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古语简单的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
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导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孔子的经典语录及翻译,欢迎借鉴!1、【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2、【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3、【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孔子《论语》【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7、【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孔子《论语》【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8、【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9、【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名言精选及翻译
孔子名言精选及翻译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能够当我的老师。
理应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孔子名言精选及翻译4、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升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
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名言名句以及翻译
孔子的名言名句以及翻译 1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的名言精选(带翻译)
孔子的名言精选(带翻译)是我们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需要多孔子的名言,有一颗宽厚的心,懂得推己及人,懂得舍己为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孔子的名言精选(带翻译),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尽在栏目!孔子名言欣赏(带解释)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
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网的相关文章。
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7.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翻译】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罕》【翻译】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
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
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孔子的名言及解释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及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
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
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
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
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文言文孔子语录文案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誉为“至圣先师”。
其言行举止,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推崇。
以下为孔子语录文案翻译,以飨读者。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
译文:修养自己,使他人安宁;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宁;修养自己,使天下安宁。
二、仁者爱人原文:仁者爱人。
译文:有仁德的人爱人。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习并且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虑。
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物资缺乏而担心社会不安。
孔子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有道德、有才能、有担当的人。
孔子语录原文和翻译
孔子语录原文和翻译引导语:孔子是我国的圣人。
下面由yjbys小编为您带来一些孔子语录原文和翻译,希望您能喜欢!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读书文言文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一生好学,读书无数,其学问渊博,思想深邃,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论语》中孔子读书的相关篇章为基础,对其文言文进行翻译,以飨读者。
原文一:《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原文二:《论语·为政》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温习?”原文三:《论语·学而》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这就是所说的有文化。
”原文四:《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原文五:《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原文六:《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事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原文七:《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他主张虚心学习,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且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他还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认为只有温故而知新,才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孔子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进行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注释: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 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之后,按时进行复习巩固。
3.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不亦说乎,即不是很愉快吗?4.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朋,指朋友。
5. 不亦乐乎:乐,快乐。
不亦乐乎,即不是很快乐吗?6.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愠,生气,发怒。
7. 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不亦君子乎,即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孔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君子应有的品质。
首先,他提倡学习之后要经常复习,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让人感到愉悦。
其次,孔子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
这不仅是因为朋友的到来给人带来了喜悦,更是因为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陪伴,使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最后,孔子提到了君子之风。
他认为,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因此而生气。
这种宽容和忍让的态度,正是君子应有的品质。
君子不因他人的无知而愤怒,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整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学习要勤奋,做人要宽容。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名言及翻译
孔子名言及翻译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翻译】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乏方面,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
2、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翻译】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常忧愁。
“
4、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即使大家都厌烦他,自己也不要任凭附和,肯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爱他,也肯定要考察一下。
“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翻译】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翻译】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便猜想别
人的不老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发觉,这才是贤人啊!“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哉?人焉?哉?“——《为政》
【翻译】孔子说:”观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蔽得住呢?怎么能隐蔽得住呢?“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孔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释义
孔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释义孔子的名言名句有很多是经典的,那你知道这些名言的意思吗?下面店铺分享了孔子的经典名言及释义,供你参考。
孔子的经典名言及释义【最新版】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孔子论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名言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忧愁。
”5.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翻译: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会产生。
”二、名言解读1. 第一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孔子对待友情的看法。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与朋友相聚也是一种快乐。
而面对别人的误解,不生气、不怨天尤人,则是君子的品质。
2. 第二句名言体现了孔子“仁爱”的思想。
他认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做法,也是道德修养的体现。
3. 第三句名言表明了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他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值得学习的人。
同时,他提倡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4. 第四句名言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心胸开阔,能容纳万物;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愁。
5. 第五句名言强调了“本”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事物发展顺利。
总之,《论语》中的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名言的翻译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汲取其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孔子说:“夫人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
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庄重就不致招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温、良、恭、俭、让。
温:糜竺(温厚和善的大财主)良:鲁肃(此处采纳演义中的说法,交友当如鲁子敬)恭:简雍(恭谨而善于言辞,绝对的外交家)俭: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让:陶谦(三让徐州嘛,不知道算不算)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
【读解】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
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
刚、毅、木、讷近仁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像,如同;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说“富裕与显贵,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得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
贫穷与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得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不会干的。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飘浮的云彩。
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放于利而行, 多怨。
如果一切都依照是否有利于个人私利来行事,就会造成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放:通“仿”,依照;行:行事。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对于净化人们心灵及社会风气,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说很有借鉴意义。
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什么一定要谈私利呢!我这里只有爱人利物、施德推恩的仁义而已。
何必开口就说个利字?治国之道,亦有仁义而已矣。
”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这是人君君国子民,立纲陈纪的大道理。
舍此不言而言利,岂予千里见王之心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靠天时来选择战斗的时机,比不上优良的地理条件对战斗成败的影响大,而地理条件的优良,又比不上参战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对战斗获胜的影响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
极端真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这是未曾有过的事;不真诚,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君子必须先立信而后使用民用,如果不立信,那么民众就会认为这是在使自己冒险;必须先立信而后进谏,如果不立信,那么君主就会认为这是在诽谤自己。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谋划的事不尽心尽力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心诚意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温习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很疑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多方面、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认真的向人请教,慎重地进行思考,明确的分辨是非,诚心诚意地彻底实行。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就是不,毋意就是不要在意,毋必就是不必要,毋固就是不要固执,毋我就是无我,当然无我境界是非常高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贫穷的时候没有抱怨不容易做到,而富贵了不骄纵却容易做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是品格高尚的人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观、察三者,皆是运用眼睛的观察力。
所以、所由、所安三者是指对方的肢体语言。
一个人懂得运用眼睛来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则可洞彻对方之心理。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一定要去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讨厌它);大家都喜欢的(人或事),一定要去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喜欢它)即不能人与亦云,不能跟风,凡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会因为别人讲得好听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不喜欢某个人而否定他的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