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制氧气教案
高中化学制氧气教案
课题:制备氧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氧气、制备、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制备氧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氧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学习氧气的制备方法(10分钟)
1. 分解过氧化氢法。
2. 加热高锰酸钾法。
三、实验操作:制备氧气(30分钟)
1. 实验材料:高锰酸钾、硫酸、试管、导管等。
2. 操作步骤:
a. 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b. 加入少量硫酸;
c. 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水中收集。
四、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五、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氧气的制备方法,并讨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回答相关问题或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氧气的制备展开,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氧气的制备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理解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2. 使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内容1.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溶解性、氧化性等。
2. 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加热高锰酸钾法、加热氯酸钾法等。
3. 实验操作步骤:如何正确使用实验用具,如何进行气体收集等。
4. 实验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5. 氧气用途:氧气在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内容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围绕制取氧气这个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氧气实验,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进而引入制取氧气的话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规范。
4. 结果分析: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完成一份关于氧气用途的调查报告。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准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学生猜想]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观察[实验2-5],[实验2-6],加热二氧化锰,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实验记录及结果;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结论。
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实验室除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外,还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看书P35 。
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特点,并与化合反应相对比。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用过氧化铁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2. 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烧杯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过氧化铁等。
3. 实验记录表。
4. 录音机、教学PPT等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实验:根据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物品,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总结:让学生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制取氧气的方法。
4. 巩固:运用PPT、课堂讲解等形式对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5. 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探讨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拓展他们的化学思维。
六、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化学领域勇于创新。
七、作业布置:
1. 回家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扩大学习范围,做好预习工作。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理解氧气在实验中的生成过程。
2.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燃烧器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氧化铁、酸等。
3. 教学PPT或实验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过氧化氢分解、氧化铁燃烧等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氧气制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氧气的生成和收集。
4.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行进行氧气制备实验操作,指导他们观察实验过程和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1.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探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拓展他们的化学知识。
2. 拓展实验:让学生设计新的氧气制备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馈: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备实验结果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估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知识应用:评估学生对氧气制备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制取方法;
2. 实验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1. 实验环境的控制;
2.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具准备:
1. 锌粉;
2. 烧杯;
3. 砂纸;
4. 醋酸;
5. 试管;
6. 水;
7. 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入氧气的制取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制取氧气?
二、实验操作(20分钟)
1. 将锌粉用砂纸打磨,放入试管中;
2. 加入少量醋酸,放在烧杯中;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观察反应过程。
三、实验结果(10分钟)
1. 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记录气泡产生情况;
2. 将试管倒置在水中,检验气体的性质。
四、思考拓展(10分钟)
1. 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
2. 如果想大规模制取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回答课堂提出的思考问题;
2. 搜集有关氧气的知识。
教学反思:
1. 实验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控制火源,确保实验安全;
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2.3制取氧气第1课时高锰酸钾制氧气 工业制氧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8.氧气的助燃性: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支持燃烧,燃烧过程中需要氧气的参与。
9.氧气的制备方法:除了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工业制氧气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取氧气,例如过氧化氢分解法、电解水法等。
10.实验数据的处理: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3.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尝试更多的互动式讨论方式,如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在总结回顾环节,设置匿名提问环节,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这些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氧气的科普文章,了解氧气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鼓励学生观看有关氧气制取的实验视频,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拓展要求: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阅读和观看相关材料,并做好笔记。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将在下次课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4.科学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如使用试管、加热等,同时也有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然而,他们在实验操作的细节处理、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化学初中氧气的制取教案
教案:氧气的制取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什么成分?2. 学生回答:氧气。
3. 教师总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对于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
二、学习氧气的性质(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支持燃烧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
三、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法、高锰酸钾法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四、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如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收集氧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熟悉制取氧气的步骤。
3. 教师强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等。
五、学生独立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氧气的用途和应用,如氧气疗法、氧气的工业用途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比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通用7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教具准备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火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纯净的O2,如何获得的呢?(二)新课1、【投影出示图片】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
【投影出示图片】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化学初中制备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制备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进行实验,制备氧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步骤。
2. 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燃烧瓶、反应瓶、石蜡、导管、试管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食盐等。
3. 教师制备氧气演示实验。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兴趣。
2. 示范制备氧气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燃烧瓶添满过氧化氢,并加入一小块石蜡。
步骤二:将反应瓶内装有过量的食盐水。
步骤三:将燃烧瓶倒立到反应瓶中并扎好导管。
步骤四:加热燃烧瓶,观察气泡从反应瓶中涌出,收集氧气。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燃烧瓶加热时要小心,避免燃烧事故发生。
2. 操作过程中避免呼吸到产生的有毒气体,保持通风良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实验完成后收集的氧气会使火柴快速燃烧,证明氧气的存在。
2. 结合实验结果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讨论。
六、课堂讨论
1. 请学生回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相关问题。
2.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阅读相关知识,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教学反思
1. 结合本次教学实际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审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教学内容:制作氧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方法。
3. 能够实验操作,安全地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漏斗、活性炭、过氧化氢溶液。
2. 将活性炭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将活性炭与过氧化氢充分混合。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处,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4. 观察试管内液体的变化,排放出的气体即为氧气。
三、实验总结
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制取氧气的方法。
四、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提高了安全意识。
五、作业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氧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教师注意】
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保持实验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化学实验教案二:制备氧气
制备氧气是化学教育中非常基础的实验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案二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制备氧气的简单方法,并通过此实验教学,让学生们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将掌握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方法,并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器材:
过氧化氢3%(H2O2)、酒精灯、烧杯、试管、盆、滴管。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3%(H2O2),置于烧杯中。
2、点燃酒精灯,并将试管倾斜,将试管口放向烧杯中的过氧化氢中心。
3、缓缓将试管致过氧化氢,用滴管滴入几滴洗涤剂。
4、观察烧杯中的反应情况,会发现氧气慢慢地从试管口逸出。
5、当烧杯中的氧气足够多时,将试管口从反应液中取出,并用试管盖盖好。
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实验过程中需要点燃酒精灯,请学生们切记注意安全。
2、制备过程中,试管需要缓缓致过氧化氢,以避免反应过程中氧气逸出。
3、若实验失败,要马上停止继续实验,避免造成伤害。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制备出氧气,并且了解到氧气的一些性质和应用。
氧气在自然界中所占比例较大,占空气的21%,在人类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氧气可以用于医学界中的氧疗,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同时,氧气也可以应用于航天、制氮、钢铁生产等领域。
结语:
制备氧气是一项基础的实验内容,但其实验过程并不简单。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确保实验效果,并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的知识和应用。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掌握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装置、收集方法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树立环保认识,增强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试管、酒精灯、集气瓶、导管、橡皮塞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双氧水等。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小组实验器械:每个学生均分配一套实验器械,以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颜色、状态,再提出问题:氧气有什么性质?如何制取氧气?引发学生思考。
2. 实验探究(1)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学生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二: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教师介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学生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解答。
5. 练习稳固教师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习题,学生分小组完成,教师进行评判。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7. 安置作业(1)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
(2)完成课后练习题。
8. 拓展延伸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新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熟悉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能够正确应用实验器械进行实验。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最新)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三、预习感知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8、如何检验气体?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获得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方法步骤2、预习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方法:药品: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步骤:收集方法及原因:验满方法:检验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习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填写实验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表达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在集气瓶低部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④有哪些可能会使铁丝不能燃烧?五、轻松课堂1、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A、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气体的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D、防止试管破裂3、、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下面几项操作: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收集;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的部分加热。
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等实验室仪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等实验室仪器。
2. 教学难点:(1)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操作技巧。
(2)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棉花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氧气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
(2)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等实验室仪器。
4. 收集氧气(1)学生学会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了解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
(2)教师检查各组收集氧气的效果,并进行评价。
(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氧气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进行评估。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_2114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与化学性质;2.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3.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分水漏斗、导管、圆底烧瓶、托盘、火箭架、试管、盛水槽等;2.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锰溶液;3.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纸。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氧气的特性和用途(10分钟)1.教师介绍氧气的特性和用途,如氧气对于维持生命和燃烧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存在的方式和制取的方法。
Step 2:理论部分(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制取原理;2.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氧气的制取方法,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反应。
Step 3:实验操作(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2.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验装置,包括圆底烧瓶、导管、托盘等;3.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操作指导,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锰溶液作为催化剂;2.用导管将圆底烧瓶与水槽中的水相连接;3.放入火箭架中,确保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4.缓慢转动烧瓶,观察气泡从导管进入水槽的过程;5.当水槽内的氧气填满导管后,可点燃导管口的氧气。
Step 4:观察与讨论(15分钟)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2.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解释实验原理和化学反应;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Step 5:实验报告撰写(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2.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包括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2.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阅和点评,强调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实验结果的对比和讨论。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2.学生可以设计其他与制取氧气相关的实验,如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水平,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4.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在装置选择、实验操作细节等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氧气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3)巩固与拓展:
-学生完成实验Leabharlann 告,撰写实验现象和结论。-针对不同装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拓展思维。
-讨论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重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4.课后作业: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银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过氧化氢、过氧化银、试管、漏斗、燃烧棒等。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学生操作时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供实验器材和化学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 实验操作:
a. 实验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倒立在水盆里,漏斗的口朝下浸入水中。
3)用燃烧棒点燃水下的氢气,观察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b. 实验2:过氧化银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银粉末倒入试管中。
2)用一根玻璃棒将试管中的过氧化银粉末搅拌均匀。
3)观察试管内氧气的生成情况。
四、教学总结
1.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注意安全,正确处理残余化学品。
五、作业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助于培养学生开阔
回答:空气
的思维,灵活学知
学生理解、思考。
识的能力。
回答:物理变化。
通过对工业制氧气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过程的介绍让学生
什么原料制取即经济又可行
反应物含氧元素且廉价 知道一种分离混合
简单介绍工业制氧气具体过程。引 易得;反应条件简单容易 物的方法。
导学生理解这种利用沸点不同来分 达到;生成物无污染等。 明确实验室制取氧
方法
标
会比较学习法。
情感 态度
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医疗、金属切割、燃烧等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提出问题】 1、你知道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气的 吗学生回答完补充光合作用的原 理:
巩固所学知识。
氧化锰让学生观察其色态。介绍高 观察实验
练习反馈,加深
锰酸钾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俗 根据实验现象和老师提 理解,查漏补
称 PP 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供信息写出反应表达式。 缺。
【演示实验】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整理、归纳。
混合物放入小试管中加热,用带火 按要求书写,并回答它们
星木条检验。
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讨论】二氧化锰是此反应的 讨论、回答。
催化剂,板书反应文字表达式。
学生活动
【演示实验】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 理解概念
入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讨论得出:
讲述:高锰酸钾加热后会产生氧气, 共同点(属于化学反应中
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鼓 的基本反应类型)
励学生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不同点(化合反应:多变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
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分解 通过观看多媒体展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 速率加快③二氧化锰可 示图片,了解催化
氢制取氧
重复使用④二氧化锰自 剂在化工生产中的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身不能产生氧气。
重要作用。
【实验 2-5】、【实验 2-6】取少许 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 通 过 实 验 让 生
验室制出氧气,反应物应具备什么 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
样的条件,发生反应的条件应该是 验记录。
式引出催化剂,培
怎样的生成物应具备什么要求
学生交流得出相应实验 养学生科学探究能
【讲述】结合讨论结果,告诉学生 结论①常温下过氧化氢 力 和 分 析 问 题 能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溶液分解缓慢②加入二 力。
二 氧 化 碳 + 水 光照 葡 萄 糖 +
叶绿素
氧气 2、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你认为用
观看、思考
图片引课,容易激
回答:说明氧气有着广泛 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用途,是我们日常生活 能体会氧气的重要
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性。
思考、讨论、回答。 自 课本虽未提及,却
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 是事实存在最重要
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 的制氧气方式,有
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得知可用:过氧化氢 气的三种方法,便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加 于学生思路清晰,
3、(展示一瓶氧气)设问:你想不 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 系统掌握。
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制 气。
设计意图
得的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讨论】如果要通过化学方法在实 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及 的能力。
课题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3 制取氧气
课型
新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
知识 2.能说出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技能 3.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
4.建立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应用。
学
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过程
目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
学生讨论后总结指出:它们属于分
解反应。板书分解反应的定义。
【知识对比学习】
引导学生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对比
归纳与反思
本节课你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
么
知识应用,总结提高
多媒体展示课堂作业并及时点
评。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课题 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制法
1、自然界:光合作用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 应中的作用,知道什么是 知 道 这 两 种 实
否有氧气生成。
催化剂。
验室制氧气方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知道催化剂能改变(加 法的药品及原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 快、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理。
应结论。.
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归纳、总结整理
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知识。
解反应,同时感
多媒体展示:催化剂的作用录像; 观察实验,根据事实确定 悟 用 分 类 的 方
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并分 法、对比的方法
【设问】实验室是怎样用高锰酸钾、 析生成物。
学习化学。
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呢
书写此反应文字表达式, 通过交流、反思
【展示实物】高锰酸钾、氯酸钾二 并记忆。
3、实验室制法
板
二氧化
⑴过氧化氢
水+氧气
书
二锰氧 化
设
(2)氯酸钾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计
加热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催化剂:①改变反应速率②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
所起作用:催化作用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A
B+C+…
教
学
反
思
总结:以上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 一
方法
分解反应:一变多)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
通过交流反思,对本节课
【提问】写出铁、磷、硫在空气中 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或氧
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气中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他们属于 课下完成。 什么反应类型。
【提问】以上实验室制氧气三个反
应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化合反应有
什么不同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观 看 , 了 解 催 化 剂 的 作 提高分析问题
带领学生分析催化剂的涵义:
用。
力。
(1)改变的涵义。举出需要减慢反 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
设计意图
应速率的实例。
的文字表达式。
通过与化合反
(2)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发 观察并描述几种物质的 应 对 比 认 识 分
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