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地理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体会。

进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锤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爱好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可连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
2. 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起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现三江源相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板书: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讲授新课]
展现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挺拔;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锤炼学生的视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
江;“源”即源头,起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板书:一、江河的源地:
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
展现: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写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致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

板书:
2、地理位置:青海省南部
浏览:结合图9.17、9.18浏览教材92页文字,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水量数字,感受并知道三江源地区海拔之高、水系之多,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庞大的蓄水池和河流的输水管。

(板书)
转折: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展现中国年降水散布图)请同学们浏览我国年降水散布图,从干湿状态来看,我国说与半洪涝地区,降水量比较少,那么三江源水塔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板书)
4、水源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指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挺拔;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
布、小溪潺潺。

结合教材的资料,我们知道水源除了少量的降水还有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讨论:冰川、高山积雪和湖泊、沼泽是怎样发挥作用,使“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的。

学生:浏览、小组讨论并发言。

最后教师总结:暖和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最后聚集成江河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季节时候。

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储备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固,因此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调蓄器。

(板书)
4、水源
活动:教材93页活动:模拟科学考察、探究黄河源头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体验”地理科学家是如何肯定河流的源头同时从中遭到地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

转折: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水对我们的生命起侧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江源作为三大河流的源头,我们必须要保护好三江源的环境,保护水源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关系到下游的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板书:
三、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意义:①对三江源地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②对下游地区的意义
讲述:但是,目前的三江源地区正经历着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展现几组图片:淘金挖矿、树木砍伐、源区污染、冰川消融、虫鼠破坏、过渡放牧。

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三江源区遭到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

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

(板书)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
①自然原因:冰川消融、湿地缩小、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讲述:三江源地区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它本身,也会给长江、黄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不利影响。

下面我们来完成96页活动题:三江源如果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并反馈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指导并评判以及总结。

转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你有什么好方法去保护三江源地区啊?
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教师知道并归纳板书。

4、措施与计策: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三江源地区,那么你有收获吗?
学生分享个人收获,教师适当指导。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形。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散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散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畜生。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6、掌控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峙统一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由歌曲《青藏高原》引入新课
[展现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学生朗诵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青藏地区的范畴,地势、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点,人口、民族,农业情形、能源矿产、交通等知识点,要求以记忆为主,知道为辅;技能与能力要求: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结合课本第87页图4-21“青藏地区”图,完成第87页活动题1-6,了解本区的基本情形。

②先通读课本相干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

③要求:摸索青藏地区地势、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指导](13分钟左右)
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导学练习。

教师巡查,督促个别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情形,为下一环节的精讲做好准备。

对一些速度快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夸奖与鼓励,督促一些较慢的学生抓紧时间。

布置一些已完成任务的学生摸索:青藏地区地势、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教师精讲](18分钟左右)
1、结合板图,让学生指出本区的位置和范畴,特别是本区重要的界山。

2、面积、人口、民族与宗教的内容,由几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得出本区特点:地广人稀。

多媒体展现本区的一些宗教图片,如雄壮的布达拉宫、信徒朝圣的景象等。

3、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工农交等生产、生活情形,主要通过学生说出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在关系,教师用知识网络图的情势逐一展现;并在
板图中由学生指出相干地理事物,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指的是哪三条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中尼公路等。

同时,也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相干的图片资料,如青稞、藏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牦牛、青藏铁路沿线风光等。

课后小结
结合学习目标,将板书中的划线部分内容删除,让学生一起再填一遍,进行总结。

青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适应当高寒的自然环境特点,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生活不能离开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板书
青藏地区
1、位置:昆仑山——阿尔——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
2、范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西部
3、面积和人口
4、民族和宗教
5、自然环境特点和工农业生产、生活情形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散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势因素对河流、绿洲散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体会,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进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散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势因素对河流、绿洲散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
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展开的方式来实行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爱好,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散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体会──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势因素对河流、绿洲散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势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
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势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侵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疆,阔别政治中心,提示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国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洪涝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在盆地的中部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

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洪涝的地区。

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

喀什的气温与降水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洪涝,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洪涝的原因:出示课件
塔里木盆地阔别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围绕(地势),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洪涝,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洪涝的地区。

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散布特点。

城镇主要散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沿酒囊饭袋呈环状散布。

视察图中绿洲的散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

绿洲散布在盆地边沿酒囊饭袋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绿洲是星星点点散布的而且相距遥远。

绿洲面积小,限制了农业生产;绿洲之间相距遥远,造成新疆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散布与水源、绿洲散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散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连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沿酒囊饭袋呈环状散布。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的开发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简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源评判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202X.94万吨。

截至2012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天然气资源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有庞大的资源潜力。

(来源:巴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发布时间:2012-11-27 )
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
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
出示课件:
合作探究三:
1、什么是“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2、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
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

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的输气管道。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势区?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
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行,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增进相干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改进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应重视环境保护。

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处?
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便宜、干净的天然气能源,缓解了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势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势组成和主要地势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控西北地区以洪涝为主的自然特点,了解该区洪涝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洪涝为主的自然特点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知道人们在洪涝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洪涝为主的自然特点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进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写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特殊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觅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势与位置
1.多媒体展现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脉以北。

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

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现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势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势及主要地势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势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散布
1.展现中国年降水量散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洪涝。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洪涝的自然特点。

8.转承:洪涝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现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洪涝的自然特点。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

洪涝是本区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 承转:那么,洪涝的自然特点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洪涝,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

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浏览“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知道洪涝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 设问承转:在这样洪涝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区,摸索: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靠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

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省用水、避免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
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 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照地连线。

2.分析造本钱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视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3.通过坎儿井,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到此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