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简答题(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答示范】
【答案】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详尽的论述,自己只 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或 用自己的话说出“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基本含义也可。) 【解析】此文是以兵家术语来阐述为文之道的。此题要求说明写作时“予以数言了之”与“予更 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的关系,两者表面上似乎矛盾,实际上只要疏通文意,就能想到 这“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正是为文之道的根本。这里,当然需要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要用自 己的语言来思考和表达。
备考指导:
1.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事迹,分析其作为 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 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则应从其政绩和人品方面进行概括。
2.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 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 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 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 趣等。
②宦官趁机弄权,有损皇帝的名声。
示例2: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 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 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 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 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 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 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 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 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 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 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
(三)概括情节和结构思路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 发展过程。试题要求厘清结构,是要对文言文的某一段落或全篇层 次进行梳理,多见于一些议论性文言文,或传记中的议论性语句, 这类题型在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占比较大。
例(6)(2020年上海卷)《宋若水传》第 20题:
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 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 析。
示例2: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 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 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 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 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 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 皆然,何忧不治?”
(一)阐述归纳型 【答题步骤】 1.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整体把握全文,然后根据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和事迹去 归纳。 2.最好用四字短语或形容词归纳人物形象。 3.对于事件的梳理要善于依循文章的脉络,用“什么人做什么”“什么事怎么样” 的 方式进行归纳。
【作答示范】 例如: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 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问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 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 而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 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 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 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 者 ,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 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 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问题: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 请说说理由。
考情分析
● (3)从全文内容出发,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从全文内容出发,抓住有标志性的句子,如全文 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再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 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
● (4)摘取文中句子,翻译归纳概括作答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然后分 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归纳作答。
往会设置有关某一方面特点的考题。这一类题的特点是答案散落在 文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例(4)(2016年江苏卷)第9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 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例(5)(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 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第14题: 颜真卿是如何处理李橙等人的首级的?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回答。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
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译文: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
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
目录
CONTENTS
0 1
考考情情分分析析
0 2
网络构建
0 3
考点解读
0 4
教教材材回回归归
0 5
真题剖析
考情分析
1.熟悉题型,勤加练习。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 熟悉文言文的考查题型。主要是主观题能考察的范围。 2、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归纳以及对内容的概括分析。该题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导向教学, 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备考中“文”的重视,进一步破除文言文学习 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而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 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 考查。因此,对这种新增题型要予以充分重视。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 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 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 “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 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 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 苏良嗣认为从江南采集怪竹运往上苑有什么危害?请结合文本概括。 参考答案: ①远途运输劳民伤财,有悖于皇帝约束自己爱惜百姓的本意;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 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 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问题设计:.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 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例(7)(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 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吕氏春秋》)第 10题:
在首段提出“不旷人事”的观点之后, 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
备考指导:
1.标注文本中表明时间、地点的标志性词语,明 确传主所做的事情。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 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 事情,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情节。
3.筛选原文信息并加以整合。在文中筛 选信息时,有效信息可能分散在文本各处, 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的信息筛选出来,再按 照轻重、缓急、主次等方面进行分类整合。 同时,也要善于把无关的信息剥离出来, 摘取有用信息进行整合。
(二)提炼事物或事件的特点性质 命题者有时为考查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某一方面内容的能力,往
考情分析
● 3、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察点: ●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 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清晰梳理; ● 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 ● 对文章事理情景的关系分析; ● 对艺术手法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
考情分析
概括材料内容多为以下角度命制试题:
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描绘对立双方激烈交锋的信息;体现人物志向和思 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表现景物特征的信息;表现事件原因的信息等。要准确地“筛选”信息,应该注意 以下几点: (1)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一般在做此题时,由于已完成了前面几道文言 试题,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不妨在做题前再浏览一次文章,目的是对文 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明确题旨要求,特别注意把握题旨的隐含信息题干的要求是解题方向,理清 题旨要求是解题的首要环节。
(一)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 题目主要围绕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能力、
思想品质、心理特点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 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人物在文中的核心表现;二是词语积累与 表达,能否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题干要求的“恰当的熟语或成 语”进行表述。
例(1)(2020年江苏卷)《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第8题: 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例(2)(2019年江苏卷)《临川汤先生传》第8题: 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例(3)(2016年北京卷)《管子·轻重》第13题: 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 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
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解析:先了解“君者表也,臣者景也”的意思。所谓的“表”是指古代天文仪器圭表的组成部分,
为直立的标竿,用以测量日影的长度。“景”是古“影”字(如《过秦论》“赢粮而景从”),
指影子。古语中,“表”“景(影)”相对。
结合原文“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的信息,再结合《资治通鉴》的撰书目的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知司马光的写作意图是劝谏统治者,应像唐太宗那样,做好
臣子的表率、榜样,要敢于和乐于接来自臣子的劝谏。②道理: 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②目的:告诚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一)阐述归纳型 【概念】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 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提问方式】文章讲述了那几件事? 【提问变体】这些事说明了传主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事例归纳人物的性 格特点?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一般是考查学生归纳人物形象、事迹、性格 特点等等。
备考指导:
1.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 标记,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对 照甄别,保留核心信息。 2.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 方向。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书写答案应采用的表 述方式,如概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 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准等。
网络构建
客观选择题(3道,共计9分) 主观简答题(2道,共计8分)
目录 考点一
CONTENTS
梳理概括类
那么,文言文简答题命题角度有哪些呢?有何备考策略呢?笔者将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一、梳理概括类 此类考题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 括,重构文本的新义,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包括如下几种设题方式:
2.明确人物关系,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的 符号勾画并标注不同人物姓名与官职变动的词语,明 确人物之间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便于厘清 全文脉络。
备考指导:
3.分析概括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 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和结构特点。
4.分析议论性文字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找 出文本的分论点,厘清论述的层次,进而梳理概括答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