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讲座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专题讲座纲要
模块一:中国古代政治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理论、原因、沿革及措施、作用及评价)
2.古代主要地方行政和组织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刺史(州牧)、番汉分治、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土司制、改土归流、八旗制、盟旗制、将军辖区、办事大臣
3.古代监察制度
御史大夫、刺史制度、通判、御使台、厂卫、提刑按察使司
4.古代人才培养和选官制度(沿革、涵义、作用及评价)
王位世袭制、军功授爵、皇帝任命、察举制、皇帝征召、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荐求官制、恩荫制、王安石改科举、八股取士
5.古代主要的治乱兴衰(背景、措施、特点、原因)—历史反思
“三代”、秦亡汉兴、隋亡唐兴、北宋中期危机及改革、明末
6.古代法律与“法治”
《法经》、商鞅变法、韩非子“法治”、《秦律》、隋炀帝、《大明律》、黄宗羲“法治”7.古代吏治——反腐倡廉
吴起变法、汉武帝、孝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周世宗、庆历新政、明太祖
8.古代主要政治改革
周公旦、管仲、吴起、李愧、商鞅、孝文帝、隋文帝、范仲淹、王安石★命题重点:古代政治制度创新;治国方略—执政能力;人才战略;
模块二:中国古代经济
1.基本识记: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商周、春秋战国、南朝、隋唐、明清)
✧农业:工具与技术;水利;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土地开垦;人口✧手工业:行业及产品、技术、规模、分工、经营方式
✧商业与城市:交通、货币、市场及管理、商品与商人、城市与市镇、
外贸
2.重点突破
2.1主要土地制度和政策
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土地兼并、更名田
*2.2古代赋税制度沿革史(原因、涵义、作用、规律性特征及变化趋势)【背景材料】2003年3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坚定地表示: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在农村税费改制、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上,我们一定能
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编者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

他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阐述了自唐以后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唐初的租庸调制本来分为土地税(租)、人头税(庸)和户税(调),晚唐杨炎的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标准,虽然没有了人头税和户税,其实这两项已并入到土地税中。

相沿至宋代,一直没有从中减去人头税和户税,却又开征了新的人头税(丁身钱米)。

到了明代,在两税、丁税之外,又征役(力差)和代役租(银差),每十年轮一次。

嘉靖末年的“一条鞭法”把两税、丁税、差役和各项杂税合并到一起征收,原来每十年征一次的差役现在变为每年征收,这实际上把“力差”和“银差”又归并到了两税中。

到明末,朝廷又先后加派辽饷、剿饷和练饷,后把三饷归合为一并入了正税(两税)。

从赋税制度的演变,黄宗羲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上每进行一次改革,老百姓的负担就加重一层;历史上每进行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

后人把这种现象称
为“黄宗羲定律”。

2.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格局变化)——过程、原因
2.4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和农村市镇化(经济结构变化)
商周、隋唐、明清
2.5古代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和引进与兴修水利
2.6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增减(流向、原因、影响)
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明清
2.7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鼓励农耕和垦荒、农田水利
*2.8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的萌芽
2.9.交通与经济发展
秦朝、西汉、隋、唐、明朝3.规律性总结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政治:社会环境、政策和制度
经济:生产力(工具、技术、水利、人口);生产关系(土地制度、政策调整)
民族:边疆开发、民族融合
对外:经济交流、交通、贸易、外交政策
文化: 农学、历法、科学技术
★命题重点:古代经济制度和政策创新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封建经济经济发展原因;城市化与资本主义的萌芽;三农问题、人与地、自然关系;
模块三:古代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1.古代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史实及历史作用
战争、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
2.国家统一的典型及共同因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秦、隋、元、明、清
3.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及重要首领
犬戎、匈奴、越族、西南夷、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契丹、
党项、女真、蒙古、
*4.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和开发(分区域、民族政策、成功经验)
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台湾、河西走廊、关中地区、江南地区、珠江流域、河套地区、中部地区
5.各朝代的版图及版图的变化
*6.不同时期中国国家统一与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对策与启示
秦汉、两宋、明清
★命题重点: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与现实反思;
模块四: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对外交往与中国国际地位1.秦汉东亚文化圈形成
(朝鲜、日本、西亚、欧洲、海陆“丝绸之路”)
2.唐朝中华文化圈形成
(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
3.明与清前期对外交往
(总体特点、郑和下西洋、边疆外来隐患及对策、闭关政策)
4古代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地区关系的主要史实5.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的总趋势及变化原因
★命题重点: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古代中国国际影响深远的原因;秦汉至清朝前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模块五:中国古代文化
1.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成就及兴衰之因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创新
生产技术:
科学技术:
引进外国技术:
2.中国古代思想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经济思想:
✧节用观:
✧自然观:
3.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与艺术(风格与时代特色)
4.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中外文化交融
✧中国古代东学西渐(西汉、唐、宋元、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汉、唐、明末清初)
★命题重点: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