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绍兴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绍兴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B. 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C. 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
D. 先用双手紧捂试管,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模型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图不属于模型方法的是()
A. 光线
B. 磁感线
C. 水分子
D. 氢元素
3.如图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H6O2
B. 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④属于氧化物
D. 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不同
5.将铝粉、铜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
正确的有()
A.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铝
B.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铝
C. 滤液中一定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硝酸铝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铝、硝酸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6.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药品】①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大理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稀盐酸
【装置】如图所示
(1)甲同学选择的药品时③和⑤,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他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的组合是______ (填标号),该套装置还能制取其它气体,应选择的药品为______ (填化学式)。
(2)乙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所得溶液为______ (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
液);
(3)将t2℃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______ 乙(填“>”“=”
或“<”);
(4)若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温度降低到t1℃,则下列各关系量的比较中正
确的是______ (选序号).
A、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C、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D、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8.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每片钙片中至少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g。
9.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
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____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
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______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
【反思评价】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借助指示剂。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1.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固体混
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一二三四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202020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204060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m8.78.7
问:
(1)表中m的值为______;
(2)哪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______;求该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共多少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相反时,会有水倒吸进入试管,炸裂试管,故A正确;
B、将粗盐加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操作错误,测量结果将偏大或偏小,故C错误;
D、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要先握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放入水槽中,有可能没有气泡冒出。
所以不能用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A、在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时,实验完毕,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停止加热;
B、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C、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相当于稀释了被测溶液,测量结果不准;
D、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掌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2.答案:D
解析:解:ABC都是图形属于模型,D是符号不是模型。
故选:D。
根据模型法是用形象直观的宏观图形表示一些抽象的微观现象。
本题考查模型法的基本知识,要注意区分模型和符号。
3.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好C2H6O和
水,化学方程式为2CO+4H
2
−
一定条件
C2H6O+H2O。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③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2H6O,选项说法错误;
B.在反应物中,氢元素存在与单质中,其化合价为0,在生成物中,氢元素存在与化合物中,化合价
不为零,选项说法错误;
C.④是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分子的种类等,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难度一般,理解燃烧的条件是解题关键。
A.①②的区别是是否与氧气接触,①能燃烧,②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A正确;
B. ①能燃烧,说明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B正确;
C. 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C错误;
D. ①③区别是可燃物不同,①能燃烧,③不能燃烧,说明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不同,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铝粉、铜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铝先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银,铝反应完,若还有AgNO3,铜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溶液,说明发生了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银,不可能含有铝,可能含有剩余的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铜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银。
故B正确。
故选B。
6.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BC;H2O2、MnO2;2KMnO
=ΔK2MnO4+MnO2+O2↑
4
解析:解:(1)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为:固体+液体,反应条件为: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此装置也可以用于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
(2)用装置A制取氧气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
=ΔK2MnO4+MnO2+O2↑
4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BC、H2O2、MnO2;
(2)2KMnO4=ΔK2MnO4+MnO2+O2↑。
(1)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7.答案:(1)t1;
(2)饱和溶液;
(3)<;
(4)CD
解析:解:(1)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30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3)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甲>乙,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甲<乙;
(4)A、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甲的溶解度变化比乙大,故析出晶体质量不相等,故错误;
B、降温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依然是甲<乙,故错误;
C、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故正确;
D、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所以降温后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
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8.答案:3 100 10:3:12 1.5
解析:解:(1)碳酸钙的化学式为:,它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2+16×3=100。
(2)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
(3)根据题意,每片含钙≥0.6g ,至少所需碳酸钙的质量为0.6g ÷(40
100×100%)=1.5g 。
故答案为:(1)3;100;(2)10:3:12;(3)1.5。
(1)根据碳酸钙化学式的含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每片含钙≥0.6g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催化 +3 3H 2+2Mg 2Cu
−
一定条件
3MgH 2+MgCu 2
解析:解:(1)ZnFe 2O 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ZnFe 2O 4中,氧元素显−2,锌元素显+2,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2)反应③中的反应物是H 2、2Mg 2Cu ,反应条件是一定条件,生成物是MgH 2、MgCu 2,化学方程式为:3H 2+2Mg 2
Cu
−
一定条件
3MgH 2+MgCu 2。
故答案为:(1)催化,+3;
(2)3H 2+2Mg 2Cu
−
一定条件
3MgH 2+MgCu 2。
(1)根据ZnFe 2O 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以及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③中的反应物是H 2、2Mg 2Cu ,反应条件是一定条件,生成物是MgH 2、MgCu 2,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0.答案:(1)产生蓝色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
(2)红;NaCl;BC;可行,若滴入NaOH溶液后没有立即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进一步说明猜想一成立;不一定
解析:解:(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继续滴加稀盐酸时,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溶解,通过稀盐酸与Cu(OH)2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变红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猜想假设】
猜想一:稀盐酸过量时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二: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NaCl
【实验设计】
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时,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利用石蕊试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B.Cu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利用铜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氯化钠、盐酸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利用硝酸银溶液不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碳酸钠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讨论交流】
小莹同学的方案可行,这是因为若滴入NaOH溶液后没有立即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进一步说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评价】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不一定需要借助指示剂,例如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铜溶解,说明酸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
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1)5.8;
(2)三
设氯化镁的质量为,生成的氯化钠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117
x 8.7g y
95 x =58
8.7g
=117
y
解得:x=14.25g,y=17.55g
该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是:20g−14.25g+17.55g=23.3g
答:该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共23.3克。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图表含义,找出参加反应或生成物质的质量。
(1)由图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第三次实验加入6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2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最多能生成2.9g沉淀,则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正好是20g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2倍,所以生成沉淀也是2.9g的2倍,所以m 值为:2.9×2=5.8,故答案为:5.8;
(2)由上表可知,每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生成2.9g沉淀,第三次加入60g的稀盐酸时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8.7g,第四次加入的稀盐酸没有产生更多沉淀,说明了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
第三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8.7g,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为14.25g和生成的氯化钠为17.55g质量,从而知道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质量,再加上生成的氯化钠质量就是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总质量为23.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