬季无叶
C.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D.叶子坚硬,叶面多有蜡质层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何种地域分布规律()
A.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B.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布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6.(4分)火地岛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岛屿,森林覆盖率高。

该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及该岛屿某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景观最可能位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推测当地民居多为()
A.平顶房B.蒙古包C.竹楼 D.低矮木屋
7.(6分)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

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
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16.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此湖非降水补给量约为()
A.1260mm B.1600mm C.2800mm D.1100mm
17.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8.(6分)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

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

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

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19.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20.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A.B.C. D.
9.(4分)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自然资源大规模开采而兴起,并形成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截至2017年,我国国务院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占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的26.3%。

焦作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向“绿”的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关焦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工业
B.焦作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作为重点
C.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优质农产品开发对于焦作市的发展作用不大
22.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在废矿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型企业
D.寻找新的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唯一出路
10.(6分)十九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2017年底,中国3046万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全国15%的土地上。

下图为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分布图(下左图)及我国某地洞穴中的学校(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据左图可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A.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崎岖B.位于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
C.位于内流区,水资源缺乏D.景色秀丽,但农业生产条件差
24.与右图所示洞穴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崩塌 D.火山喷发
25.右图洞穴中的学校,最有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大兴安岭南麓片区 B.吕梁山片区C.秦巴山片区D.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0分)
11.(10分)26.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
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0分)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__。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______;C地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为______。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______。

(5)由B到D最短路线前进的方向是______,图中所示日期D点昼长为______小时。

三、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0分)
12.(1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

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山体大致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2000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点。

(2)分析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

(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

13.(14分)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

“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因此也叫洪积扇。

“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稳定长久。

与“旱扇”相比,“湿扇”的石块磨圆度较高。

冲积扇的宏大精美丝毫不亚于山峰、河流、瀑布、湖泊,西北是我国大型冲积扇发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欣赏冲积旱扇景观的最佳地区。

在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形成的“旱扇”与低山丘陵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大小不同。

(1)与“旱扇”相比,说明“湿扇”石块磨圆度较高的原因。

(2)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原因。

(3)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和低山丘陵处形成的“旱扇”规模谁大谁小并分析原因。

14.(12分)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

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以下到与巴拉那河交汇处为下游。

巴拉圭河上游位于巴西高原,中下游均位于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内地表多为黏重的土壤。

巴拉圭河中上游沿岸沼泽湿地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生物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占用资源,湿地被大量改造开垦,保护湿地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下图为巴拉那一巴拉圭河流域图和科伦巴附近气候统计图。

(1)巴拉圭河中上游沿岸多沼泽湿地,说明该处多沼泽湿地的主要原因。

(2)巴拉圭河科伦巴以下河段水体透明度高,试说明其原因。

(3)分析巴拉圭河中上游沼泽湿地大量开垦对下游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50分)
1.(4分)CA
2.(4分)CC
3.(4分)CB
4.(6分)DBC
5.(6分)BCA
6.(4分)DD
7.(6分)BDB
8.(6分)BAA
9.(4分)BD
10.(6分)DD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0分)
11.(10分)【26】3 5 135°W 11°43′N 16°34′S 46°52′(约47°)
延长减慢自西北向东南18小时
三、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0分)
12.(14分)【27】(1)整体呈单峰状,海拔2000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2000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较快;海拔约2200-2700m间,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海拔约2700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

(2)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

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汇;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它丰富度最高。

(3)差异: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

原因:东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好;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或从西坡分析: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热量条件差;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
13.(14分)【28】(1)形成“湿扇”的河流多为常年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石块被侵蚀、磨损时间长,磨圆度较高。

(2)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陆源碎屑物质供应多;山体高大,流水速度快,流水搬运能力强,形成的冲积扇数量多;冲积扇彼此邻近,形成集群,冲积扇规模宏大;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好;植被覆盖率低,冲积扇地貌裸露,视觉效果好;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影响小。

(3)高大山脉地区形成的旱扇规模大,低山丘陵处形成的规模小;原因:高大山脉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洪水期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的碎屑物质多,形成的“旱扇”规模大;低山丘陵地区河流流量小,搬运能力弱,形成的“旱扇”规模小。

14.(12分)【29】(1)中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上游支流众多,河流流量大;中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土壤黏重,地表水下渗量小等。

(2)中上游流经沼泽湿地,下游流经平原,流缓慢,泥沙沉积;沼泽湿地对水体过滤、净化;流域内土壤黏重,水土流失弱等。

(3)湿地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下游径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湿地对泥沙的拦蓄作用减弱,导致下游河段含沙量增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