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二下半年第一次月考化学考题同步训练(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化石燃料
C.氢能
D.风能
【答案】B
【解析】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潮汐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
B.常温下,强酸、强碱之间发生反应,每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均相等
C.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答案】D
【解析】
A.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A不正确;
B.常温下,强酸、强碱之间发生反应,每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不一定相等,若为浓溶液,或有沉淀生成,还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B不正确;
C.放热反应常常也需要提供条件才能自发进行,C不正确;
D.ΔH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已知:25℃,101kPa时,乙醇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当乙醇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15.53kJ
B.25.3 kJ
C.455.6kJ
D.683.4kJ
【答案】C
【解析】
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g)+3O2(g)==2CO2(g)+3H2O(l) ΔH= -1366.8kJ/mol,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455.6kJ,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则稀氨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能量小于57.3kJ
B.已知25℃,101kPa时,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g)=H2O(g) ℃H=-285.8kJ/mol
C.已知25℃,101kPa时,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则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 ℃H=-393.5kJ/mol
D.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答案】A
【解析】
A.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电离出OH-时,需吸收能量,所以稀氨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能量小于57.3kJ,A正确;
B.表示氢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g)==H2O(l) ℃H=-285.8kJ/mol,B不正确;
C.方程式C+O2=CO2 ℃H=-393.5kJ/mol,没有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C不正确;
D.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还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D不正确;
故选A。
选择题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kJ·mol-1
B.Ag(s)+Cl2(g)=AgCl(s) ΔH=-127kJ·mol-1
C.H2O2(l)=O2(g)+H2O(l) ΔH=-98kJ·mol-1
D.HgO(s)=Hg(l)+O2(g) ΔH=+91kJ·mol-1
【答案】C
【解析】
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应为放热反应(ΔHCO2(g)+4H2(g)。
已知下列键能数据:
化学键
C—H
H—O
C=O
H—H
键能/kJ·mol-1
414
464
803
436
则该反应的℃H=()
A.+162kJ·mol-1
B.-766kJ·mol-1
C.-162kJ·mol-1
D.+1470kJ·mol-1
【答案】A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旧的键断开需要吸收能量,新的键形成释放能量,则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4×414kJ·mol-1+4×464kJ·mol-1-2×803kJ·mol-1-4×436kJ·mol-1=+162k J·mol-1,故选A。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增大时,活化分子百分数一定增加,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 不正确;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C 不正确;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增大时,活化分子浓度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不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C)=0.04mol/(L·min)
B.v(B)=0.03mol/(L·s)
C.v(A)=0.03mol/(L·min)
D.v(D)=0.04mol/(L·s)
【答案】D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个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 v(B): v(C): v(D)=1:3:2:2,比较大小时,转化成同一种物质比较。
A.v(C)=0.04mol/(L·min),转化为A时,v(A)=0.02mol/(L·min);
B.v(B)=0.03mol/(L·s),转化为A时,v(A)=0.6mol/(L·min);
C.v(A)=0.03mol/(L·min),以此为参照;
D.v(D)=0.04mol/(L·s),转化为A时,v(A)=1.2mol/(L·min);
比较上面四个数值,D最大,故选D。
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Y2(g)
2Z(g),某时刻测得容器内X2、Y2、Z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4mol/L、
0.4mol/L,则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X2)=0.4mol/L
B.c(Y2)=0.2mol/L
C.c(Z)=0.6mol/L
D.c(Y2)=0.8mol/L
【答案】C
【解析】
采用“一边倒”的方法进行分析,当反应物X2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X2、Y2、Z的浓度分别为0mol/L、0.2mol/L、0.8mol/L;当生成物全部转化为反应物时,X2、Y2、Z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6mol/L、0 mol/L,所以X2、Y2、Z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4mol/L)、(0.2mol/L,0.6mol/L)、(0,0.8mol/L)。
A.c(X2)=0.4mol/L,不在(0,0.4mol/L)范围内,A不合题意;
B.c(Y2)=0.2mol/L,不在(0.2mol/L,0.6mol/L)范围内,B不正确;C.c(Z)=0.6mol/L,在(0,0.8mol/L)范围内,C符合题意;
D.c(Y2)=0.8mol/L,不在(0.2mol/L,0.6mol/L)范围内,D不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
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
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
C.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
【答案】B
【解析】
A.同一反应,相同温度时,化学计量数不同,化学平衡常数不同,A 不正确;
B.化学平衡常数既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又受温度变化的影响,B正确;
C.化学平衡常数不受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的影响,C不正确;
D.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D不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不变
B.减小压强,n(CO2)增加
C.充入一定量的氮气,c(H2)不变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答案】A
【解析】
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A正确;
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n(CO2)不变,B不正确;
C.压强不变时,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容器的体积增大,c(H2)减小,C不合题意;
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D不合题意;
故选A。
选择题
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气体,一段时间后容器中气体颜色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N2O4):v(NO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
A.从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平衡,v(N2O4):v(NO2)=1:2,所以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等,容器内压强不断改变,当容器内气
体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B不合题意;
C.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二氧化氮体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不合题意;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表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D不合题意;
故选A。
选择题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降低c(CO),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答案】B
A.温度不变时,降低c(CO),平衡逆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
B.第一阶段,选50℃可使反应速率加快,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B正确;
C.第二阶段,加热至23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正反应进行的程度低,说明Ni(CO)4分解率较高,可制得高纯度镍,C不正确;D.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你反应速率,因此4v生成[Ni(CO)4]=v生成(CO),D不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要提高N2转化率同时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缩小体积、充入N2、降低温度
B.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平衡不一定移动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N2和2molNH3,此时v正=v逆
D.10s内,v(NH3)=0.1mol/(L·s)
【解析】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设N2的变化量为xmol,根据三段式有:
则,x=1mol,平衡常数。
A.充入N2,N2转化率降低;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A不正确;B.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不正确;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N2和2molNH3,则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4mol,则浓度商。
Qc大于K,平衡逆向移动,v 逆>v正,C不正确;
D.10s内,v(NH3)==0.1mol/(L·s),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X,发生反应3X(g)
Y(g)+xZ(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12min时,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
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5
12
17
20
X的浓度(mol·L-1)
1.0
0.4
0.4
0.7
0.7
A.x=1
B.5min时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从反应开始到18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D.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12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12min时,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X的浓度应为0.8mol/L;达到新的平衡时,X的浓度为0.7mol/L,说明X在减少,平衡正向移动。
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3>1+x,则x=1。
A.c(X)=0.4mol/L时,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此时c(X)=0.8mol/L,平衡时c(X)=0.7mol/L,表明平衡正向移动,3>1+x,所以x=1,正确,A不选;
B.根据数据,5min和12min的X的浓度不变,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正确,B不选;
C.设原容器体积为1L,则n(X)起=1.0mol,平衡时,容器体积为0.5L,n(X)平=0.5L×0.7mol/L=0.35mol,从反应开始到18min时,X的转化率
为=65%,不正确,C选;
D.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
=0.12mol·L-1·min-1,正确,D不选;
故选C。
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
A.t2时改变的条件是:只加入一定量的SO2
B.t1时平衡常数K1大于t3时平衡常数K2
C.t1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t3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
【答案】D
【解析】
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条件,v正(SO2)在瞬间突然增大,然后又与原平衡时相等,则不是加入催化剂,不是单一地改变温度、压强、浓度等,只能为等效平衡体系。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达到等效平衡,需要恒压条件下,往平衡体系中加入与起始时比值相同的SO2、O2混合气。
A.t2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与原混合气比值相同的SO2、O2混合气,A不正确;
B.根据分析,没有改变温度,因此温度相同,t1时平衡常数K1等于t3时平衡常数K2,B不正确;
C.对于等效平衡体系,t1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不正确;
D.等效平衡体系中,平衡时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所以t1时平衡
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D正确;
故选D。
实验题
(1)如图为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
②如果用0.5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①根据如图,请写出系统(II)中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②系统(I)和系统(II)相比,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填“I”或“II”)。
【答案】环形玻璃搅拌棒偏大H2S(g)=H2(g)+S(s) ℃H=+20kJ/mol II
【解析】
(1)①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如果用0.5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放热,最后所测的热量为溶解热与中和热之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偏大;
(2)①利用盖斯定律,将制氢系统(II)中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写出系统(II)中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H2(g)+S(s) ℃H=+20kJ/mol;
②利用盖斯定律,系统(I)中三个反应相加,即可得出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H2(g)+O2(g) ℃H=+286kJ/mol,与系统(II)相比,可知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为II。
综合题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架按照国际标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1)上述反应的熵变ΔS__0(填“>”“
【答案】<<CD AD C
【解析】
(1)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由此可得出上述反应的熵变ΔS2CO2(g)的催化剂。
图甲表示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相同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时间段下,使用同质量的不同沥青混凝土(α型、β型)催化时,CO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2)a、b、c、d四点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
(3)已知c点时容器中O2浓度为0.02mol/L,则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中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4)下列关于图甲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a)N2(g)+CO2(g) ΔH=QkJ·mol-1
在T1℃下,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部分数据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40
0.20
0.30
0.60
N2
0.40
0.60
0.60
CO2
0.60
0.60
(5)0~1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
(6)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7℃3℃3,则该反应的ΔH__0(填“>”、“=”、或“<”)
【答案】2SO2+2CaO+O2=2CaSO4 bcd BD 0.03mol·L-1·min-1 <【解析】
(1)燃烧时生成的SO2和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随着反应温度的不断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加快,曲线达到最高点之后,体现了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此最高点以及其之后的点都是平衡的点。
(3)利用三段式,我们可以建立浓度关系:
由此可表示出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中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
(4)A.从平衡后温度对CO转化率的影响看,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a点温度比c点低,所以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a)>K(c);B.从图中看,β型沥青混凝土的催化效率高,所以在均未达到平衡状态时,同温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转化速率比α型要大;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O与O2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越高,b点的温度不是最高的;
D.e点转化率突然降低,说明反应速率突然减慢,催化剂失去活性是可能原因。
(5)0~10min内,c(NO)=0.40mol/L,∆c(NO)=0.60mol/L,由此可求出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6)若30min时,c(NO)=0.20mol/L,c(N2)= c(CO2)=0.40mol/L,升高温度至T2℃,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7℃3℃3,则表明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该反应的ΔH与0的关系。
(1)燃烧时生成的SO2和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CaO+O2=2CaSO4;
(2) 随着反应温度的不断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加快,曲线达到最高点之后,体现了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此最高点以及其之后的
点都是平衡的点,故选bcd;
(3)利用三段式,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浓度关系:
则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中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A.从平衡后温度对CO转化率的影响看,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a点温度比c点低,所以CO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a)>K(c),A不正确;
B.从图中看,β型沥青混凝土的催化效率高,所以在均未达到平衡状态时,同温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转化速率比α型要大,B正确;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O与O2分子有效碰撞的几率越高,b 点的温度不是最高的,所以b点有效碰撞的几率不是最高,C不正确;D.e点转化率突然降低,说明反应速率突然减慢,催化剂失去活性是可能原因,D正确;
故选BD;
(5)0~10min内,c(NO)=0.40mol/L,∆c(NO)=0.60mol/L,c(N2)=0.30mol/L 由此可求出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0.03mol·L-1·min-1;
(6)若30min时,c(NO)=0.20mol/L,c(N2)= c(CO2)=0.40mol/L,升高温度至T2℃,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7℃3℃3,
则表明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该反应的ΔH乙,丙相当于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的浓度c乙(N2)与c丙(N2)的关系。
(3)①图1的曲线为相同压强(设为p)、不同温度时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C与同温下的曲线上的点相比,NO的转化率小,应为压强小于平衡时的压强p;B点与同温度下的曲线上的点相比,NO的转化率大,应为压强大于平衡时的压强p,由此可得出对应的压强最大的点。
②对于反应2NO2(g)N2O4(g),写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依据图2,可假设n(NO2)=amol,则建立三段式为:
由此可计算100kPa,25℃时,Kp。
(1)次氯酸钠(NaClO)与过量的氨气反应生成肼(N2H4)和NaCl,由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2)①甲、乙两容器都为恒温容器,温度都为800K,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相同,则可得出平衡常数K甲=K乙;
②因为丙是绝热恒容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的温度升高。
与乙相比,混合气的温度丙>乙,丙相当于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2的浓度c乙(N2)<c丙(N2);
(3)①图1中的曲线为相同压强(设为p)、不同温度时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C与同温下的曲线上的点相比,NO的转化率小,应为压强小于曲线上平衡时的压强p;B点与同温度下的曲线上的点相比,NO的转化率大,应为压强大于平衡时的压强p,由此可得出压强最大的点为B点;
②对于反应2NO2(g)N2O4(g),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平衡
常数的表达式Kp=;依据图2,可假设n(NO2)=amol,则建立三段式为:
由此可计算100kPa,25℃时,Kp== 0.06(kP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