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歙砚:歙砚因生产于歙县而得名,是砚中的上乘珍品。
唐代开元年间,歙砚之名始传,并流行全国,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而不衰。
“石质坚韧、温润莹洁、纹理缜密,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石”是歙砚的特点。
歙砚雕刻精湛,造型浑朴,刀法挺秀有力,美观实用大方,历来被文人墨客誉之为罕世珍宝。
歙砚石质美如碧玉,腻如肌肤,暗含锋芒,缜涩发墨,油润生辉,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干等特点。
因此有“龙尾歙砚天下冠”之说。
歙砚雕刻具有徽派石雕的风格,即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刀法刚健,花式多变。
它的图案,多取于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或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
歙砚曾作为国家礼品,先后赠送越南胡志明主席、朝鲜金日成主席等外国领导人。
近年来,歙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歙砚生产和核心技术予以保护,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用于歙砚的砚石探矿选测、开采生产,传统技艺的收集整理以及科研项目和传承人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另外,歙县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一座徽墨、歙县博物馆,建设完整的歙砚原生产基地,保存完整的歙砚生产工艺,培养新一代的制砚人才。
徽墨: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我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徽墨是我国制墨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经炼烟、制胶、和剂、做墨、晾墨、打磨、填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史料记载,唐代末期,河北易水人李廷珪父子“流离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故有名焉。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
从此,徽州成为制墨中心,墨肆林立,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
清代制墨业出现了四大名家——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曹素功等。
1915年胡开文制“苍珮室”牌“地球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金奖。
徽墨品种繁多,有桐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等几大类型,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同时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之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是徽墨的主要生产地,所制徽墨,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工艺广为运用,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
徽墨还以精美的墨式著称于世。
出现了《程氏墨苑》、《墨谱》、《墨海》等一批墨谱,既为研究徽墨提供了重要史料,也是明代版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徽墨生产技艺复杂,多道工序有其独特的秘不视人的绝技,由此形成徽墨的不同外观与内在品质。
这些技艺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多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宣纸: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
宣纸发明与唐代宣州泾县,因在宣州集散而故名。
唐代就已被列为贡品,为“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宣纸自诞生以来品种不断增多,古籍记载,宋代生宣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加工宣有珊瑚、云母笺、洒金、蜡笺等。
明清又有宣德贡笺、金榜、潞玉、罗纹、卷廉、连四等,加工宣则又有仿唐“薛涛笺”、仿宋“金粟藏经纸”、“梅花玉版笺”、“玉色粉蜡笺”。
或洒金,或措银,在制造和加工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解放后宣纸的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等品种,并不断创新,成功捞制了“丈二”、“二丈”等新品种。
“二丈”宣纸作为迄今为止捞制的最大尺幅的宣纸,于2000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由宣纸派生出来的加工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用宣纸制成的扇面,深受人们喜爱,在折扇上题字作画,使折扇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情趣。
还有一些特殊纸,在加工时加入植物花卉,用作窗棂纸、灯笼纸,既传统又典雅。
宣纸艺术一直被专家学者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
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
2001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泾县宣纸厂,并挥笔题词:“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多年来,众多学者著书立说,研究和宣传宣纸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
万安罗盘:万安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民国4年(1915年),“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对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一具罗盘的制成,需要各种不同工种的协作,一般要经过制坯、车圆磨光、分格、书写盘面、上油、安装磁针六道工序。
根据罗盘的直径尺寸,其规格约有11种,2.8~5.2寸的为小型罗盘,6.2~8.6寸的属中型罗盘,8.6寸以上的属大型罗盘。
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三种。
三合盘的主要特征是由三层二十四方位组成,可以定向、消砂、纳水等。
三元盘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六十四卦圈层,一般只有一层二十四方位,可用元运推其方位之吉凶。
三元盘又称“蒋公盘”或“易盘”,因其易卦层为名师蒋大鸿所创立。
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
万安罗盘是一种既能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能用于城市乡村民居建筑风水占卜的传统工具。
芜湖铁画: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
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国画中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
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
既具有国画的
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区别其它、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先后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
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界首彩陶:界首三彩陶工艺源于唐代,秉承了“唐三彩”遗风,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
界首三彩陶的制作工艺、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趋于质朴、粗旷与厚重,为了适应这种风格的需要,在胎面的制作上,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中表现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这中间产生了以芦山义为代表的“刀马人”。
三彩陶体现了北方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
界首三彩刻画陶艺术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界首市颍河南岸,散布于约十三个村,因每个村子村民都以业陶为生,并且村名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辖。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工艺陶瓷厂,现为三彩刻画陶的主要制作生产地。
界首三彩刻画陶是民俗艺术的精华,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考古发掘中,曾出土了大量界首三彩陶片,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也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
徽州“三雕”: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华部分,是古建筑艺术中灿烂的篇章。
徽派民居的历史,也就是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的历史,明清时代,由于徽商的崛起,不计其数的徽州牌坊、祠堂、民宅出现在这一群山环抱之地,形成了封建晚期社会典型
的村落景观。
由于明清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住宅的营造规模受严格按制,徽州商贾不敢越礼,加上聚族而居,房屋拥挤,自然条件又是山高地少,建屋用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徽贾建宅时争奇斗富,不在于房屋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建筑雕刻的是否精湛,在典雅、华丽上另觅蹊径,为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的提供了表现空间。
“三雕”中,木雕数量最
多,内容最丰富,楼上楼下,触目之处几乎都是木雕。
房内陈设的老式家具上也都精雕细刻。
砖雕主要在民居的门楼上。
石雕主要是在祠堂的石栏板、民居石库门的础石以及石牌坊上。
“三雕”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使人叹为观止。
徽州“三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重要载体。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
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花鼓”原是凤阳民间礼乐的领奏乐器,明初以后,凤阳移民出门卖艺时,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唱着小曲走四方。
流传中国大江南北的凤阳花鼓由此诞生。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叶以后,舞蹈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歌唱部分,分为“坐唱”、“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演唱的曲目,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
每一首曲目,都被广泛传唱。
随着历史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不断变革。
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采用了一些新的创作、表演手法,并剔除了小锣,而且根据鼓条的特征,将“凤阳花鼓”改称为“双条鼓”。
凤阳花鼓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俗”、“花”的典型代表。
它丰富的艺术元素和传播功能催化和影响了一批艺术品种。
现在演出的凤阳花鼓,多为“双条鼓”群体歌舞表演,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正在消亡,而它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艺术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这是一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亟待抢救。
池州傩戏: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其中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傩”主要区别在于她搬演傩戏,即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正戏。
她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也是中国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徽州目连戏: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 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
在祁门有着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说法。
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原形,由清溪人郑之珍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
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300余年经久不衰。
由于剧本来源徽州农村生活实际,又融入了徽州民俗风情,因此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目连戏内容通俗易懂,其中还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杂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传很快。
基本唱腔是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
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
目连戏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
徽州目连戏作为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流传下来的戏剧文本及木刻版为研究我国戏曲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
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
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抢救、挖掘、保护和继承。
泗州戏: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起源于江苏海州(即江苏省东海县),流行于安徽皖北一带,为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泗州戏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淮海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的,属姐妹剧种。
早期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
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
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
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
泗州戏在唱腔上讲究自由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艺人们把这种形式名之为“怡心调”。
其女腔常常在尾音处突然翻高八度,拖一个小小的、上翘的尾巴。
明快野艳、风情万种。
“拉魂”也常在此处。
泗州戏是在民间小唱和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表演基础是花鼓灯舞蹈的“压花场”。
泗州戏有大剧目67出,折子戏和小戏80出,“小篇子”200余篇。
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
黄梅戏:黄梅戏又名“黄梅调”。
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
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
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安庆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在清乾隆以后,曾作为安徽省府170多年,为黄梅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早期黄梅戏以演唱“两小戏”(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为主,后吸收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并借鉴其剧目,开始演出
“本戏”。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已积累了36本大戏,72本小戏代表作和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
建国后,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演唱技巧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表演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把黄梅戏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显著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新人涌现,《红楼梦》、《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外,成为安徽著名文化品牌,标志性文化形象。
目前,安徽省有黄梅戏剧团26个,其中,省黄梅戏剧院一院二团,安庆市拥有3个市级剧团和8个县级剧团,是黄梅戏艺术的中坚力量。
庐剧: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
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它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三个流派。
上路(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的山歌风。
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乡味。
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
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在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
庐剧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个部分。
主调富于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较复杂的戏剧感情。
花腔曲调绝大部分是民歌小调,一般曲式固定,反复演唱。
传统的庐剧唱腔没有丝、管乐器伴奏,只有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
早期庐剧的表演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
演出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而以临时串词、套词来自编。
这种状况直到解放以后才得以改变。
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赴京演出了传统剧目《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赢得首都各界的好评。
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徽剧:明末清初,徽戏形成于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其基础是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
嘉靖年间,青阳腔即已兴起。
外来的昆山腔在徽州地方和安庆形成两股势力,时称“新安曲派”和“皖上曲派”,并和青阳腔相辅相成,以其“时调青·昆”、“昆·池雅调”著称。
同时吸收[桐城歌]、[罗江怨]、[桂枝儿]等俗曲,产生了梆子乱弹腔,称乱弹。
康熙年间,乱弹腔以“新奇叠出”之姿态,吸引广大观众。
乾隆年
间产生的新腔[二簧调]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
不久,乱弹班即形成安庆、巢湖、太平(当涂)、徽州四大派系。
到乾隆中叶,安庆乱弹班走向外省。
从此,安徽班社皆称徽班,唱腔称徽调,演出剧目称徽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徽班为高宗八旬祝寿,首次晋京献演。
嘉庆年间,晋京徽班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影响最大,世称“四大徽班”。
徽戏曾享誉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过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孕育产生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1956年秋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集研究、教学、演出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
多年来,徽剧先后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文华奖·新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剧本奖、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大奖等多种国家级奖项,并赴上海、北京、香港、澳门、日本、台北、西班牙等地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岳西高腔:岳西高腔属地方古老剧种,承袭于明代青明腔,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活动形式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对中国戏曲的变革与发展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刻、广泛的影响。
众多的后继地方剧种中,明显带有岳西高腔所承袭的明代青阳腔的艺术基因。
如今,在日本及欧洲多国的国家图书馆中仍珍藏有明代青阳腔刊本,从世界民族文化认同的层面见证了岳西高腔承袭的明代青阳腔所具有的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岳西高腔的形成有着三百多年的兴衰历史。
史载:青阳腔产生至明万历年间红遍中国,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溯潜水、长河传入岳西,
在乡士文人集中的私塾教习高腔,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
至清光绪廿五年,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士民俗文化相结合,孕育成岳西高腔的鼎盛期。
建国后,岳西县政府组建专业高腔剧团,专事传承和研究。
陆续收集和珍藏大量的宝贵史料,并依托现代科技和现代传媒手段,大力拓展岳西高腔的宣传、推介空间,为岳西高腔的复苏创造条件。
青阳腔: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誉为“徽池雅调”。
青阳腔于明代嘉庆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轫了板腔自由体,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史上的重大革新。
其演唱特征一是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二是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三是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
青阳腔唱腔变化灵活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
后来,她从皖南发展到闽、湘、川、豫、晋、鲁等地,成为“天下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京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晋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青阳腔是平民的戏曲,为平民阶层所喜爱。
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濒于消亡,亟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安徽省流传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较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
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淮南、怀远、凤台、颍上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7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
民间传说,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
花鼓灯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以音乐、舞蹈、灯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它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