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考试范围及重点
1.四项基本原则
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兴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论新阶段》,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
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 请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涵。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的关系?
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2) 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
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试述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内涵。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5.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观点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第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
第三,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
16.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体现在哪
里?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7.中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18.请你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
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19.什么是基层民主?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内容: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20.为什么要加强基层民主。
1、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做好主。
2、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21.为什么要进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2.如何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主要举措如下: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3. 谈谈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一论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规划总体布局内容得以丰富和拓展,也表明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更高的层次。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又有各自的独特地位和发展规律,平衡的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绝佳状态。
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重要保障,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
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尤为引人关注,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相应的战略地位,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方法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可以表明党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方面进一步成熟,顺应了民心、顺乎了民意,真正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切实可持续利用。
“五位一体”总布局既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又全面适应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丰富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纲领。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日益完备的“全面建设”更加清晰地勾画出小康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蓝图。
23.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代以来的奋斗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因此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5.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
标”?
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6.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依据: 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一是由
中国国情决定的;二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27.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第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8.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9.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好。
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30.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和影响。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主要原因有:一、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实施;二、地域差
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三、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会使经济上比较困难的社会群体产生失落感和心理失衡,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的稳定。
同时,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会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最终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31.谈谈如何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1.要通过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2.积极扩大就业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途径。
3.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重要手段。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还必须加强税收调节的功能和力度。
总之,合理解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一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二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三是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四是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五是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32.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3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此,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