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常用方法_王莫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
1、定义法
(1)椭圆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r 1+r 2=2a 。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设而不求法
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
(1))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
020
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
020
20=-k b
y a x
例1、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右焦点,A(1,1)为椭圆内一定点,上一动点。
(1)PF PA +的最小值为 (2)PF PA 2+的最小值为
分析:PF 为椭圆的一个焦半径,常需将另一焦半径F P '或准线作出来考虑问题。
解:(1)4-5
设另一焦点为F ',则F '(-1,0)连A F ',P F '
542)(22-='-≥-'-='-+=+F A a PA F P a F P a PA PF PA
当P 是F 'A 的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时, PF PA +取得最小值为4-5。
(2)作出右准线l ,作PH ⊥l 交于H ,因a 2=4,b 2=3,c 2=1, a=2,c=1,e=2
1
, ∴PH PF PH PF ==
2,2
1
即 ∴PH PA PF PA +=+2
当A 、P 、H 三点共线时,其和最小,最小值为3142
=-=-A x c
a 例2、已知椭圆
)52(11
2
2≤≤=-+m m y m x 过其左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及准线从左到右依次变于A 、B 、C 、D 、设f(m)=CD AB -,(1)求f(m),(2)求f(m)的最值。
分析:此题初看很复杂,对f(m)的结构不知如何运算,因A 、B 来源于“不同系统”,A 在准线上,B 在椭圆上,同样C 在椭圆上,D “投影”到x 轴上,立即可得防
()(22)(2)()(D A B C D A B x x x x x x x m f ---=---= )()(2D A C B x x x x +-+=
)(2C B X x +=
此时问题已明朗化,只需用韦达定理即可。
解:(1)椭圆
11
2
2=-+m y m x 中,a 2=m ,b 2=m-1,c 2=1,左焦点
则BC:y=x+1,代入椭圆方程即(m-1)x 2+my 2-m(m-1)=0 得(m-1)x 2+m(x+1)2-m 2+m=0 ∴(2m-1)x 2+2mx+2m-m 2=0
设B(x 1,y 1),C(x 2,y 2),则x 1+x 2=-
)52(1
22≤≤-m m m
1
2222)()(2)()(2)(2121-⋅
=+=+-+=---=-=m m x x x x x x x x x x CD AB m f C A C D A B
(2))1
21
1(2121122
)(-+=-+-=
m m m m f
∴当m=5时,92
10)(min =
m f 当m=2时,3
2
4)(max =
m f 点评:此题因最终需求C B x x +,而BC 斜率已知为1,故可也用“点差法”设BC 中点为M(x 0,y 0),通过将B 、C 坐标代入作差,得
01
00=⋅-+k m y
m x ,将y 0=x 0+1,k=1代入得01100=-++m x m x ,∴1
20--=m m x ,可见122--=+m m x x C B
当然,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对CD AB m f -=)(的认识,通过线段在x 轴的“投影”发现C B x x m f +=)(是解此题的要点。
7、实数x 、y 满足3x 2
+2y 2
=6x ,则x+y 的最大值为 3、数形结合法
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一种统一,常要将代数的运算推理与几何的论证说明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代数运算的严密性与几何论证的直观性,尤其是将某些代数式子利用其结构特征,想象为某些图形的几何意义而构图,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代数性质。
如“2x+y ”,令2x+y=b ,则b 表示斜率为-2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如“x 2+y 2
”,令
d y x =+22,则d 表示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又如“
23+-x y ”,令2
3
+-x y =k ,则k 表示点P (x 、y )与点A (-2,3)这两点连线的斜率……
4、参数法
(1)点参数利用点在某曲线上设点(常设“主动点”),以此点为参数,依次求出其他相关量,再列式求解。
如x 轴上一动点P ,常设P (t ,0);直线x-2y+1=0上一动点P 。
除设P (x 1,y 1)外,也可直接设P (2y,-1,y 1) (2)斜率为参数
当直线过某一定点P(x 0,y 0)时,常设此直线为y-y 0=k(x-x 0),即以k 为参数,再按命题要求依次列式求解等。
(3)角参数
当研究有关转动的问题时,常设某一个角为参数,尤其是圆与椭圆上的动点问题。
5、代入法
这里所讲的“代入法”,主要是指条件的不同顺序的代入方法,如对于命题:“已知条件P 1,P 2求(或求证)目标Q ”,方法1是将条件P 1代入条件P 2,方法2可将条件P 2代入条件P 1,方法3可将目标Q 以待定的形式进行假设,代入P 1,P 2,这就是待定法。
不同的代入方法常会影响解题的难易程度,因此要学会分析,选择简易的代入法。
例1、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右焦点,A(1,1)为椭圆内一定点,上一动点。
(1)PF PA +的最小值为 (2)PF PA 2+的最小值为
分析:PF 为椭圆的一个焦半径,常需将另一焦半径F P '解:(1)4-5
设另一焦点为F ',则F '(-1,0)连A F ',P F '
542)(22-='-≥-'-='-+=+F A a PA F P a F P a PA PF PA
当P 是F 'A 的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时, PF PA +取得最小值为4-5。
(2)作出右准线l ,作PH ⊥l 交于H ,因a 2=4,b 2=3,c 2=1, a=2,c=1,e=2
1, ∴PH PF PH PF ==
2,2
1
即 ∴PH PA PF PA +=+2
当A 、P 、H 三点共线时,其和最小,最小值为3142
=-=-A x c
a 例2、已知椭圆
)52(11
2
2≤≤=-+m m y m x 过其左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及准线从左到右依次变于A 、B 、C 、D 、设f(m)=CD AB -,(1)求f(m),(2)求f(m)的最值。
分析:此题初看很复杂,对f(m)的结构不知如何运算,因A 、B 来源于“不同系统”,A 在准线上,B 在椭圆上,同样C 在椭圆上,D “投影”到x 轴上,立即可得防
()(22)(2)()(D A B C D A B x x x x x x x m f ---=---= )()(2D A C B x x x x +-+=
)(2C B X x +=
此时问题已明朗化,只需用韦达定理即可。
解:(1)椭圆
11
2
2=-+m y m x 中,a 2=m ,b 2=m-1,c 2=1,左焦点则BC:y=x+1,代入椭圆方程即(m-1)x 2+my 2-m(m-1)=0 得(m-1)x 2+m(x+1)2-m 2+m=0 ∴(2m-1)x 2+2mx+2m-m 2=0
设B(x 1,y 1),C(x 2,y 2),则x 1+x 2=-
)52(1
22≤≤-m m m
1
2222)()(2)()(2)(2121-⋅
=+=+-+=---=-=m m x x x x x x x x x x CD AB m f C A C D A B
(2))1
21
1(2121122
)(-+=-+-=
m m m m f
∴当m=5时,92
10)(min =
m f 当m=2时,3
2
4)(max =
m f 点评:此题因最终需求C B x x +,而BC 斜率已知为1,故可也用“点差法”设BC 中点为M(x 0,y 0),通过将B 、C 坐标代入作差,得
01
00=⋅-+k m y
m x ,将y 0=x 0+1,k=1代入得01100=-++m x m x ,∴1
20--=m m x ,可见122--=+m m x x C B
当然,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对CD AB m f -=)(的认识,通过线段在x 轴的“投影”发现C B x x m f +=)(是解此题的要点。
例3:已知点P(x,y)是圆x 2
+y 2
-6x-4y+12=0上一动点,求x
y
的最值。
解:设O (0,0),则
x y 表示直线OP 的斜率,由图可知,当直线OP 与圆相切时,x
y 取得最值,设最值为k ,则切线:y=kx,即kx-y=0
圆(x-3)2
+(y-2)2
=1,由圆心(3,2)到直线kx-y=0的距离为1得
11
|23|2
=+-k k ,
∴4
3
3±=
k ∴433,433max
min +=⎪⎭⎫ ⎝⎛-=
⎪⎭⎫
⎝⎛x y x y
例4:直线l :ax+y+2=0平分双曲线
19
162
2=-y x 的斜率为1的弦,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题意,直线l 恒过定点P(0,-2),平分弦即过弦中点,可先求出弦中点的轨迹,再求轨迹上的点M 与点P 的连线的斜率即-a 的范围。
解:设A(x 1,y 1),B(x 2,y 2)是双曲线上的点,且AB 的斜率为1,AB 的中点为M(x 0,y 0)
则: ⎪⎪⎩⎪⎪⎨⎧=-=-19
161
916
22
2
22
12
1y x y x
①-②得
019
16,0916002
2122212=⋅-=---y x y y x x 即 即M(X 0,y 0)在直线9x-16y=0上。
由 9x-16y=0 得C ⎪⎪⎭⎫ ⎝
⎛
-
-
79,7
16,D ⎪⎪⎭
⎫
⎝⎛79,716
19
162
2=-y x ∴点M 的轨迹方程为9x-16y=0(x<-
7716或x>7
7
16) k PD =
167
297
16079
2,16729716079
2+=-
-
-=-=++
-PD k 由图知,当动直线l 的斜率k ∈⎪⎪⎭
⎫
⎝⎛+⋃⎪⎪⎭⎫ ⎝⎛-16729,169169,16729时,l 过斜率为1的弦AB
的中点M ,而k=-a ∴a 的取值范围为:⎪⎪⎭
⎫
⎝⎛--⋃⎪⎪⎭⎫ ⎝⎛-+-
16972,169169,16729 点评:此题是利用代数运算与几何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而解得的,由图得知,弦AB 中点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9x-16y=0),而是这条直线上的两条射线(无端点)。
再利用图形中的特殊点(射线的端点C 、D )的属性(斜率)说明所求变量a 的取值范围。
例5:在圆x 2
+y 2
=4上,有一定点A (2,0)和两动点B ,C (A ① ②
当B ,C 两点保持∠BAC=3π
时,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
分析:圆周角∠BAC=3
π可转化为圆心角∠BOC=32π
,选用“角参数”,
令B (2cos θ,2sin θ)则C(2cos(θ+32π),2sin(θ+3
2π
))
则重心可用θ表示出来。
解:连OB ,OC ,∵∠BAC=3
π,∴∠BOC=32π
设B (2cos θ,2sin θ)(0<θ<34π),则C(2cos(θ+32π),2sin(θ+3
2π
))
设重心G (x ,y ),则:
x=)]32cos(2cos 22[31πθθ+++
y=)]32sin(2sin 20[31π
θθ+
++ 即: x=)]3cos(1[32πθ++ )3cos(123π
θ+=-x
y=)3sin(32πθ+ )3sin(23π
θ+=y
θ+)35,
3(3π
ππ∈ ∴1)23()123(22
=+-y x 。
(x<21)
即)2
1(94)32(2
2<=+-x y x
点评:要注意参数θ的范围,θ+3π∈(3
π,35π
)它是一个旋转角,因此最终的轨迹是一
段圆弧,而不是一个圆。
【同步练习】
1、若实数x 、y 满足x 2
+y 2
-2x+4y=0,则x-2y 的最大值是( ) A 、5 B 、10 C 、9 D 、5+25
2、若关于x 的方程)2(12-=-x k x 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3
,33(-
B 、)3,3(-
C 、⎥⎦⎤ ⎝
⎛-
0,33D 、⎪⎪⎭
⎫⎢⎣⎡⋃⎥⎦⎤ ⎝⎛--33,2121,33 3、方程03)1()3(2
2
=+---++y x y x 表示的图形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以上都不对
4、已知P 、Q 分别在射线y=x(x>0)和y=-x(x>0)上,且△POQ 的面积为1,(0为原点),则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x 2
-y 2
=1 B 、双曲线x 2
-y 2
=1的右支 C 、半圆x 2
+y 2
=1(x<0) D 、一段圆弧x 2
+y 2
=1(x>
2
2
) 5、一个等边三角形有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 2
=20x 上,第三个顶点在原点,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6、设P(a,b)是圆x 2
+y 2
=1上的动点,则动点Q(a 2
-b 2
,ab)的轨迹方程是 7、实数x 、y 满足3x 2
+2y 2
=6x ,则x+y 的最大值为
8、已知直线l :2x+4y+3=0,P 是l 上的动点,O 为坐标原点,点Q 分OP 为1:2,则点Q 的轨迹方程为
9、椭圆19
162
2=+y x 在第一象限上一动点P ,若A(4,0),B(0,3),O(0,0),则APBO S 四边形的最大值为
10、实数x 、y 满足3x 2
+2y 2
=6x ,则x+y 的最大值为
11、已知实数x 、y 满足x+y=4,求证:2
25
)1()2(2
2≥-++y x
12、△ABC 中,A(3,0)2=BC ,BC 在y 轴上,且在[-3,3]间滑动,求△ABC 外心的轨迹方程。
13、设A 、B 是抛物线y 2=2Px(p>0)上的点,且∠AOB=90°(O 为原点)。
求证:直线AB 过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