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落实教学任务的主阵地。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挖掘教材的因素,形成德育渗透的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维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
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2、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人的能力结
构是一个多维的立体机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学科分别要求的能力,第二层次是各学科共同需要努力,第三层次是创造力。
知识既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又是培养能力的条件。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知识,着眼于能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不仅指研究兴趣、研究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研究,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时,我们
也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创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而非教师。
然而,现今的课堂教学却存在着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
教师倾尽全力灌输知识,而学生却没有机会思考和创造。
他们匆匆接受知识,却无法消化吸收。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学会研究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坚持教授知识和教授研究方法的原则。
通过指导训练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和思考,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变成完整的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学活动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方法等非智力因素。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
和个性。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质量,讨论的真实性,提问的层次性。
问题应该有价值,讨论应该有实质,提问应该有层次。
最后,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准确明晰的传授知识,重点突出,落实“双基”教学,杜绝科学性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
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备教材、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备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效;备手段、要准备好教学用具、教学资料和课堂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4、备课要注重细节,如板书要规范、清晰,教学用具要
准备齐全,教学资料要充分准备,以及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等。
5、备课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备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注重细节和效果的提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包括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等方面。
具体来说:
首先,教师要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研究思想、研究态度、知识基础、认识结构、思维方法和疑点、难点所在,从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其次,备教材时,教师需要了解所教教材的全貌,掌握全册教材的目的、要求、“双基”、“能力”、“思想教育”的重点、难点,体会编者意图,加强教学预见性和计划性。
每课的教学要求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训练什么能力,哪些思
想教育,达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要精心设计好板书,讲究教学语言。
其次,备学生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研究态度、研究方法,掌握知识和基础情况。
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方案,充分估计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变措施。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与训练能力的难度以及题的份量要适当。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
其次,备方法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改革课堂结构,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达到课上培养能力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要特别注意运用实验、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研究学生的研究方法,探索如何指导学生自己研究,注意发现和推广学生较好的研究方法,经常指导差生改进研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同时,要注意积累资料,善于博览,努力研究,借鉴一些优秀的教材、教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最后,备手段时,要认真选择恰到好处的教学手段,音像材料、软件要提前制作,教学图表、实物教学、实验用品等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同时,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
坚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和新任教师传、帮、带作用。
思想引领,多种思想的融合。
认真写教案,做到一课一案,学校要建立健全检查和交流教案的制度,坚持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
对教案的基本要求是:有教学目标要求,分别写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目的要求;有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各环节层次要清楚;知识要点、知识结构明确清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要点要详细。
四、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
布置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具备设计、指导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
1.作业内容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有利于巩固和加深所学
知识,有利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作业份量和难度适当,课堂作业要占一定比重。
3.作业类型多样,不应该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不能以多留作业或以重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4.对各科作业格式要规范要求。
学生应该按时、正确、整齐、独立完成作业。
对研究较好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补充作业,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辅导。
5.教师应该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推荐课内作业随
堂批改。
批改符号要规范,批语和批改日期要明了工整。
教师不应该把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学生。
6.批改作业后要抓住优点和缺点及时进行讲评。
对于作业
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带有共性的问题要在全班学生中进行分析和解决,个别问题可单独指出,并督促学生及时改正。
五、教师进行辅导的基本要求
课内外辅导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弥补个别学生研究缺欠和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研究欲望。
教师需要具备分析学生研究情况,采取灵活的形式,及时进行辅导的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
1.教学中要承认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研究的情况,明确不
同层次学生的辅导内容与形式。
2.对于研究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答疑,要做到“五定”,即定对象、定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措施。
3.对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及时进行补课。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提供拓宽加深的研究
内容和发挥特长的活动形式。
5.辅导学生,不仅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还要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目的、激发兴趣、培养良好惯、规范书写做题格式、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六、成绩考核的基本要求
学生成绩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和促进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需要具备科学命题和评价学生成绩的能力。
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考试命题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遵循新课程标准,避免出现偏题和怪题。
试题的难度和数量应该适当,表达和指导语应该清晰易懂。
试题应该具有典型
性和启发性,既考核基础知识,又考核基本能力。
试题答案应该明确具体,评分标准应该准确肯定。
2、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
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
生的良好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