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七 主从联动模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5.根据从动点的路径长∶主动点的路径长=k(QQ'∶PP'=k),从而求出
从动点的路经长.(当k=1时,从动点的路径长=主动点的路径长,即QQ'
=PP')
5
类型
点在圆
上运动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P是主动点,Q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都是
是从动点,A是
圆,且运动轨迹长度之比为k;
定点;
2.点Q的运动轨迹圆的半径等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都是圆,且运
动轨迹长度之比为k(点Q与点P的关
系相当于伸缩+旋转);
1.P是主动点,
点在圆
上运动
Q是从动点,A
2.点Q的运动轨迹圆的半径等于k·OP;
3.△AMQ∽△AOP,相似比为k(当k=1
时,△AMQ≌△AOP);
是定点;
2.AQ∶AP=k;
4.△AMQ与△AOP的对应线段所在的直
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DF,连接AE,CF,OF,则线段OF长的
最小值为 2 -2 .
第6题图
25
7.如图,△ABC内接于☉O,BC=12,∠A=60°,D为弧BC上一动点,BE⊥OD于点E.当
点D从点B逆时针沿弧BC运动到点C时,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
第7题图
8 3
9
▶类型1:点在直线上运动
【例1】如图,在△ABC中,AB=5,D为边AB上一动点,以CD为一边作正方形CDEF.当
点D从点B运动到点A时,点E运动的路径长为 5 .
10
思路点拨
判断出主动点D,从动点E,
定点C
四边形DCFE是
正方形
↓
↓
主动点D的运动起止位置
的路径长为AB=5
从动点E的运动
线所夹的较小角都等于α(或180°-
α)
3.∠PAQ=α
8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P取任意位置(A,P,O三点共线除外),连接
点在圆
上运动
AO,PO;
构图步骤
2.在AP上截取AQ'=AQ,作Q'M'∥PO交AO于点M';
3.将线段AM'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AM,连接QM;
4.以点M为圆心,QM的长为半径的圆即为点Q的运动轨迹
↓
1
CE= AB=5,ME=2
2
↓
CMmax=CE+ME=7
18
方法归纳
点在圆上运动时求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1.画出初始位置图形;
2.画出终止位置(或任意位置)图形;
3.画出从动点路径所在的圆或弧;
4.连接目标定点与从动点的圆心,当目标定点、从动点与从动点圆心三点共线时,目标
线段有最值.
19
▶类型1:点在直线上运动
QQ'=PP');
4.点P,Q的运动轨迹所在
的直线所夹的较小角为α或
180°-α(当α=90°时,
QQ'⊥PP')
1.P是主动点,Q
点在 是从动点,A是
直线 定点;
上运 2.AQ∶AP=k;
动
基本结论
3.∠PAQ=α(0°
<α<180°)
4
类型 条件
点在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确定主动点(P)、从动点(Q)和定点(A);
路径为GE(如图)
↓
△GBC和△E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1
↓
= =
2,∠BCD=∠GCE
↓
△BCD∽△GCE
↓
GE= 2BD=5 2
↓
即得点E的运动路径长为5 2
12
【例2】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E是对称轴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E.将
CE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F,连接DF,则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DF的最小值
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10,BD=4,BE=2,点P从点E出发沿EA方向运
动,连接PD.以PD为边,在PD的右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等边三角形DPF.当点P从点E
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是
8
.
第1题图
20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AB为边在AB
2.AQ∶AP=k;
于k·OP;
3.∠PAQ=α=0°
3.△AMQ∽△AOP,相似比为k
6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P取任意位置(A,P,O三点共线除外),连接
点在圆
上运动
构图步骤
AO,PO;
2.过点Q作QM∥PO交AO于点M;
3.以点M为圆心,QM的长为半径的圆即为点Q的运动轨迹
7
类型
条件
A. π
3
8
3
B. π
4
3
4 3
C. π
3
D. π
26
A )
23
.
5.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AB=2,E是劣弧AD上的任意一点,连接BE,作
CF⊥BE于点F,连接AF.当点E从点A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到点D时,AF长的取值范围
-1≤AF≤2 .
为
第5题图
24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O是BC边的中点,E是正方形内一动点,OE=2,
图115图2方法归纳点在直线上运动时求最小值的解题策略
1.画出初始位置图形;
2.画出终止位置(或任意位置)图形;
3.画出从动点路径所在的直线;
4.过目标定点向从动点路径所在直线作垂线段,即得最小值.
16
▶类型2:点在圆上运动
【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点D是以点A为圆心,4为
cm;在点M从点A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若边MB'与边
CD交于点E,则点E相应运动的路径长为
(
- )
cm.
22
▶类型2:点在圆上运动
4.如图,点P(3,4),☉P的半径为2,A(2.8,0),B(5.6,0),M是☉P上的动点,
C是MB的中点,则AC的取值范围是
1.5≤AC≤3.5
第4题图
是
1
.
13
思路点拨
判断出主动点E,从动点F,定点C
↓
主动点E在直线AD上运动
↓
主从联动原理——从动点F在直线FF'上运动
↓
由垂线段最短——当DF⊥FF‘时,DF有最小值,如图2.
↓
14
由旋转的性质
及对称的性质——∠FBD=30°,BD=2
↓
由三角函数——在Rt△BFD中,DF=1
↓
即得DF的最小值为1
(2)“主动点”在圆上运动,“从动点”的运动轨迹也是圆.
3.两个定量:已知动点P,Q,定点A,若点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则
(1)主动点、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是定量,即∠PAQ是定值;
(2)主动点、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定量,
即AP ∶AQ是定值.
2
类型
点在直
线上运
动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ABP,点B在y轴上运动时,OP的最小值是
第2题图
21
.
3.如图,有一张矩形纸条ABCD,AB=5 cm,BC=2 cm,点M,N分别在边AB,CD上,
CN=1 cm.现将四边形BCNM沿MN折叠,使点B,C分别落在点B',C'上.当点B'恰好落在
边CD上时,线段BM的长为
半径的圆上一点,连接BD,点M为BD中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大值为(
A.7
B.8
C.9
D.10
17
A )
思路点拨
取AB的中点E,连接ME,CE,AD
↓
1
ME= AD=2 主动点D在以点A为圆心,
2
4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
从动点M在以点E为圆心,
2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
当C,E,M三点共线时,CM的长有最大值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微专题七
主从联动模型
1.定义:若两动点到某定点的距离比是定值,夹角是定角,则两动点的运动路径相同,
即为主从联动轨迹问题,称为主从联动模型,也称为“瓜豆模型”.本专题主要针对:①
点在直线上运动;②点在圆上运动两种类型进行探究.
2.模型特点:(1)“主动点”在直线上运动,“从动点”的运动轨迹也是直线;
1.P是主动点,Q是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
从动点,A是定点;
都是直线,且与点P的
2.AQ∶AP=k;
轨迹平行;
3.∠PAQ=α=0°
2.QQ'=k·PP'
3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1.△AQQ'∽△APP',相似比
为k(当k=1时,
△AQQ'≌△APP');
2.点Q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3.QQ'=k·PP'(当k=1时,
2.确定主动点(P)的起止位置,求出主动点的路径长(PP');
3.计算从动点(Q)、主动点(P)在起始位置时与定点的距离比(k);
4.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主动点(P)、从动点(Q)的终止位置,从动点
直线 构图
(Q)、主动点(P)的起止位置分别与定点(A)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上运 步骤
(△AQQ'∽△APP'),当k=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AQQ'≌△APP');
5.根据从动点的路径长∶主动点的路径长=k(QQ'∶PP'=k),从而求出
从动点的路经长.(当k=1时,从动点的路径长=主动点的路径长,即QQ'
=PP')
5
类型
点在圆
上运动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P是主动点,Q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都是
是从动点,A是
圆,且运动轨迹长度之比为k;
定点;
2.点Q的运动轨迹圆的半径等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都是圆,且运
动轨迹长度之比为k(点Q与点P的关
系相当于伸缩+旋转);
1.P是主动点,
点在圆
上运动
Q是从动点,A
2.点Q的运动轨迹圆的半径等于k·OP;
3.△AMQ∽△AOP,相似比为k(当k=1
时,△AMQ≌△AOP);
是定点;
2.AQ∶AP=k;
4.△AMQ与△AOP的对应线段所在的直
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DF,连接AE,CF,OF,则线段OF长的
最小值为 2 -2 .
第6题图
25
7.如图,△ABC内接于☉O,BC=12,∠A=60°,D为弧BC上一动点,BE⊥OD于点E.当
点D从点B逆时针沿弧BC运动到点C时,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
第7题图
8 3
9
▶类型1:点在直线上运动
【例1】如图,在△ABC中,AB=5,D为边AB上一动点,以CD为一边作正方形CDEF.当
点D从点B运动到点A时,点E运动的路径长为 5 .
10
思路点拨
判断出主动点D,从动点E,
定点C
四边形DCFE是
正方形
↓
↓
主动点D的运动起止位置
的路径长为AB=5
从动点E的运动
线所夹的较小角都等于α(或180°-
α)
3.∠PAQ=α
8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P取任意位置(A,P,O三点共线除外),连接
点在圆
上运动
AO,PO;
构图步骤
2.在AP上截取AQ'=AQ,作Q'M'∥PO交AO于点M';
3.将线段AM'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AM,连接QM;
4.以点M为圆心,QM的长为半径的圆即为点Q的运动轨迹
↓
1
CE= AB=5,ME=2
2
↓
CMmax=CE+ME=7
18
方法归纳
点在圆上运动时求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
1.画出初始位置图形;
2.画出终止位置(或任意位置)图形;
3.画出从动点路径所在的圆或弧;
4.连接目标定点与从动点的圆心,当目标定点、从动点与从动点圆心三点共线时,目标
线段有最值.
19
▶类型1:点在直线上运动
QQ'=PP');
4.点P,Q的运动轨迹所在
的直线所夹的较小角为α或
180°-α(当α=90°时,
QQ'⊥PP')
1.P是主动点,Q
点在 是从动点,A是
直线 定点;
上运 2.AQ∶AP=k;
动
基本结论
3.∠PAQ=α(0°
<α<180°)
4
类型 条件
点在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确定主动点(P)、从动点(Q)和定点(A);
路径为GE(如图)
↓
△GBC和△E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1
↓
= =
2,∠BCD=∠GCE
↓
△BCD∽△GCE
↓
GE= 2BD=5 2
↓
即得点E的运动路径长为5 2
12
【例2】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E是对称轴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E.将
CE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F,连接DF,则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DF的最小值
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10,BD=4,BE=2,点P从点E出发沿EA方向运
动,连接PD.以PD为边,在PD的右侧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等边三角形DPF.当点P从点E
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是
8
.
第1题图
20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是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AB为边在AB
2.AQ∶AP=k;
于k·OP;
3.∠PAQ=α=0°
3.△AMQ∽△AOP,相似比为k
6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1.点P取任意位置(A,P,O三点共线除外),连接
点在圆
上运动
构图步骤
AO,PO;
2.过点Q作QM∥PO交AO于点M;
3.以点M为圆心,QM的长为半径的圆即为点Q的运动轨迹
7
类型
条件
A. π
3
8
3
B. π
4
3
4 3
C. π
3
D. π
26
A )
23
.
5.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AB=2,E是劣弧AD上的任意一点,连接BE,作
CF⊥BE于点F,连接AF.当点E从点A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到点D时,AF长的取值范围
-1≤AF≤2 .
为
第5题图
24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O是BC边的中点,E是正方形内一动点,OE=2,
图115图2方法归纳点在直线上运动时求最小值的解题策略
1.画出初始位置图形;
2.画出终止位置(或任意位置)图形;
3.画出从动点路径所在的直线;
4.过目标定点向从动点路径所在直线作垂线段,即得最小值.
16
▶类型2:点在圆上运动
【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BC=6,点D是以点A为圆心,4为
cm;在点M从点A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若边MB'与边
CD交于点E,则点E相应运动的路径长为
(
- )
cm.
22
▶类型2:点在圆上运动
4.如图,点P(3,4),☉P的半径为2,A(2.8,0),B(5.6,0),M是☉P上的动点,
C是MB的中点,则AC的取值范围是
1.5≤AC≤3.5
第4题图
是
1
.
13
思路点拨
判断出主动点E,从动点F,定点C
↓
主动点E在直线AD上运动
↓
主从联动原理——从动点F在直线FF'上运动
↓
由垂线段最短——当DF⊥FF‘时,DF有最小值,如图2.
↓
14
由旋转的性质
及对称的性质——∠FBD=30°,BD=2
↓
由三角函数——在Rt△BFD中,DF=1
↓
即得DF的最小值为1
(2)“主动点”在圆上运动,“从动点”的运动轨迹也是圆.
3.两个定量:已知动点P,Q,定点A,若点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则
(1)主动点、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是定量,即∠PAQ是定值;
(2)主动点、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定量,
即AP ∶AQ是定值.
2
类型
点在直
线上运
动
条件
建模过程
基本结论
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ABP,点B在y轴上运动时,OP的最小值是
第2题图
21
.
3.如图,有一张矩形纸条ABCD,AB=5 cm,BC=2 cm,点M,N分别在边AB,CD上,
CN=1 cm.现将四边形BCNM沿MN折叠,使点B,C分别落在点B',C'上.当点B'恰好落在
边CD上时,线段BM的长为
半径的圆上一点,连接BD,点M为BD中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大值为(
A.7
B.8
C.9
D.10
17
A )
思路点拨
取AB的中点E,连接ME,CE,AD
↓
1
ME= AD=2 主动点D在以点A为圆心,
2
4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
从动点M在以点E为圆心,
2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
当C,E,M三点共线时,CM的长有最大值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微专题七
主从联动模型
1.定义:若两动点到某定点的距离比是定值,夹角是定角,则两动点的运动路径相同,
即为主从联动轨迹问题,称为主从联动模型,也称为“瓜豆模型”.本专题主要针对:①
点在直线上运动;②点在圆上运动两种类型进行探究.
2.模型特点:(1)“主动点”在直线上运动,“从动点”的运动轨迹也是直线;
1.P是主动点,Q是
1.点Q和点P的运动轨迹
从动点,A是定点;
都是直线,且与点P的
2.AQ∶AP=k;
轨迹平行;
3.∠PAQ=α=0°
2.QQ'=k·PP'
3
类型
条件
建模过程
1.△AQQ'∽△APP',相似比
为k(当k=1时,
△AQQ'≌△APP');
2.点Q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3.QQ'=k·PP'(当k=1时,
2.确定主动点(P)的起止位置,求出主动点的路径长(PP');
3.计算从动点(Q)、主动点(P)在起始位置时与定点的距离比(k);
4.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主动点(P)、从动点(Q)的终止位置,从动点
直线 构图
(Q)、主动点(P)的起止位置分别与定点(A)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上运 步骤
(△AQQ'∽△APP'),当k=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AQQ'≌△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