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写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 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 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 “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 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 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 多余的闲笔。
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合作探究
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 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 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 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写作特色
(1)本文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从文章末尾来看,孟子虽反对战争,
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各诸侯的 心理所打的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 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疏通文意
发语词,无实义
夫环而攻之,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 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可是不能取 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疏通文意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泛指粮草
疏通文意
有利作战的
有利作战的 人心所向,
天气时令 地理条件 内部团结 内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外城 围 表承接 表转折
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 而不胜。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 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 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 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三 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决定 作用。得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 论,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对后世 有着深远的影响。
板书设计
论点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分析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实例 地利不如人和 守城胜利
类推 攻城胜利 得道多助
治国道理 失道寡助
拓展延伸
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 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 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办好 事情也有借鉴。
但孟子提出的“人和”,根本目的 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不可避免地 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拓展延伸
列举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读音停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
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 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qi)/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 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 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 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 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 “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合作探究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 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论述,用 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 “人和”三要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 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最后 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导入新课
孟子小时候贪玩,有一次逃学回家,孟母正在 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把织了 一半的布全部剪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 答说:“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 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 学,必然学无所成。”孟子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 读,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这就是“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也被誉为中 国“四大贤母”之首。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感受圣人思想的光芒。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的文学常识和本 文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的论点,分析逐层论证的写 法。 3、感受孟子文章雄辩的特点和非凡的气 势。 4、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 对我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增 强民族自豪感。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 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 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 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 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 学说。
合作探究
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因为君子施行仁政,能使“天下顺 之”,以之战“亲戚畔之”之敌,则必 胜。
合作探究
最后三句能够解释“人和”含义的词 句是什么?
“多助”,“天下顺之”。
合作探究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为 什么还要写“故曰……战必胜矣”?
(3)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民心向背的重 要性)的句子是:得__道__者__多__助__,__失__道__者__寡__助__。
课堂检测
2、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 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 “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 思想。
合作探究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句话运用 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 有什么作用?
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 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合作探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运用 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 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 “域民”“固国”“威天下”。使人感 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 量。
合作探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 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这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 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 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合作探究
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列举 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 个角度提出的?
(1)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 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 (2)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 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合作探究
从第一个事例来看,守城一方的地理条 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 “环而攻之”。(攻势很大)
合作探究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环而攻之而不胜”。(攻城失败) “天时不如地利也。”
合作探究
从第二个事例来看,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 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团结就是力量。 (2)家和万事兴。 (3)人心齐,泰山移。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5)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6)众人拾柴火焰高。 (7)一双筷子轻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
课堂检测
1、理解性默写。
(1)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 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是:__天__时__不_如__地___ 利__,__地__利__不__如__人__和___;其中决定战争胜利的主 要条件是_人__和___, (2)从上文来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得__道__,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天__下__顺_之___。
放弃 离开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 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 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 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疏通文意
所以 管理 凭借
巩固 国防
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最重要的是人和。
整体把握
得“人和”的实质和最佳局面分别是什 么?
实质:得道,即施行仁政。 最佳局面: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合作探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句 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阐述了 “人和”是克敌制胜,决定战争胜负最 主要的条件。
背景链接 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
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 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孟子生活 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 国时代。当时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 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 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他到 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 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 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 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震慑
仁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 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 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疏通文意
到 极点
同“叛”,背叛
课堂检测
3、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得道。施仁政。
课堂检测
4、为什么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孟子“仁 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 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 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 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 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 “仁政”主张。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 作,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离娄》、《万章》、《告 子》、《尽心》。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 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 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 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 又精练准确。《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 很大影响。
写作特色
(2)语句整齐流畅,气势磅礴, 富有说 服力。
多处运用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 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等。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 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3)本文析理精微,议论恢宏, 气势奔 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
文题解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短论,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论述了战争中民 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 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 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整体把握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 重要的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 利、人和;
寡助之 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凭借 内外亲属
能行仁政的君主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
战,战必胜矣。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 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 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所归顺他的条件,去攻 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 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