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重要概念
1. 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收支上的权责关系,其中地方政府指中央以下各级政府。
在联邦制国家,这种制度称为财政联邦制,在我国称为财政管理体制。
2. 财政管理体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是我国的用语,也称预算管理体制。
通常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财政管理的主体与级次、公共收支的划分原则与方法、财政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财政调节制度和方法等。
3. 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
征税权和支出权向下级政府的下放,或者说,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
4. 税收控制指数(index of tax control)
地方政府各税种收入比重乘以各自权重后的加权平均指数,是反映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的一个重要指标。
5. 分税制(tax sharing system)
具体安排各级政府收入责任、划分公共收入的一种制度。
大体上有四种形式,即分税额、分税权、分税率和分税种。
二、重要问题
1. 财政分权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哪些?如何评价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1)一般来说,捕捉财政分权特征的指标有许多,比如地方政府的审批预算权、举债权、征税权、就业人数占公共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公民参与和影响本辖区财政决策的程度等。
但在大多数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并不具备这些特征,地方政府不完全掌控它们的收入。
况且,这些指标有些不能量化,有些指标虽然能量化,但严重缺乏数据。
(2)在衡量财政分权和对财政分权程度进行国际比较时,通常采用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这两个指标。
地方收入自主权的衡量指标又有三个:一是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入占国家公共收入的比重;二是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即地方政府自身公共收入占地方总公共收入比重;三是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
(3)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
在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的三个衡量指标中,除了地方政府
的税收控制指数比较小,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税收自主权小之外,其他两个指标——地方政府自身(本级)公共收入占国家公共收入的比重和地方政府总公共收入构成,都表明我国财政分权程度相当高。
特别是第二类指标——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重,表现出我国的财政分权似乎太过分了。
2. 简述支出责任安排的基本原则。
(1)支出责任安排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设计财政管理体制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支出责任安排直接源于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或者说各级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
(2)支出责任安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支出责任与服务目标相匹配,激励各级政府有效而公平地提供公共服务。
(3)支出责任安排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原则、财政公平原则、政治责任原则和管理有效原则。
这些原则是确定每一项职责是由中央政府来履行还是由地方政府来履行的指导方针。
(4)经济效率原则包括规模经济原则、政府间竞争原则和公共定价原则,财政公平原则包括经济外部性原则、财政均等化原则,政治责任原则包括享用和控制原则、居民参与原则,行政效率原则包括地理适宜原则、管理能力原则和政府间灵活性原则。
3. 谈谈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1)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政府间转移支付。
(2)外部性。
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有时存在外部性。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作为代表本地区利益的主体,只考虑本地区居民的利益,对于利益外溢的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地方政府承担了额外成本,从而降低了其提供这类服务的积极性,导致该类公共物品提供不足。
如果由中央政府提供这类公共物品和服务,虽然解决了外部性问题,但随之产生了效率损失问题。
所以,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政府因提供此类公共物品而带来的成本损失是解决地方性公共物品外部性的最公平、最有效的办法。
(3)纵向均衡。
一般来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是完全对等的,这就存在着收入与支出在纵向级次政府间的不均衡问题。
通常情况是,中央政府的财权大于事权,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弥补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是实现政府间纵向平衡的最佳选择,既实现了均衡目标,又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
(4)横向均衡。
横向财政不均衡主要指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支出水平)上存在差异。
政府间转移支付不仅能保障落后地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而且还有助于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避免出现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间“马太效应”现象。
(5)需求收入弹性。
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高收入弹性,但地方政府为此融资的主要工具——税制,却缺乏收入弹性。
地方税制的这一特点,导致地方政府在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上,捉襟见肘,而税制富有弹性的中央政府应予以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