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模式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8
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模式研究分析
苑海涛 北京林业大学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摘要: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模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为前提,同时是生态补偿机制补充完善的重要部分。因此
对于进一步地分析和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市场化相关的模式是今后生态补偿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008-02

引言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根据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本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等,来协调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此形成的运行模式和制度的安排。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重视,生态补偿相关的研究当前成为了多学科跨领域探讨的研究课题。当前学者们已经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对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和实践,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作为生态补偿发展和完善的重要补充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市场化补偿机制模式,目前已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区率先开展了尝试,也自发形成了一些案例。与此同时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相关模式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并且是今后生态补偿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一、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阐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公益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时包含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的参与,实际补偿时补偿的主体一般为政府,但是当补偿主体为政府时,这种补偿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可能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时引入市场化机制作为重要补充是十分必要的,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以市场交易为主要手段的补偿方式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当前由于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实践上还比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以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模式也在发展完善,同时初步发展了多种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模式,其中部分模式已经有了实践和发展。国际上关于生态补偿机制,政府购买模式是支付生态环境服务的重要方式。随着国际各国生态补偿实践和探索发展进步,政府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模式也在发展变化,尤其欧美等国家在不断创新的关于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并且有了重要进展。这一补偿模式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将生态环境服务的价值延伸到消费和流通等领域,将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商品化,进而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货币化,由此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的高效配置。目前国际上关于市场化补偿机制模式主要有碳汇交易、生态旅游、森林认证、区域规划、生态标签等模式,其中大部分模式在国外有了研究与实践。二、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研究分析1.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通过碳排放指标的交易。碳汇交易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一方,向本国或外国拥有者支付森林环境生态效益成本的交换过程。因此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的机制实现了森林生态价值的补偿。通过碳汇交易可以形成一个可贸易的环境服务交换市场,由此可以提供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市场化的途径,以此可解决补偿资金问题有着广阔的前景。目前,国际碳市场发展迅速,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总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国内关于森林碳汇交易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我国要充分认识到碳汇交易的重要性,加快对于碳汇交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要充分争取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份额,加快我国碳汇交易工作的发展,以此促进我国碳汇市场的不断完善。
2.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最早由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是指在相
关的自然环境地域中存在的旅游行为,这一旅游行为是人们在欣赏
和享受自然文化景观时不干扰当地自然环境地域,并且可以保护当
地生态环境,同时可以为当地人们提供有益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
此生态旅游不但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可
以为当地人们提供经济收益和生活来源。国外在生态旅游的开发的
过程中就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的区域开发
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免旅游活动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对于
生态旅游区域来说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性的发展。生
态旅游区域在实际运营管理时应该由专业的商业运营公司管理,当
地生活的人们不大适合进行旅游产业的管理。以生态旅游这种生态
补偿市场化的模式在实际当中也存在着例如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
式不健全等一些问题。目前生态旅游这种市场化补偿模式的研究还
属于一个较为初期的研究阶段。因此亟待在研究上建立机制架构,
为实际操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以此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
题,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合理更完善的政策依据。随着国内外旅游业
的不断发展,随着生态旅游这种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
生态旅游这种补偿机制会对生态旅游区域环境建设及居民社区利益
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3.森林认证
森林认证是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具体的一种模式,也是
一种运用市场化的模式来使得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森林认证是
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运行机制。森林认证是以促进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为目的一种森林经
营机制模式。这一机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在短短十
几年的时间内,它从最初仅是一个设想,到现在已得到世界范围内
企业、零售者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目前,国内外有很多森林认证
体系,大体主要分为全世界范围的体系、国家范围内的体系以及区
域范围内的体系。在所有森林认证体系中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是
目前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森林认证体系。森林认证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主要表现在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生态环境效应。具体包括利益
相关方的权利利益得以实现,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
经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确保木材的长期可持续供应,与此同时保
护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障森林生态环境服
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森林认证的效应还
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居民和消费者对于森林认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4.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模式是将区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因素纳入到生态补偿之中,其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补偿模式以公众服务均等化为尺度来协调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宏观经济
9
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新型主体的出现也加快了土地流转,种种新情况的出现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出现了不确定性。新情况、新矛盾的出现都说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尽管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一向是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应该从新时期背景、新的矛盾、新思想出发,运用新的理论去指导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矛盾。2.精准扶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启示内涵启示:乡村振兴战略也应该在尊重各个地方差异地基础上求同存异,根据各个地方地实际情况去进行因地振兴。在时间安排上,精准脱贫每一个时间段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涉及在教育、医疗、环境等质量方面。从目前来看,乡村战略也做出了大的时间任务,在未来执行的过程中还应该进行更为明确而细致的小目标的时间安排。对于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关注振兴的农村数量,更要关注质量,使农业和农村能够长久得繁荣下去;从评价机制上来说,对于扶贫效果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将扶贫的绩效与官员的政绩相关联,并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并且通过第三方评估为扶贫绩效提供了客观的评估。乡村振兴战略也应该完善并且创新制度供给,从而发挥制度的激励效应,同时对振兴的绩效也应该建立客观而完整的评价体系。路径启示:精准扶贫是在中组部的牵头下,同时国家各个部分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共同推动扶贫事业。乡村振兴战略也应该以农业农村部为中心,协调各个部门的权限与职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再者,精准扶贫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多重路径选择,这些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易地扶贫、“产业路、资源路、
旅游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农、产业扶贫、环保扶贫、互联
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等。乡村振兴战略也可以
在原来贫困村的扶贫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那些从未进行扶贫的地
方也可以借鉴精准扶贫的一些方式与手段。同时,将大数据能够与
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关注
农村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韩俊.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N].北京日报,2018-3-25.
[3]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12-09.
[4]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1-9.
[5]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
学,2015,305(5):147-150.
作者简介:孙宁波,男,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段瑞娟,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研
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13)、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71163041)、宁夏大学社科重大项目(SKZX2017004)
支持。

相关利益方。区域规划在实施时全面整体把握规划地区的建设布局问题,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可行的决策,为编制区域长期发展的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区域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方式,目的是通过经济和市场等手段,并且通过协调性的制度安排,调动起生态保护积极性,对于不同规划区域科学开发,以期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市场化运作,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以现有开发为基础,注重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同时注重不同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定位待开发区域为特定的主体功能类型,按照空间单元与规划区域将特点开发区域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优先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以及禁止开发区域等。将生态补偿机制因素引入到区域规划中,可以实现缩小地域之的间差异、平衡不同区域的发展利益,可以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以主体功能区域规划为角度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实现促进区域快速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极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5.生态标签生态标签是一种自愿性的制度,并且也可以作为一种权威的认证。生态标签是一种新型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标签制度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与企业产品的档次,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任的产品生态环境信息,因此生态标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生态产品市场的发展前进方向。设立生态标签制度体系的目的是推选出优质的生态产品并且给予肯定和奖励,进而使得不同生产厂家从产品的设计生产等环节入手不断提高生态保护观念和意识,使得在生产产品的整个流程中不会存在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当产品出现生态标签时意味着告知消费者所选购的产品达到了生态标签所授予的标准,也告知消费者此产品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作为消费者在选择这些生态产品时须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间接的偿付了保护自然的代价,达到了生态补偿的目的。
三、结语
国内在生态补偿市场化补偿机制方面发展较为薄弱,较多依
赖政府作用,市场机制尚未发挥重要作用,欠缺相关市场化补偿模
式,缺乏市场化运作,主要以公共财政补偿为主导,未形成良性融
资渠道,因此存在着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同时也导致生态补偿机制
的实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局限。当前国内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
研究还不充分,关于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模式以及如何发挥市场
化机制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导致在实际实践中还是以依靠来自政府
的项目投入为主,补偿方式比较单一。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资源形
势较为严峻,虽然政府对生态补偿投入的资金与力度在不断加大,
但是仍然不能充分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一缺口在不同程度上影
响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完
善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模式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永田.我国生态补偿模式及实践综述[J].人民长
江,2011,42(11):68-73.
[2]李文华,李世东,李芬,等.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
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3-18.
[3]张露予.市场主导型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
论版,2010(11):205-206.
[4]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杜艳.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思路
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39-144.
[5]刘敏,刘春凤,胡中州.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J].
旅游学刊,2013,28(2):52-53.
[6]任世丹,杜群.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J].环境经
济,2009(11):34-39.

上接(第7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