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a b
×c=a
bc (a ≠0) 2. 分数乘分数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a b ×c d =ac
bd (a 、c ≠0) 3. 分数乘小数方法:(1)小数→分数(普遍适用);(2)分数→小数(适用于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况);(3)计算时小数直接与分数进行约分(简便计算)。
4.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直接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5. 一个大于0的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大;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小,乘1积就等于这个数本身。
6. 运算顺序: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1)无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小→中→大),再算括号外面的。
7. 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 ×b=b ×a
(2)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
(3)乘法分配律:(a+b )×c=a ×c+b ×c ,(a-b )×c=a ×c-b ×c
8. 找单位“1”
(1)代表总体是单位“1”,
(2)“占”、“比”、“是”字后面是单位“1”;
(3)“的”前面是单位“1”。
9.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几分之几
10.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单位“1”×(1+几分之几)
(2)单位“1”+单位“1”×几分之几
(注:“多”用“+”,“少”用“-”)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2.除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八个方向外,其他的方向要说清楚是谁偏谁,并且要说清偏向的度数。
3.东偏南30°方向:第一方向“东”是正方向,从正东起往南转30°。
4.方向是两两相对的(东对西,北对南,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东偏北30°对西偏南30°)。
5.确定地点具体位置的两个条件:(1)方向,(2)距离。
6.在平面上标出某个地点的具体位置三个条件:
(1)方向;(2)距离;(3)地点名称。
7.“在”、“位于”的后面是观测点,描述地点的具体位置时,要以观测点为中心,画方向标。
8.用对数表示位置:(a,b),a表示第几列,b代表第几排
(例如(3,4)表示第3列,第4排)。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如83×38=1,则83与38互为倒数,就是指83的倒数是38,38的倒数是83。
)
2. 倒数是相互依存的,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是倒数。
3. 倒数的特点:①乘积为1,②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
4.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5.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a ×b 1, a b ÷c d =a b ×d c
(除法转化为乘法要点:(1)被除数不变,(2)除号变乘号,(3)除数变倒数。
)。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6. 被除数不为0 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7. “的”字问题解题方法:
(1)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做题方法:
①“的”字后面找单位“1”,
②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对应分率=部分量;
单位“1”未知用除法,部分量÷对应分率=单位“1”
8. “比”字问题解题方法:
(1)“比”后面找单位“1”,
(2)单位“1”已知用乘法。
单位“1”×(1+几分之几)=部分量
(3)单位“1”未知用除法。
部分量÷(1+几分之几)=单位“1”(注:“多”用“+”,“少”用“-”)
9.和倍问题
(1)用算式:总量÷(1+几分之几)=单位“1”
(2)用方程:x +几分之几x=总量
差倍问题
(1)用算式:差÷(1-几分之几)=单位“1”
(2)用方程:x-几分之几x=差
10.工程问题
(1)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总量÷合作效率=合作时间
第四单元比
1.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表示的是一种倍数关系)
2.“:”是比号,15比10,记作:15:10。
3.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比值是一个数。
5. 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6. 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联系 区别 比(a:b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a ÷b )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b a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7. 除数和分母都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8.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比值不变。
9. 最简整数比的含义: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互质。
10.化简比方法: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的公因数。
(2)分数比化简:方法一:比的前后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方法二: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比值再化成比的形式。
(3)小数比化简:比的前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注: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
11.按比分配方法:
方法一:把比看作分得的总份数,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求各部分的数量(1)求出总份数(比的前项+后项),
(2)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总量÷总份数),
(3)求出各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数量(每份数量×所占份数=对应数量)。
方法二: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解答
(1)根据比,求出总份数(比的前项+后项),
(2)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3)总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
第五单元圆
1.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2.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通过
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
母d表示。
3.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且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d=2r, 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且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画圆的步骤:
(1)定圆心,
(2)定半径,
(3)圆规笔尖旋转一周。
7.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8.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
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
常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9.π是一个固定的数,不以圆的大小而改变。
10.圆的周长公式
C=πd=2πr
推导公式:
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
已知周长求半径: r=C÷π÷2
π取3.14时,
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11.半圆的周长=圆周长一半+一条直径。
1πd+d=πr+2r
半圆周长用字母表示: C半圆=
2
12.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①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②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③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近似于圆的半径;
④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
13.圆的面积公式:S=πr2
推导公式:
d)2 ,(因为r=d÷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
2
C)2 , (因为r=C÷π÷2)
已知周长求面积,S=π(
π2
3.14×1.52=7.065, 3.14×22=12.56, 3.14×32=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3.14×72=153.86, 3.14×82=200.96,
3.14×92=25
4.34, 3.14×102=314
14.圆环:
(1)圆环的特点:①两个圆的圆心都在同一个点上(同心圆)。
②两个圆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R=r+环宽,r=R-环宽,环宽=R-r
(3)圆环的面积: S 环=πR 2-πr 2=π(R 2-r 2)
14. 外方内圆: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
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则S 正=d ×d=d 2或S 正=2r ×2r=4r 2
正方形与圆之间的面积为S 正-S 圆=4r 2-πr 2
外圆内方:圆里面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圆的直径,把正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时,三角形的底是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则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r ×r ÷2=r 2,所以正方形面积为2r 2 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为:S 圆-S 正=πr 2-2r 2
13. 扇形
(1)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例如图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就叫做弧,读作“弧AB ”。
(1)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2)如图,像∠AOB 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3)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
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4)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以41圆为弧的扇形,圆心角是90°. (5)扇形的周长=弧长+2r, 弧长=
360n ×2πr=180r πn (n 是圆心角度数) 扇形的面积=360n
×πr 2 =
360 πr 2n (n 是圆心角度数) (6)C 半圆=πr+2r C 4
1圆=21πr+2r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如14%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100
14。
2.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4.百分数、分数的区别
相同点不同点
百分数
都可以表示两个
数的比的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不能通约分,分母固定为100,且用百分号“%”表示。
分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表示具体的数时可带单位名称,分数可以通约分,一般约成最简形式,
(1)小数→百分数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
(2)百分数→小数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去掉“%”。
(3)分数→百分数
法一:分数先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法二: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转化成百分数。
(4)百分数→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1)命中率=命中的次数÷总次数×100%
(2)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
(3)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4)合格率=合格的数量÷总数量×100%
(5)出油率=出油的质量÷总质量×100%
(6)成活率=成活的数量÷总数量×100%
(命中率、出勤率、发芽率、合格率、成活率最多只能达到100%,出油率、出粉率等达不到100%,增长率可以超过100%)
7.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
8.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方法:这个数×百分之几。
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
法一:多(少)的量÷单位“1”。
法二: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和100%作差。
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比”字问题)。
“比”字问题解题思路:
(1)“比”字后面找单位“1”
(2)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1+百分之几)=部分量单位“1”未知用除法,部分量÷(1+百分之几)=单位“1”.
11 (注:“多”用“+”,“少”用“-”)
11.变化幅度
法一:
(1)找出单位“1”,把单位“1”看作“1”;
(2)算出多或少的量(多就升,少就降);
(3)再用多或少的量÷单位“1”.
法二:
(1)找出单位“1”,把单位“1”看作“1”;
(2)算出部分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大于100%就升,小于100%就降);
(3)再与100%作差就是变化的幅度。
12. 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
21=0.5=50% 41=0.25=25% 4
3=0.75=75% 51=0.2=20% 52=0.4=40% 8
1=0.125=12.5%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1. 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总数与各部分数量的统计图。
2. 扇形统计图圆代表总数量(单位“1”),扇形代表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一个扇形统计图里所有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3. 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大小与部分量占百分比的大小有关,所占的百分比越大,扇形就越大。
4.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部分量占总体的百分比。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1.把图形与算式结合起来,是发现规律的关键。
2.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可使许多问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