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段考数学试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下)5月段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70分)
1.不等式x2<1的解集为.
2.在△ABC中,已知b=4,c=2,A=120°,则a等于.
3.等差数列{a n}中,a1+a5=10,a4=7,则数列{a n}的公差为.
4.若a,b 是异面直线,直线c与a相交,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
5.若直线l1:ax+2y+6=0与直线l2:x+(a﹣1)y+(a2﹣1)=0平行则实数a=.
6.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5n2+kn,且a2=18,则k=.
7.设z=x+y,其中x,y满足,若z的最大值为12,则z的最小值为.
8.以直线3x﹣4y+12=0夹在两坐标轴间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9.设关于x的不等式:x2﹣x<2nx(n∈N*)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为a n,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为S n,则S100=.
10.在△ABC中,已知acosA=bcosB,则△ABC的形状是.
11.已知圆O:x2+y2=1,由直线l:x+y+k=0上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在直线l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APB=60°,则k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tan(α+β)=﹣3,tan(α﹣β)=2,则的值为.
13.已知数列{a n}为正项等差数列,满足+≤1(其中k∈N*,且k≥2),则a k
的最小值为.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与点A(2,2)的距离为1且与点B(m,0)的距离为3的直线恰有两条,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二、解答题:(共70分)
15.如图,A﹣BCD是一个不透明的三棱锥木块,点E,F,G分别在AB,BC,CD上,且F,G是BC,CD的中点,BE:EA=1:2,
(1)求证:FG∥平面BAD;
(2)设过点E,F,G的平面交平面ABD于直线l.请作出直线l,写出作法,并说明理由.
1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cos2+ccos2=b.
(1)求证:a,b,c成等差数列;
(2)若b=2,B=,求△ABC的面积.
17.已知f(x)=ax2+x﹣a,a∈R.
(1)若a=1,解不等式f(x)≥1;
(2)若不等式f(x)>﹣2x2﹣3x+1﹣2a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a<0,解不等式f(x)>1.
18.扬州某地区要建造一条防洪堤,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腰与底边成角为60°(如图),考虑到防洪堤坚固性及石块用料等因素,设计其横断面要求面积为平方米,且高度不低于米.记防洪堤横断面的腰长为x(米),外周长(梯形的上底线段BC与两腰长的和)为y (米).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定义域;
(2)要使防洪堤横断面的外周长不超过10。

5米,则其腰长x应在什么范围内?
(3)当防洪堤的腰长x为多少米时,堤的上面与两侧面的水泥用料最省(即断面的外周长最小)?求此时外周长的值.
19.已知圆O的方程为x2+y2=13,直线l:x0x+y0y=13,设点A(x0,y0).
(1)若点A在圆O外,试判断直线l与圆O的位置关系;
(2)若点A在圆O上,且x0=2,y0>0,过点A作直线AM,AN分别交圆O于M,N两点,且直线AM和A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①若直线AM过点O,求tan∠MAN的值;
②试问:不论直线AM的斜率怎么变化,直线MN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20.已知a n=2n+3n,b n=a n
+ka n,
+1
(1)若{b n}是等比数列,求k的值;
(2)若C n=log3(a n﹣2n),且数列{C n}的前和为S n,证明:<2;
(=+++…+)
(3)若k=﹣2,集合A={n∈N*|>},求集合A中所有元素之和.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一(下)5月段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70分)
1.不等式x2<1的解集为{x|﹣1<x<1}.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由不等式x2<1,通过因式分解可得(x+1)(x﹣1)<0,即可求得解集.
【解答】解:由不等式x2<1,化为(x+1)(x﹣1)<0,解得﹣1<x<1.
∴不等式x2<1的解集为{x|﹣1<x<1}.
故答案为:{x|﹣1<x<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2.在△ABC中,已知b=4,c=2,A=120°,则a等于2.
【考点】余弦定理.
【分析】由b,c以及cosA的值,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a的值.
【解答】解:∵在△ABC中,b=4,c=2,A=120°,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16+4+8=28,
则a=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3.等差数列{a n}中,a1+a5=10,a4=7,则数列{a n}的公差为2.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结合a1+a5=10求出a3,由等差数列的定义求得公差.
【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 n}中,由a1+a5=10,得2a3=10,∴a3=5.
又a4=7,∴数列{a n}的公差d为a4﹣a3=7﹣5=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等差中项的概念,是基础题.
4.若a,b 是异面直线,直线c与a相交,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异面.【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与a相交,所以c与b可能平行、相交、异面.
【解答】解:由a、b是异面直线,直线c与a相交,知c与b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异面,
故答案为:平行、相交、异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对异面直线的理解和掌握.
5.若直线l1:ax+2y+6=0与直线l2:x+(a﹣1)y+(a2﹣1)=0平行则实数a=﹣1.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分析】由直线的平行关系可得a的方程,解方程验证可得.
【解答】解:∵直线l1:ax+2y+6=0与直线l2:x+(a﹣1)y+(a2﹣1)=0平行,
∴a(a﹣1)﹣2×1=0,解得a=﹣1或a=2,
经验证当a=2时,直线重合,a=﹣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直线的平行关系,属基础题.
6.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5n2+kn,且a2=18,则k=3.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由数列{a n}的前n项和求出a1和S2,然后利用a2=S2﹣a1列式计算k的值.【解答】解:∵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
∴a1=S1=5+k,.
由a2=S2﹣a1,得18=20+2k﹣(5+k)=15+k,
∴k=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考查了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之间的关系,是基础的计算题.
7.设z=x+y,其中x,y满足,若z的最大值为12,则z的最小值为﹣6.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先求出最优解,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z=x+y得y=﹣x+z,则直线截距最大时,z也最大.
平移直线y=﹣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z经过点B时,
直线y=﹣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为12,
即x+y=12,
由,得,即B(6,6),此时B也在直线y=k上,
∴k=6,
当直线y=﹣x+z经过点A时,
直线y=﹣x+z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
由,即,即A(﹣12,6),
此时z=x+y=﹣12+6=﹣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以直线3x﹣4y+12=0夹在两坐标轴间的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2+(y﹣)2=.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根据直线3x﹣4y+12=0方程求出它与x轴、y轴交点A、B的坐标,从而得到AB 中点为C(﹣2,),即为所求圆的圆心.再用两点的距离公式,算出半径r=|AB|=,最后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列式即可得到所求圆的方程.
【解答】解:∵对直线3x﹣4y+12=0令x=0,得y=3;令y=0,得x=﹣4
∴直线3x﹣4y+12=0交x轴于A(﹣4,0),交y轴于B(0,3)
∵所求的圆以AB为直径
∴该圆以AB中点C为圆心,半径长为|AB|
∵AB中点C坐标为(,),即C(﹣2,)
|AB|==
∴圆C的方程为(x+2)2+(y﹣)2=,即(x+2)2+(y﹣)2=
故答案为:(x+2)2+(y﹣)2=
【点评】本题给出已知直线,求以直线被两坐标轴截得线段为直径的圆方程,着重考查了中点坐标公式、圆的标准方程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9.设关于x的不等式:x2﹣x<2nx(n∈N*)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为a n,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为S n,则S100=10100.
【考点】数列的求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先整理条件中的不等式,表示出x的解集,进而得出数列{a n}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代入100即可求得S100.
【解答】解:∵x2﹣x<2nx整理得x(x﹣2n﹣1)<0,解得0<x<2n+1
则a n=2n
∴S n=n(n+1)
∴S100=10100
故答案为101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求和问题.属基础题.
10.在△ABC中,已知acosA=bcosB,则△ABC的形状是△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
【分析】根据正弦定理把等式acosA=bcosB的边换成角的正弦,再利用倍角公式化简整理得sin2A=sin2B,进而推断A=B,或A+B=90°答案可得.
【解答】解:根据正弦定理可知∵acosA=bcosB,
∴sinAcosA=sinBcosB
∴sin2A=sin2B
∴A=B,或2A+2B=180°即A+B=90°,
所以△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
11.已知圆O:x2+y2=1,由直线l:x+y+k=0上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在直线l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APB=60°,则k的取值范围是[﹣2,2] .
【考点】圆的切线方程.
【分析】由题意,∠APB=60°,OP=2,可得P的轨迹方程为x2+y2=4,在直线l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APB=60°,可以转化为直线l:x+y+k=0与x2+y2=4至少存在一个交点,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即可确定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APB=60°,OP=2,
∴P的轨迹方程为x2+y2=4,
∵在直线l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APB=60°,
∴直线l:x+y+k=0与x2+y2=4至少存在一个交点,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
∴﹣2≤k≤2,
∴k的取值范围是[﹣2,2].
故答案为:[﹣2,2].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圆的方程,在直线l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APB=60°,可以转化为直线l:x+y+k=0与x2+y2=4至少存在一个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12.已知tan(α+β)=﹣3,tan(α﹣β)=2,则的值为.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三角公式,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tan(α+β)=﹣3,tan(α﹣β)=2,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三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3.已知数列{a n}为正项等差数列,满足+≤1(其中k∈N*,且k≥2),则a k
的最小值为.
【考点】数列递推式.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结合+≤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a k的最小值.
【解答】解:∵数列{a n}为正项等差数列,且+≤1,
∴≥(+)=≥
=.
=6时上式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1,且,即a1=3,a2k
﹣1
∴a k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训练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中档题.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与点A(2,2)的距离为1且与点B(m,0)的距离为3
的直线恰有两条,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分析】根据题意可把点到线的距离转化为圆,进而利用两个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与点A(2,2)的距离为1的点确定了一个圆O1,与点B(m,0)的距离为3的点确定了一个圆O2,
所以根据题意可得:题中所要求的直线也就是两个圆的公切线,并且这样的公切线只有两条,所以根据两圆位置关系可得:这两个圆必然相交,即有|r1﹣r2|<|O1O2|<r1+r2,即:2<<4,
解得:.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进行正确的计算.
二、解答题:(共70分)
15.如图,A﹣BCD是一个不透明的三棱锥木块,点E,F,G分别在AB,BC,CD上,且F,G是BC,CD的中点,BE:EA=1:2,
(1)求证:FG∥平面BAD;
(2)设过点E,F,G的平面交平面ABD于直线l.请作出直线l,写出作法,并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由中位线定理可知FG∥BD,故而FG∥平面BAD;
(2)取线段AD靠近D的三等分点P,则PE为所求直线l.
【解答】解:(1)∵F,G是BC,CD的中点,
∴FG∥BD,又FG⊄平面BAD,BD⊂平面BAD,
∴FG∥平面BAD.
(2)在AD上取一点P,使得DP:PA=1:2,连接EP,则直线PE为平面EFG与平面ABD 的交线l.
理由如下:
∵,
∴EP∥BD,又FG∥BD,
∴PE∥FG.
∴P∈平面EFG,又P∈平面ABD,
∴P为平面EFG和平面ABD的公共点,
又E为平面EFG和平面ABD的公共点,
∴平面EFG∩平面ABD=PE,
即PE为所求的交线l.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平面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1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cos2+ccos2=b.(1)求证:a,b,c成等差数列;
(2)若b=2,B=,求△ABC的面积.
【考点】正弦定理.
【分析】(1)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再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变形,整理后再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判断即可得证;(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1)证明:∵,∴
由正弦定理得,…
化简得,sinA+sinC+sinAcosC+sinCcosA=3sinB,
∴sinA+sinC+sin(A+C)=3sinB,
∵sin(A+C)=sinB,
∴sinA+sinC=2sinB,
由正弦定理化简得:a+c=2b,
∴a,b,c成等差数列;
(2)由(1)得:a+c=2b,
∵b=2,B=,a+c=2b,
∴b2=a2+c2﹣2accosB=a2+c2﹣ac=(2b)2﹣3ac,
∴ac=b2=8,
∴S=acsinB=×8×sin=4×=2.即△ABC的面积是2.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诱导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定理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7.已知f(x)=ax2+x﹣a,a∈R.
(1)若a=1,解不等式f(x)≥1;
(2)若不等式f(x)>﹣2x2﹣3x+1﹣2a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a<0,解不等式f(x)>1.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函数恒成立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1)当a=1,不等式即(x+2)(x﹣1)≥0,解此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它的解集.(2)由题意可得(a+2)x2+4x+a﹣1>0恒成立,当a=﹣2 时,显然不满足条件,故有
,由此求得a的范围.
(3)若a<0,不等式为ax2+x﹣a﹣1>0,即(x﹣1)(x+)<0.再根据1和﹣的大小关系,求得此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1)当a=1,不等式f(x)≥1即x2+x﹣1≥1,即(x+2)(x﹣1)≥0,解得x ≤﹣2,或x≥1,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x≤﹣2,或x≥1}.
(2)由题意可得(a+2)x2+4x+a﹣1>0恒成立,
当a=﹣2 时,显然不满足条件,∴.
解得a>2,故a的范围为(2,+∞).
(3)若a<0,不等式为ax2+x﹣a﹣1>0,即(x﹣1)(x+)<0.
∵1﹣(﹣)=,
∴当﹣<a<0时,1<﹣,不等式的解集为{x|1<x<﹣};
当a=﹣时,1=﹣,不等式即(x﹣1)2<0,它的解集为∅;
当a<﹣时,1>﹣,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18.扬州某地区要建造一条防洪堤,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腰与底边成角为60°(如图),考虑到防洪堤坚固性及石块用料等因素,设计其横断面要求面积为平方米,且高度不低于米.记防洪堤横断面的腰长为x(米),外周长(梯形的上底线段BC与两腰长的和)为y (米).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定义域;
(2)要使防洪堤横断面的外周长不超过10。

5米,则其腰长x应在什么范围内?
(3)当防洪堤的腰长x为多少米时,堤的上面与两侧面的水泥用料最省(即断面的外周长最小)?求此时外周长的值.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1)先由横断面积用x表示BC,从建立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定义域由线段必须大于零和高度不低于米求解;
(2)解y≤10.5分式不等式;
(3)求函数y的最小值,根据函数特点及条件可选用不等式解决.
【解答】解:(1),其中,,
∴,得,
由,得2≤x<6
∴;
(2)得3≤x≤4∵[3,4]⊂[2,6)
∴腰长x的范围是[3,4]
(3),
当并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外周长的最小值为米,此时腰长为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面图形建立函数模型以及解模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圆O的方程为x2+y2=13,直线l:x0x+y0y=13,设点A(x0,y0).
(1)若点A在圆O外,试判断直线l与圆O的位置关系;
(2)若点A在圆O上,且x0=2,y0>0,过点A作直线AM,AN分别交圆O于M,N两点,且直线AM和A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①若直线AM过点O,求tan∠MAN的值;
②试问:不论直线AM的斜率怎么变化,直线MN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
【分析】(1)由点A在圆O外,可得x02+y02 >13,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小于半径,可得直线和圆相交.
(2)由条件求得点A(2,3).①若直线AM过点O,求得AM的斜率,可得AN的斜率K AN=﹣,再利用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求得tan∠MAN=||的值.
②记直线AM的斜率为k,把直线AM的方程为:y=kx+3﹣2k代入圆O的方程化简,由2是方程的一个根,利用韦达定理求得M的横坐标x M的值,同理可得,x N的值,再根据MN的斜率为,计算结果为,可得结论.
【解答】解:(1)∵点A在圆O外,∴x02+y02 >13,
由于圆心(0,0)到直线l:x0x+y0y=13的距离d=<=r,
故直线和圆相交.
(2)∵点A在圆O上,且x0=2,y0>0,可得y0=3,∴点A(2,3).
①若直线AM过点O,则AM的斜率为K AM=,∴K AN=﹣,
tan∠MAN=||=||=.
②记直线AM的斜率为k,则直线AM的方程为:y=kx+3﹣2k.
将y=kx+3﹣2k代入圆O的方程得:x2+(kx+3﹣2k)2=13,
化简得:(k2+1)x2+2k(3﹣2k)x+(3﹣2k)2﹣13=0,
∵2是方程的一个根,∴2x M=,∴x M=,
由题意知:k AN=﹣k,同理可得,x N=,
∴kMN==k=k=,
∴不论直线AM的斜率怎样变化,直线MN的斜率总为定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0.已知a n=2n+3n,b n=a n
+ka n,
+1
(1)若{b n}是等比数列,求k的值;
(2)若C n=log3(a n﹣2n),且数列{C n}的前和为S n,证明:<2;
(=+++…+)
(3)若k=﹣2,集合A={n∈N*|>},求集合A中所有元素之和.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1)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b22=b1b3,解k的方程可得k的值;
(2)求得C n=n,S n=,可得==2(﹣),运用裂项相消求和,即可得证;
(3)求得b n=3n,令d n=,作差,判断单调性,可得集合A中的元素,求和可得.【解答】解:(1)由a1=5,a2=13,a3=35,a4=97,
又{b n}是等比数列,可得b22=b1b3,
则(35+13k)2=(13+5k)(97+35k),
解得k=﹣2或k=﹣3,经检验均符合;
(2)证明:由题可得C n=log3(a n﹣2n)=n,
则S n=,
可得==2(﹣),
则=2(1﹣+﹣+…+﹣)=2(1﹣)<2;
(3)由题可得b n=3n,
令d n=,
﹣d n=﹣=,
则d n
+1
<d n,
当n=1时,d1=d2=,当n≥2时,d n
+1
又d3=,d4=,
则A={1,2,3},所以A中所有元素之和为6.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考查数列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求和,以及数列的单调性和运用,属于中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