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合集下载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汉字的写法.【解答】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点评】注意不要和同音字与形似字混淆.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常见易错字的积累.【解答】【点评】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误用的情况,也要注意成语的积累.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注意“凌”的书写)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4.(5分)名著阅读。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无法提供宣传语,无法完成此题。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XX 《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XXX《滕王阁序》)③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XXX《登高》)④XXX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XXX《如梦令》)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XXX《青玉案·元夕》)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XXX《登高》)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XXX 《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1)XXX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XXX与XXX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__(yù)③________(sù)说④闲________(shì)【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①“mián”应写作“绵”;②“yù”应写作“郁”;③“sù”应写作“诉”;④“shì”应写作“适”。

2.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答案】【考点】常见易错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层”应写作“成”;“怠”应写作“贷”;“致”应写作“治”;“予”应写作“与”。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海内存知己,________。

(3)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4)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7)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8)予独爱莲之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星汉灿烂(2)天涯若比邻(3)会当凌绝顶,望岳(4)老夫聊发少年狂(5)梦回吹角连营(6)思而不学则殆(7)衔远山,吞长江(8)出淤泥而不染【考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观沧海(曹操)望岳(杜甫)爱莲说(周敦颐)岳阳楼记(范仲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星汉灿烂(重点字:烂)(2)天涯若比邻(重点字:邻)(3)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第一部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 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注意“绵”不要写成“棉”。

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词句中的使用。

主要是同音或音近字的误用。

答案:层——成怠——贷致——治予——与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④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解析:本题属于直接默写,不要出现错别字,不要忘记第二小题的作者名和第三小题的作品名。

答案:①星汉灿烂②天涯若比邻王勃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4.名著阅读。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

2017苏州中考试卷真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3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一、语文(共4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默写相应的句子。

(8分)- 请默写《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前两句。

- 请默写《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后两句。

2. 阅读理解题。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请分析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

3. 作文题。

(20分)- 请以“我与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数学(共50分)1. 选择题。

(1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填空题。

(1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学公式或条件,填写空缺部分。

3. 解答题。

(30分)- 解决实际问题,如几何证明、代数方程求解等。

三、英语(共40分)1. 阅读理解题。

(20分)- 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2. 完形填空题。

(10分)- 阅读短文,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填入空格。

3. 写作题。

(10分)-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四、科学(共50分)1. 选择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实验设计题。

(10分)- 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验证某个科学原理。

3. 简答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问题,简述科学原理或现象。

五、社会(共50分)1. 选择题。

(20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2. 材料分析题。

(20分)- 阅读所给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3. 论述题。

(10分)- 根据题目要求,论述自己的观点。

考生须知: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在答题卡上按题号顺序作答。

3.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收回试卷和答题卡。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本试卷为模拟试卷,仅供参考。

)。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3分)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试卷语 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___(mi án )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_(y 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_(s 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__(sh ì)雅致的生活。

(1)_____(mi án )延(2)浓______(y ù)(3)______(s ù)说(4)闲______(sh 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8)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4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答案】(4分)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_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 (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 (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 ______ (mián)延②浓______ (yù)③ ______ (sù)说④闲______ (shì)【答案】绵;郁;诉;适;绵;郁;诉;适【解析】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汉字的写法.注意不要和同音字与形似字混淆.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常见易错字的积累.做本题时注意同音字误用的情况,也要注意成语的积累.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 。

③ 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 》)④ 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

(完整word)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doc

(完整word)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档.doc

2017 年州市初中升学考卷文第一部分( 26 分)1.下面一段,根据拼音,写出相的字。

( 4 分)平江路,一条 _____( mián) 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月里,散着(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两粉黛瓦,河街相,典型的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着千百年来州人 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 延② ____(y ù)③ ____(sù)④ _____(shì)2.下的宣中有四个字,把它找出来并改正。

( 4 分)3.默写古文名句,并写出相的作家、篇名。

(10 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众山小。

(杜甫《》)④,左黄,右擎。

(《江城子密州出》)⑤醉里挑灯看,。

(辛弃疾《破子同甫壮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罔;。

”(《》)⑦,,浩浩,横无涯⋯⋯(范仲淹《岳阳楼》)⑧予独之,濯清而不妖⋯⋯(周敦《》)4.名著阅读。

( 5 分)(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 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 字。

( 3 分)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中考真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中考真题)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错别字层怠致予改正成贷治与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6分)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shì)雅致的生活。

①(mián)延②浓(yù)③(sù)说④闲(shì)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

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④,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5分)名著阅读。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5.(3分)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1.本卷共22 ,分130 分,考用150 分;2.答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字笔填写在答卡的相位置上,并真核条形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用2B 笔把答卡上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后,再涂其他答案;答非必用0.5 毫米黑色墨水字笔写在答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4.考生答必答在答卡上,答在卷和草稿上无效。

第一部分( 26 分)1.下面一段,根据拼音,写出相的字。

(4分)平江路,一条( mi 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月里,散着(y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两粉黛瓦,河街相,典型的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 sù)着千百年来州人(shì)雅致的生活。

①( mi án)延② (yù)③(sù)④ (shì) 2.下的宣中有四个字,把它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文名句,并写出相的作家、篇名。

( 10 分)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海》)②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一众山小。

(杜甫《》)④,左黄,右擎。

(《江城子密州出》)⑤醉里挑灯看,。

(辛弃疾《破子同甫壮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罔;。

”(《》)⑦,,浩浩,横无涯⋯⋯(范仲淹《岳阳楼》)⑧予独之,,濯清而不妖⋯⋯(周敦《》)4.名著。

( 5 分)(1)智深原是略府的提,他被逼上梁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要明。

(2)取路上,悟空因和唐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

其中哪一次是他主离开的?后来又是怎回到唐僧身的?述。

5.下一段文字,用几个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巾至少一个是主短),含点不超 40 字。

( 3 分)昆曲,如一年温醇的美酒,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不完的哀桑。

歌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婉的曲,在竹声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流水,舒徐行。

遥想当年,一到中秋,州人便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

昆曲,又称昆、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生于州昆山一。

昆曲是曲中影响最大的种,京、川、越、晋、湘、、桂、、婺、滇等,都受到昆曲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多本,如《牡丹亭》《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第二部分( 44 分)下面一首,完成6~8 。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春愁待酒。

江上舟,楼上帘招② 。

秋娘渡与泰娘,又,雨又。

何日家洗客袍?字笙,心字香③ 。

流光容易把人抛,了桃,了芭蕉。

【注】① 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零于姑太湖之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 字笙,心字香,意思是弄有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6.上巾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的?要分析。

(3分)7.“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的心理期待?( 2 分)8.你“ 了桃,了芭蕉”的理解。

(3分)《桃花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犬相。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垂髫,并怡然自。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 分)A.便舍船,从口入.B.复行数十步.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C.屋舍俨然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 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

请作简要分析。

(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 题。

①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②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注】①浮图,僧人。

②吴越,五代时十圉之一。

③迨,到,等到。

淮海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宋王朝。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①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②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 2 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 17 题。

北京地下水位16 年来首回升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

全市885 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 月 31 日,北京市地下永埋深为26.55 米,较 6 月 30 日 26.7 米回升了 15 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 多万立方米,这是 1999 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

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

如图 1 所示,虚线为潜水面, A 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 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 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

同时,1999 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

“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 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 5 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

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

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至近6.7 米,1998 年降至 11.88 米, 18 年下降了26 米。

连续15 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

5 米。

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表1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采水自备井位置城镇自备井城六区自备井自备井数量(眼)130006550供水量(立方米)4.6 亿2.25 亿去年 12 月,每天约有200 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

截至8 月底,南水进京已达 5 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 亿立方米。

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 亿立方米。

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 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是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

据了解,截至7 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 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 3.3 万立方米。

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

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

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1000 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

(摘自 2015 年 9 月 15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链接】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

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诲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

13.如果把“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 26.55 米”这一句中的“ 26.55 米”标注在图 1 上,那应该标注在哪里?( 1 分)A . A 处B. D 处C.H 处14. 根据表 1 及相关文字,下哪一法不恰当?( 2 分)...A.城六区自井数量比城少,因而城六区地下水开采量少。

B.城和城六区自井量很多,表明北京地下水超采重。

C.从自井分布位置与数量看,北京已形成大面超采局面。

D.从自井数量与布局看,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

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改括号内的,哪一句改了原意?( 2 分)A .多年来,北京不得不(只能)超采地下水。

...B.从 1999 年开始大幅(急)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 米。

..C.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造成)地面下降。

..D. 15 年,平均一年下降近.(接近)一米。

16.从 2 看,流入北京市的南水主要走的是哪一条水?它的起点是哪里?( 1 分)17. 北京重超采地下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北京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又有哪些?( 4 分)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 21 。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淑敏①一次生病,医生照一的CT 片子。

于是我得到了一清晰准确的自己骨的照片。

我注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的灰黑色胶片粒中注着我,很峻的子。

② 有令我陌生的廓。

卸去了,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之物,骨干得像从海中出来的壳。

突然感到很熟,仿佛似的⋯⋯不久以前⋯⋯我起了博物,那里有新出土的人猿骨化石。

了几十万年化的果子,骨是像两干似的相似。

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

假如我的骨片落到一位人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年、体重、身高⋯⋯它携着我的密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

医生着它,却作出我是否健康的,它似乎比我重要。

③我端它,仿佛在一件工品。

在,个物件是很精致的。

斗拱檐,玲剔透,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

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才将它一堆砌而起;不知多少禽走的真髓,才将它得玉石般光滑。

阳光中的紫色,它岩石般的硬;和煦的春,打磨它流的曲。

我感大自然的精雕作。

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云雨雪的物魂灵,挑着,拼凑着,混合着,拌着,一又一地循⋯⋯于在多偶然与必然的磨合中,嵌起了无数,其中一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自己乱覆盖下的骨,它出粗陶罐的响声。

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着水、胞和像流星一游走的念。

念着阴和阳,接就散出五六色的蛛,在一起,像似的布命令,使我具有各式各的。

正是些蝌蚪一活的念,才使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

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胞会萎,但文字是不会生不会腐的,它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

它把念凝固下来,像把混的豆榨平滑的固体。

人人都公有的文字,特定的合,就属于了我。

合的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因它是思索的殿,我不得不尊重它。

它却不望着我,透我,它凝望着遥的人所不知的地方。

它比我久,它以它的久傲我今天的存在。

但我比它活,活是生命存在最著的志之一。

但和文字比起来,无在的活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

骨骼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

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看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

那时候,证明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