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
为例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4>>.paper>.edu>.cn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
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黄燕芬,丁力*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 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客观地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首先构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城市人居环境与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北京市为例,采用VAR模型对其1978-2011
年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动态分析。10 结果发现:1978-2011年北京
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与经济发展不同,
人居环境无论对其自身还是经济发展都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而经济发展的作用
则更多地体现在即期效应上。最后,文章对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关
键词: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X22 1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Beijing HUANG Yangfen, DING Li 2 0(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en a focus of
atten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this paper firstly constructs two system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25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hen,
taking Beijing for exampl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1978 to 2011 by V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in them>. However, compar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eijing’s living environment has more far-reaching impact
on not only economics but on itself>. 30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our findings>. Key words: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VAR
model 35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6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51>.93万亿元,年均增
长率高达10%左右。与此同时,国内各大、中型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以
北京市为例,1978—2011年北京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至
20>.13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从1611万平方米涨为9164万平方米、每万40 人
拥有卫生床位数从31张发展到71张。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方便了
人们生产、生活,从而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但是,由于对GDP的盲目追求,
忽视对环境、资源的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30004110004)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燕芬(1966-),女,2002年获德国埃森大学经济学
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评议专家。2004年荣获第三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2009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 E-mail:
huangyanfen@mparuc>.edu>.cn - 1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paper>.edu>.cn 合理保护,这也使得良好的城市
人居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据亚洲开发银行《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中,中国占7个;中国最大的
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面对经济
45 发展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具体落实到城市层面,就是要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的
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克鲁格(Krueger)
就以66 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为样本,在系统地分析区域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增长
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假说[1]50 。一些学者对此表
示赞成,如霍尔埃金(Holtz-Eakin)[2]、帕纳约托(Panayotou)[3]、加莱奥
蒂(Galeotti)[4]等;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如马丁·瓦格纳(Martin Wagner)
[5];理查德(Richard)[6]等>.在国内,宋延杰(2009)[7]、王珂贞(2011)
[8]和[9 冯云](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昆山市、西安市以及大连市的人居环境与
经济协调发展。相反[10][11], 秦永东(2008)、鲁春阳等(2008)、55 魏菲菲等
[12](2008)以及朱志玲等[13](2011) 分别以徐州市、重庆市 、南充市和银川市
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地区人居环境与经济并不存在协调发展的关系。
然而,以上研究存在着几点缺陷:首先,它们构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评价指
标体系各不相同、不具有普遍性,也缺乏科学原则的指导;其次,虽然城市人居
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但已有的研究多先入为主地假定二者是协
调、统一的。 60 鉴于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首先构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城
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此框架来分析北京市的现实情
况,并采用VAR 模型动态地研究了1978-2011年北京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之
间的关系。本文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所
提出的政策建议将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北京市早日建成“世界城市”。 65 1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1>.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遵循
“以人为本”、综合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居住条件、环境绿化、基础设施、
教育卫生和社会稳定性等五个方面为分类层和以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城市绿化覆
盖率、每万人拥有专任教师数等18个指标为指标层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城市人
居环境评价指标体70 系(详见表1)。具体原则如下: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
对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研究时,要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的
原则,就是在构建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时,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心理感
受与生活需求,考虑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以客观的、外在的指标反映内
在的、主观的需要,只有这样75 才能达到评价人居环境的目的。因此,在构建
人居环境指标体系时,特别选取了人均猪牛羊肉产量和人均蔬菜产量两项指标以
反映人的日常需求。 (2)综合性原则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因此
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覆盖面必须广,能够全面的反映真实情况。基于此,本文
选取包括居住条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稳定性和教80 育卫生五个方面
的18个指标来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独立性原则 - 2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paper>.edu>.cn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虽然要坚持
综合性原则,但并不意味着选取的指标越多越好。多而相近的指标,不但不能够
提供有效的信息,反而增加工作量。因此,在选取的有限个指标中,保持各个指
标之间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指标空间下,实现信息量
85 的最大化。 (4)可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所选取的指标具有独立性的基础上,
还要考虑其横向可比性,要尽可能选取那些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具有相对意义
的指标,这样更有利于与已有的研究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对某一城市人居环境评
价的有效性。此外,在评价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时,虽然有很多指90 标可供选
择,但是这些指标中大部分是从定性角度对人居环境进行描述,很难量化;即使
所选的是定量指标,也面临着数据难以查阅甚至查找不到的问题。因此,在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时,要尽量挑选那些易于获得、便于量化而又具有代表性
的指标。 表1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95 Tab>.1 The detail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系统层 分类层 指标
层 单位 居住条件 人均住宅使用面积(A1) 平方米 住宅建设投资额(A2) 万
元 人均猪牛羊肉产量(A3) 千克 人均蔬菜产量(A4) 千克 人 环境绿化 城
市绿化覆盖率(A5) % 居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6) 平方米 环 污水处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