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教案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讨论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本理论是关于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理论,侧重分析资本的运动,因为资本是在运动中发生价值增殖的。

资本的运动有三个维度: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

一、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从流通到生产、从生产到流通的不断转换过程,在这个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它就具有了循环的形式。

因此,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来看,它经历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不同的阶段,并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一方面购买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要雇佣到一定数量的、合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为生产准备了条件。

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家要让雇佣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并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因此,这个阶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产业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

生产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家以商品出卖者的身份再回到市场上来,把商品卖掉。

这个阶段对资本家十分重要,因而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越”。

产业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作用在于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可见,所谓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二)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
要保持产业资本的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二、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的周转
资本家要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

因此,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二)资本周转的速度
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时间和次数
1、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的生产时间:原材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购买原材料、劳动力和销售商品的时间。

2、资本周转次数U
资本周转次数(速度)N = ——资本周转时间同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u
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则反是。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不仅取决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而且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实物的价值逐步分期转移到产品中。

流动资本:实物的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精神磨损的两方面原因。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由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不同,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只能由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来确定。

固定资本年流动资本年
预付资本的周转价值总额+周转价值总额
总周转次数=——————————————————
预付总资本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预付固定资本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预付流动资本额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速度。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流动资本中包括有可变资本,流动资本周转越快,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就越快,从而带来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和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M’)=一年生产的使用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量=m’vn
年剩余价值率( M’)= m’vn/v=m’n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方面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

单个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社会资本再生产。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取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物质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在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

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用Ⅰ表示;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关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这两个基本原理,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为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得到实现。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产品都是商品。

因而,社会总产品都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交换:(1)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

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第一部类中的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剩下的另一部分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生产资料,而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后的另一部分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消费资料。

两个部类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若双方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所有产品全部得到实现。

从上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应该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两
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只有这样,社会生产和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这正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社会资本再生产很难合乎比例地进行,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地产生。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
基本矛盾的表述: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的三个维度: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活动进行社会化;劳动产品生产社会化。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供求的失衡,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所以,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的内在联系
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决定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性。

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

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其中危机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它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成本价格的产物而非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还是一致的,但在质上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率则在量上与剩余价值率不一致,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一)利润率的形成
利润率p’=m/C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1、数量大小不一样。

2、反映的经济关系不一样。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一)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
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不同。

资本的逐利性使资本不断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出利润率低的部门。

资本的流动改变了各部门产品的供求状况,使低利润部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高利润部门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

当各部门利润率相等时,资本才停止流动。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形成平均利润率。

(二)利润平均化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

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利润=————————
社会总资本
(三)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形成后的分配原则: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似乎利润只与预付资本的大小有关,与工人的劳动无关。

(四)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1、工人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

2、工人要同整个资本家阶级斗争。

(五)作用和影响
1、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竞争
2、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为了追逐高利润率,资本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并在各个部门之间自由转投,使部门的特殊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从全社会看,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是相等的。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原因在于:
(1)平均利润总额仍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2)生产价格总额仍等于价值总额。

(3)生产价格随价值变动而变动。

平均利润形成后,仍存在超额利润。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经营商品资本的是商品资本家。

商品资本家作为职能资本家,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其结果是所有职能资本家都获得平均利润,产业资本家都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都获得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和职能
1、商业资本: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2、商业资本的职能:代替产业资本家完成销售工作。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能将资本
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三、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利润和产业利润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同一的平均利润率。

3、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分配后平均利润率的计算。

四、流通费用和商业资本家对店员的剥削
商业资本家垫支的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都是预付资本,必须取得平均利润率。

商业店员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作用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分别实现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经营借贷资本的是借贷资本家。

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剩余价值在所有权资本与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的分配。

,其结果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叫利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另一部分叫企业主收入。

一、借贷资本
为取得生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1、借贷资本的形成
2、借贷资本的本质
二、借贷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借贷资本出现后,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利息和企业利润。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一种转化形式。

2、利息率
利息率的计算:
利息量
利息率=———————╳100%
借贷资本量
利息率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