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做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准备好教案了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一只贝》
教学目标:
1、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干知识,知道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知道贝的可怜与可敬。
3、认读相干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4、加强领会能力。
5、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诵,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知道贝为何可怜又可敬。
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课室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现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产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爱好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
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换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诵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知道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知人们什么?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形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
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观赏美丽的海景,聆听悦耳的潮声。
让我们在观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特殊的贝。
二、初读课文,知道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提问: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认读难字及相干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观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1、(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断,用()标出,想一想,为何会令你感动?。
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同桌交换。
2、集体分享杰出之处,相机讨论知道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你怎样体会这句话?
(2)你认为这只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坚强、可敬、乐于奉献——)
四、拓展延伸
这是一只坚强、可敬而又乐于奉献的贝,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样的人?接龙说,小组说,指名说。
五、学后心得交换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人物,不管他们离我们远还是近,也不管他们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都具有非常美好的品质,就像这只贝一样。
我深深地感觉到:磨难或许会让人变得丑陋,但只要坚忍不拔,磨伤心后就会具有丰收的果实!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用三言两语来表达,也能够自创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来概括。
3、指名说、接龙说。
六、总结全课。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非常杰出,我相信,假设将来你们遭受了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有毅力的贝,你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历经风雨而见彩虹;你也一定会像这只贝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字词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情势进行,感觉孩子们预习成效很好。
在课文知道中环绕“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展开,借助文中的词句感受贝在孕育珍珠的进程中忍受的痛楚,感受贝的可敬。
不足:孩子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角度单一,平时还是应当鼓励孩子多进行课外浏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等我也长了胡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爱好怎样的爸爸?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写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生字学会有感情读课文
2.难点:表达自己意愿并写出来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进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
由播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主题歌引入讲课,板书课题并过
渡文中的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第二步:读文感悟,诗情剖析
1.课件出示诗歌第一五节内容,让学生按要求读一读:
a.用你爱好的方式读一读
b.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感受?带者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诗歌
c.找学生把感受读出来
过渡:文中的“我”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呢?
2.品读感悟第二三四节诗歌
a.自由读诗歌
b.分成小组读诗歌
c.问:“我”爱好什么样的爸爸呢?板书爱好,让学生找出“我”
爱好的爸爸的句子并划出来
d.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我”爱好的爸爸(探险、讲故事、去动物园)让学生齐读
e.同样找出不爱好的爸爸句子并概括词语
以上可以采取两组比赛的方式。
f.视察:三节诗歌中有相同的句式,屡次练习
我要___________,我一定不_________________。
g.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第三步拓展延伸:
学完这首诗歌,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先在小组里说,在课后练习二中写出来,尽量让每个孩子说一遍。
第四步诗歌观赏;
一首动听的诗歌《我是男子汉》配乐朗诵,升华孩子们的感情,
并让他们说说自己如何当个男子汉,尽可能让每个孩子说一说。
第五步课堂检测:让学生做课后题
第六步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美的句子或词语写一写
2.仿写一首诗歌《等我也----------
第七步板书设计:
13.等我也长了胡子
爱好不爱好
探险打__
去动物园骗人
讲故事吹胡子瞪眼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秋天》
教材分析
是一首语言活泼、富有趣味、意境优美的现代诗,为了抒发作者对秋天的爱好与歌颂,诗中充分运用了拟人手法,抓住秋天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着力描画出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图、丰收图,读来令人舒畅愉悦,好像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了色彩斑斓、明艳镌永的秋天。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
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画自己视察到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酷爱和歌颂之情。
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都有秋天的体会,但学生的视察常常是零碎的、无意的,对秋天的景物未必有很深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几组色彩缤纷、硕果累累的秋景数码照片,课前让学生观赏,为激发学生情感,更好知道诗句作铺垫。
同时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秋景的诗歌进行比较观赏、朗诵积存。
教学构想
大部分城市学生没有感遭到诗歌描写的秋天。
因此,这一课教学可以抓住“美”这个词语展开:两层意思,一是秋天美在哪里,读懂诗歌。
二是体会诗歌语言美。
让学生说写的好,自己爱好的语句进行背诵。
教学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学生学习进程
一、揭示课题,豪情导入
1、同学们秋天到了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秋天?
天高气爽秋风萧瑟果实累累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
3、教师适当讲授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画一下吗?当然你也能够选用上面的词语。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知道的地方。
③挑选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朗诵诗歌。
(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②你能挑选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出示词语:明艳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射收藏柔韧井井有条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诵诗歌。
4、摸索:哪些诗句描写了秋天迷人的风景?
哪些诗句介绍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5、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
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风景和丰收景象。
)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风景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照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
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照,谈谈自己的感受。
(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照)
3、教师小结:课文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乐趣,也饱含深情。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诵第一小节
②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
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全部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换
④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充满着醉人的花香,俗语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觉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
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换。
作业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预习摸索:细细地读。
渐渐地品,挑选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秋天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缤纷的)野菊花
(涨红了脸的)苹果
(紫色的)葡萄
(举着红缨的)玉米
(红着脸的)高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酷爱和歌颂之情。
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背诵课文。
学生学习进程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风景和丰收景象。
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
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究竟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包蕴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诵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诵来我感遭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好像显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
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第一用声音来告知我你们的知道——集体朗诵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出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出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觉学生讲述中显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能够当诗人,由于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观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
然后将自己观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换。
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查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换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顽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爱好,对秋天的爱好。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顽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幽香,也能够看出作者对秋天的爱好。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本来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
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爱好之情。
好像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情。
这就是拟人的作用。
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挑选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诵。
四、深入知道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诵。
3、你是怎么知道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色彩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烁”——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苦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欢乐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
的果实,更是一种期望。
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苦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常常是“话中有话”。
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包蕴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由于作者爱好秋天的美丽风景,爱好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风景永留意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期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想。
通过“收藏”、“黄叶”来表达了众人对秋天的歌颂和迷恋之情。
)
6、练习感情朗诵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
(配乐《秋日的私语》)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挑选诗中所描画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4 秋天
美景
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元帅和小棋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弹、好,能知道27个词语的意思。
2.能抓住我赢了,我终于发觉了一个大胆无畏的小棋手! 这一重点句知道全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大元帅对小棋手大胆无畏精神的歌颂之情。
3.会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能正确知道,我输了?不!我赢了!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5个生字,知道新词语意思,能正确辨析多音字弹、好。
(2)能抓住重点句,知道全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知道我输了?不!我赢了! 这句话的意思。
(2)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15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弹、好的读音,知道老少无欺、不讲私情、谦虚好学、示弱、鼓励、无畏、训练的意思。
2.知道陈毅元帅为何要请小棋手来下围棋。
(二)教学进程
1.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摸索问题:①看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讲产生在元帅和小棋手之间的事。
)②这位元帅是谁?这个小棋手又是谁?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件什么事? (陈毅元帅和小聂卫平下围棋,结果小棋手克服了大元帅。
)
(2)自学生字,读准多音字弹好的读音;了解示弱无畏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形。
(1)指名读课文,正音;回答两个摸索题。
(2)指名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3.学习课文第1一12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摸索问题:①陈毅元帅为何要和小卫平下棋?( 我想试试他的棋艺,考考他的胆量。
)②试试的结果,小卫平的棋艺究竟怎么样呢?(第一盘杀了个平局,第二盘陈毅眼看抵挡不住了…… )③哪一句话最集中地表现了小卫平下棋的胆量 ?( 小卫平下棋从不示弱 )课文哪些词句具体表现了他的从不示弱 ?( 我知道,你是带兵的大元帅! 一开始就使出真本领。
小卫平爽快地答应了。
这一盘,他下得更英勇了。
小卫平用小手按住棋盘,头摇得像拨浪鼓,嚷着,’不让!…… ’真认输了吗’小卫平头一抬,竟然忘记了对面是个赫赫着名的大元帅。
)
(2)让学生知道我输了?不!我赢了! 这句话的意思。
(3)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讨论。
小卫平下围棋从不示弱:
我赢了,我终于发觉了一个大胆无畏的小棋手。
从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知道重点句的含义。
我赢了,我终于发觉了一个大胆无畏的小棋手; 这个重点句说明:一方面是聂卫平的大胆无畏,另一方面是陈毅元帅的善于发觉人才。
(4)朗诵课文。
4 完成作业。
(1)《作业本》第1、2、3、4题。
(2)课后练习题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分别用指导、鼓励造句:
2 能抓住重点词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 感受小棋子大胆无畏的精神和陈毅元帅善于发觉人才、培养人才的风范。
(二)教学进程
1.朗诵课文第1-12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内容写了什么事。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 齐读第13自然段,摸索问题:①陈毅元帅与聂卫平下棋时,聂卫平几岁? (不到10岁。
指导学生照管题目:小棋手)②陈毅元帅是怎样鼓励小棋手的?为何在赠书上写了谦虚好学,大胆奋进八个字?(他毕竟还是小棋手,离世界围棋名手还有很大的距离。
)你知道聂卫乎是什么时候成为世界围棋名于的?他为祖国争了哪些光?
(2)联系第12段,为何陈毅元帅明明输了棋,却要说我赢了! ,还乐得泪水都流出来了 ?(元帅发觉了难得的人才.从大胆无畏的小棋手身上,看到了祖国围棋事业的期望:在陈毅元帅看来.发觉了一位优秀的小棋手,比自己赢了棋更值得高兴。
)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1)教师范读。
让学生感受元帅对小棋手的期望。
感受小棋手下围棋从不示弱的精神,感受元帅为发觉了一个大胆无畏的小棋手的欢乐之情,了解全文朗诵的节奏和基调。
(2)自读课文,读出自己对课文知道的深度。
4.指导用指导、鼓励各写一句话。
5.作业。
(1)《作业本》第5、6、7题。
(2)用指导、鼓励造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知道“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视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摸索,通过浏览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视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教学难点
知道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掌控本课的生字词,知道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4.学会朗诵文言文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课件出示2)
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分?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
(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
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
(你真是个会摸索,会表达的小朋友,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读小古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课件出示3)
2.交换自学字词的情形。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
认读生字“戎”字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
“诸”(zhū)不能读成(zhǔ)。
(课件出示4)
(2)书写“戎尝诸竞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诸:中间没有
“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
(课件出示5)
(3)知道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乎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样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乎义,一样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
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先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说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信〕的确。
虚词:
〔然〕如此。
〔之〕他(它)。
(课件出示6、7)
3.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
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①师示范读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课件出示8)
②合作朗诵课文,要读准生字。
读完评判,找出不足之处,然后交换,纠正读错的地方。
哪一小组来汇报(2个小组)谁?
适当根据情形,再让学生读一读。
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断句,知道大意。
随机点找学生朗诵,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诵等等多种情势,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
④合作学习生字。
(1)依照顺序挨个朗诵,同时规定一人读时,其他人不答应插嘴,要注意聆听,读完可以提出建议,纠正毛病。
(2)有的小组速度快,能读两到三遍。
朗诵方法:范读、自由朗诵、赛读等。
(3)开火车,齐读,两两读。
三、参与体验,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摸索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课件出示9)
老师会连续追问,如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能够砸缸的工具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