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3.4平面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是光的直线传播内容的延伸,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活动,二是平面镜的应用.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活动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的教学中举足轻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及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通过观察提出猜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通过探究像、物和镜面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本节内容既要求学生体验这一过程,又要求以这一过程为载体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因此这一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确定虚像的位置,理解虚像的概念;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是本课的难点。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同时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知识。但是对平面镜成像的认识都是基于表层的,肤浅的,不知其物理原理。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主干是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活动,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进行充分的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而不能在黑板上讲实验,在纸上谈规律。在探究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以及“实施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之间、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工作,并对自己的观点和实验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程序设计:
引课(投影+图片)
老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学生:镜子
老师:很好,镜子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学生:回答
学生:对,很多事情,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展示一下镜子的魔力。
(演示1.演示万花筒、魔术箱的神奇现象)
老师:镜子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如此神奇的视觉效果呢?你们见过水中燃烧的蜡烛吗?(展示水中燃烧的蜡烛图片)
老师:他们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章第四节平面镜的学习
板书第三章第四节平面镜
老师:镜子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大家观察手中的这些镜子,什么样的镜子是平面镜呢?
学生回答:
老师:对,表面水平、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擦出蒙层内容)
板书(一)平面镜
1、定义:表面水平光滑的镜子。
老师:除了我们手中的镜子是平面镜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平面镜
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除了生活常用的镜子外,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冰面、擦得非常干净的地板、光滑的金属表面我们都可以当作平面镜(一体机展示各种图片)
互动小活动:学生将镜子进行分类(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抽选学生上台操作,利用一体机分类程序操作)
老师:观察这些平面镜,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是什么呢?
学生:
老师:很好,都可以成像。
板书2、用途:成像
老师:好,既然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请大家根据我们日常照镜子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猜想:
副板书跟进:(利用一体机的板中板功能)
老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板书(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老师:在进行实验之前,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没弄明白,请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首先,我们该怎么去找像的位置?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进行实验呢?
学生思考回答:(同时老师利用一体机的画图、填充等功能引导操作)
老师:好,半透明玻璃既能成像,还能透过平面镜观察到镜后的状况,便于我们寻找像的位置。
老师:镜子选好了,该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该如何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学生:
老师:很好,最好应选用什么样的物体来代替像的位置?
学生:一模一样的,具体来说是选择一个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物体,使其与像完全重合。此物体的作用是等效替代了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老师利用一体机的克隆功能引导操作)
老师: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和左右关系?
根据替代物和像是否完全重合来判断。选用有左右标记的物体来完成实验。
老师:如何判断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远近?
学生:
老师:用刻度尺测量。量什么?
学生:像和物。
老师:直接测量?
学生:在纸上做标记
老师:如何标记?
学生:找对应点,连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老师利用一体机的画图、克隆功能引导操作)
老师:只做一次实验吗?
学生:多次,至少三次,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老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一个像,小孔成像,那是实像,请问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怎么证明?需要什么器材?
老师介绍:什么是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接收的像,叫虚像。
老师:怎么证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呢?
(点燃蜡烛,用一张白纸承接,转动,观察),
老师:好,明确以上几个问题后,下面就把时间交给你们,实验中,大家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小组交流合作。
学生实验,老师巡查指导,经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拍照上传。(利用手机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