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也日益紧密。
同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渐提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主要由“谁来译”的问题。
关于这个话题有许多学者曾做过讨论,本文主要从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的理解能力、文化身份和文化热爱及认同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两者应由谁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体。
1现状背景
当今,尽管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但翻译现状不尽如人意,中国文化内涵难以有效传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话题。
翻译活动关涉意义阐释和价值构建,到了一定历史阶段,就会出现异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符合读者接受规律的全面忠实翻译。
这个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译者为了让本国读者了解并接受外国作品,往往会采用本土化方法,以本国读者熟悉的形式来呈现原作;在第二个阶段,在本国读者对异质因素有所了解的前提下,译者会试图传达原作的思想精神;在第三个阶段,译者才会去追求在各个层次上‘忠实’地再现原作。
”(许多、许钧,2017)
现阶段,西方汉学家的翻译模式倾向于采取第二个阶段的翻译模式。
此阶段,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已经有初步了解,在理解方面也有了一些背景知识。
此时,外国译者开始把中国文化隐含的特殊意义通过对比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诠释,目的也是为了尽量让读者在读懂的基础上还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特色。
但在外国译者这样的翻译模式下,有一部分比较晦涩难懂的中国文化内涵将难以传达给外国读者。
2“中国文化外译谁来译”之纷争
随着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势头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谁来译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大部分的西方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学的最佳译者只能是外国人。
如英国汉学家格雷厄姆(A.C. Graham)曾经这样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的,这一规律很少例外”(杨密芬、武广庆、武洁,2013)。
也有国内的学者认为,外国汉学家应作为典籍翻译的主体。
如张焰明认为典籍翻译应以汉学家为主体,再由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译者进行审校(张焰明,2017)。
第二阵营,主张中国文化外译译者应该是中国译者。
如潘文国教授认为,“汉籍英译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学者和翻译工作者应该理直气壮地勇于承担这一工作”(潘文国,2004)。
第三阵营,认为中外合译是最佳模式。
霍岳红先生是典型代表之一。
霍先生认为:“典籍翻译的主体应该是汉语译者,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照译完的作品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润色加工”。
(霍岳红,2005)
3中国文化外译为什么是中国译者的事?
中国译者要作为中华文化翻译的主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相比许多西方汉学家,中国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要更高一些。
李征(2013)认为:“绝大多数中国译者都对中国本土的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抱有很强的认同感。
”
许钧教授认为,“对外译介首先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方、许钧,
作者简介:李晓滢,硕士,副教授。
刘海玲,翻译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翻译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80345。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之争
□李晓滢刘海玲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
这两者之间各
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
和外国译者相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信程
度更深,而且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也是他们进行翻译工作的强大驱动力。
因此,中国译者要提高翻
译能力,争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致力于中国文化翻译事业。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走出去;中国译者;外国译者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0)
01-0026-02
收稿日期:2019-10-10
2014)。
中国译者应自觉形成中华文化价值观,主动把最优秀和精华的部分译介出去。
为响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中国译者要勇于承担起将中国文化译介出去的责任。
第二,中国译者对自身的文化具有更深刻的感悟,所以在翻译时注入的情感也会更强烈。
中国译者对中华文化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及深层意义理解不到位,那就很可能无法使译文翻译得原汁原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滋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的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尽可能在翻译时把字面意思和隐含的文化意蕴传达出来,否则会让读者觉得不知所以。
第三,中国译者拥有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他们能主动提倡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任务。
中国译者也是中国人民的一员,因此中国译者要率先做好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工作,强调文化自信,这样我们中国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准确地译介出去。
如果对我们中国文化不够自信,那译介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中国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化时要发挥主体意识,尽量传达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让更多外国人尽可能了解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和外国译者相比,中国译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有着更多的优势。
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让中国文化能焕发生机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促进它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而这绝不能少了译者。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译者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把中国文化译介出去,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宣传略尽绵薄之力。
4应该怎么做?
和外国译者相比,中国译者更应该承担起将中国文化译介出去的责任。
那中国译者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中国译者要勇于承担起将中国文化译介出去的任务。
中国译者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敢于承担起这个重任的勇气。
高洁和高丽杰(2016)在谈到马士曼与马礼逊翻译《圣经》的启示时说到,“在思想文化典籍外译上,中国缺少的不是能力不足的译者,而是为自己的信仰不断努力、勇于奉献的译者。
”这也启示中国译者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中国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国文化翻译和翻译批评。
从公共外交视角来看,译介中国文化的作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且还可以让国内读者进行阅读,从而助力中国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利用外语和不同途径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效果。
在将中国文化
译介出去的过程中,要允许百家争鸣,因为取得译介的
良好效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且,中国译者
对待中国文化有更深厚的情感,因此会更倾向于将中国
文化美好的一面传达给世界,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译
介。
最后,中国译者应该学会和外国译者一起合作,共
同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尽管外国译者及西方汉学家对
中国文化的译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主要的译者还
是中国译者。
我国译者有责任和义务把本民族的文化精
髓主动传递出去,让更多的外国读者领略到中国文化独
特的美。
5结语
当前,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中国译者和外
国译者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外
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深,他们不能也没
有义务承担起将中国文化译介出去的重担。
因此,中国
译者明显更值得关注,更应当主动担起此重任。
通过以
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在中国文化
走出去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态度。
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目的和翻译风格,因而翻译效
果也会大大不同。
和外国译者相比,中国译者对中国文
化更熟悉,而且他们对中国文化更充满信心和自豪感,
对文化拥有更多的认同感。
因此,他们有责任也有条件
承担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任务。
只有这样,中国文
化才能有机会得到真正的诠释和传播,从而促进和其他
文化的交流。
—————————————————————————
参考文献
[1]高洁,高丽杰.从马士曼与马礼逊的《圣经》中译谈中国译者
的责任和使命[J].文学教育(下),2016(20):64-65.
[2]霍岳红.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
究,2005(9):52-55.
[3]李伟,马静.公共外交视角下的出版物国际交换策略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15(3):169-172.
[4]李征.中国典籍翻译与中国形象——文本、译者与策略选择
[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9):1147-1151.
[5]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
中国翻译,2004(2):40-43.
[6]许多,许钧.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
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
(4):76-82.
[7]许方,许钧.关于加强中译外研究的几点思考——许钧教授访
谈录[J].中国翻译,2014(1):71-75.
[8]杨密芬,武广庆,武洁.译入还是译出?——这不是个问题[J].
海外英语,2013(16):139-140.
[9]张焰明.从《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看典籍外译的理想译者
模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28(05):67-73+80.
(责任编辑:万学)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