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二小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17 成语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两则
课时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要从小就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识字的方法,懂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

课文是连环画的形式,设计教学时,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仔细看图,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正确理解动词并能运用动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难点
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师:1. 生字词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和青蛙的科普片段。

学生: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和青蛙。

2.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重点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难点
正确理解动词并能运用动词。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眼睛,绿衣裳,四条腿,宽嘴巴,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
2.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它们怎么相差那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课题。

(1)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2)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3)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3.初读课文解疑。

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纠正错误读音。

5.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6.看课件:动画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青蛙妈妈.
三、抓住重点段落,品读感悟
1.看图:课文写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

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你们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噢,我看见鲤鱼阿姨了,我去问问她。

(指导读第2自然段)
小蝌蚪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的?(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得最好,老师扮鲤鱼妈妈,同学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的部分,指导朗读的语气。

(1)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这部分要用急切的语气读。

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2)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3)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

(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阿姨能发现自己.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
找妈妈→ 鲤鱼
(迎)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表演.
2.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3.正确书写生字.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难点
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旧知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遇到乌龟时,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指名说)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表示小蝌蚪高兴、急切的心情)
(1)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2)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3)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4)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提醒学生: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理解动词:蹲、披、露、鼓.
2.指名分段读第4~6自然段。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几句能表达小蝌蚪此时的心情的句子。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您了!妈妈,原来您在这儿啊!)
四、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学生回答)
找出写青蛙的生长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2.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3.教育学生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先让学生自己谈,然后老师总结。

五、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然后学生自主评价。

六、生字书写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2.出示生字:两、哪、宽、顶、眼、睛、肚、皮、孩、跳
提示:左窄右宽的字有顶、跳、肚、孩、哪、眼、睛;两是独体字。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青蛙,捉害虫)
错误!鲤鱼,(迎))乌龟,(追)) 青蛙,(游))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孩子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我再以提问的形式追问:“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它们怎么相差那么大?”孩子们被问着了,我就以此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有些欠缺。

其次,对于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我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完全没有顾忌孩子的想法,只是草草地收场了。

再次,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开自己,导致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没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比较闷。

总而言之,我还需要多讲课,多让其他教师听课、评课,打磨自己,平时多读书学习,在磨炼中成长!
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

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1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以及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美食呢?为什么喜欢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2.学生畅所欲言。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美食》吧!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

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1。

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中国美食,天下一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播放优美的音乐)
(2)出示词语。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烧”“茄”等生字。

(4)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菠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很多家庭习惯直接用油炒菠菜或用菠菜做汤喝,但是菠菜最安全、最有营养的吃法是凉拌.
香煎豆腐是上海地区特色名菜,主要材料有硬豆腐、虾仁等,辅料有猪肉、冬菇等,属于沪菜系。

红烧茄子是家常菜,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5)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

学习第二组词串。

(1)出示词语。

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烤”“炖"等生字.
(3)介绍这些菜肴的特色.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中式菜式。

用料为优质肉食北京鸭,用果木炭火烤制。

它以色泽红润、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享誉海内外,且历史悠久,距今已经1 600多年,号称天下第一吃,是清代宫廷御菜。

水煮鱼,又称“江水煮江鱼”,是一道重庆市的汉族创新名菜,属于重庆渝北风味。

最早流行于重庆、四川等地。

看似原始的做法,实际做工考究——选新鲜生猛活鱼,又充分发挥辣椒御寒、益气养血功效,烹调出来的肉质一点也不会变韧,口感滑嫩,油而不腻。

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麻上头,辣过瘾”,让水煮鱼在全国流行。

葱爆羊肉,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

肉嫩,略带葱香味。

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炖菜。

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小鸡炖蘑菇鸡肉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出示词语。

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炒”“饭”等生字。

(3)介绍这些饮食的特色.
蒸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食品,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

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在中国许多省市也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饺子一般是用猪牛羊肉和蔬菜作馅的传统小吃,但现在鸡肉、鸭肉、鱼肉、蛋、海味、山珍、鲜蔬、干菜、果品等都可以做馅.
炸酱面,汉族面食,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由菜、炸酱拌面条而成。

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等切好或煮好备用。

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上菜,即成炸酱面。

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的,称“过水面”.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也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

蛋炒饭是一种常见美食,除鸡蛋、米饭外,还可以添加多种配料。

蛋炒饭口感佳,松软,有嚼劲,还有淡淡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4。

回归整体,读词语。

(1)美食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看过的美食。

(读学过的词串)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2)把你家乡的美食介绍给大家吧!
四、指导诵读,读中感悟。

1.这么多的美食,让人禁不住垂涎三尺,老师很想读一读。

(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记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

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五、看图贴卡,练习说话。

1。

愉快的美食之旅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

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烧、茄、烤、鸭、肉、鸡、炒、饭。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烧”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七、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1.中国美食,源远流长,不去品尝真是可惜。

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中国美食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品尝,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2.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八、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把自己了解的中国美食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2。

抄写生字词语。

《识字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四册的《识字六》。

《识字6》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教材介绍了12种动物,大多数是孩子们熟悉的。

整篇韵文韵味十足,渗透了让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图文对照更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参与本课学习的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但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同时课文的内容仅有12个词组成,又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极易产生学习疲劳,所以老师要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这种优势来加强他们的兴趣点和直观感受,更好的让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交流。

以下是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本课教学重点:诵读词串,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难点:正确规范的书写“狮、猴、猩"三个一类字。

以下是本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调查交流,智力比拼,突破重点。

3和谐共生,体会情感。

4课件演示,规范写字。

鉴于学生的年龄段认知特点以及课文的内容所限,仅有的十二动物名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情感升华的支撑点也很单薄.本节课需要解决的这两个整和点恰恰也是课文的重难点所在,而解决趣味性和直观性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下面,我主要来谈一谈在本堂课中,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多媒体运用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上课伊始,动画人物的出现和闯关竞赛的出现无疑带给低年级段学生明快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低年级段孩子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课堂的效率的关键。

2、听,孩子们激情澎湃的齐声回答吹响了课堂前进的号角。

3、百闻不如一见,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押韵的特点也能很巧妙解决了。

二、展现才华,了解动物。

进入第二关,展示才华,了解动物特点。

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来的动物特点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智力大冲关的形式很好的反馈出来,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了解动物们的相关知识,针对韵文内外出现的动物,学生在抢答中加深了了解,也提高了兴趣。

更重要的是,提高交流的效率一直是语文课堂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充分交流耗时较长,而课堂时间却是有限的。

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效率的帮助作用在此也显得非常突出。

三、和谐共生,体会情感.
在学生理解了动物们的特点之后,诵读起来就更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感情朗读自然就水到渠成。

当多媒体中震撼画面的出现,学生的情感再次得以升华,爱护动物的情感呼之欲出。

以上是我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的过程.正是在信息技术创造的美好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够打破认知的限制,与文本对话,与文本共鸣.
四、课件演示,规范写字
韵文不仅仅是文本,也是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通道.作为一节识字写字课,写好字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信息技术的动态化相对于课堂的静态化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动态以及及时的展示让学生看得准、比得清、记得牢、写得正。

难点简单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接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能够轻松有效的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从兴趣到知识,从知识到情感,一步步,一层层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本课中的运用实在是功不可没.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学习和研究,我相信有了信息技术的充分支持,课堂上的许多重难点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语文课堂也一定能够更有趣、更轻松、更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