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半考试题(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月半考试题(含
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2021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一边是秋天的丰收之景,一边是夏季的希望之色。

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

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器
C. 降水
D. 土壤
2. 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 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A. 重庆
B. 上海
C. 北京
D. 乌鲁木齐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水杉属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

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

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对。

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一条公路两侧,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A、B、C错。

【2题详解】
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一边是秋天的丰收之景,一边是夏季的希望之色。

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色彩最丰富,C对。

春季、夏季色彩以绿色为主,冬季有一侧叶落,色彩比较单一,A、B、D错。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水杉生长在酸性土壤,柳杉是常绿乔木,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C、D错。

植被分布在山路两侧,上海是平原,B错。

该景最可能出现在重庆,A对。

位于台湾省海边,有一种发育在砂岩上的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

完成下面小题。

4. “豆腐岩”的岩石的成因类似于
A. 流纹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片麻岩
5. “豆腐岩”形态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 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答案】4. C 5. A
【解析】
本题组以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岩石成因、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题详解】
题中文字材料信息表明,“豆腐岩”是一种发育在砂岩上的自然景观,砂岩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

流纹岩属于岩浆岩,选项A不符合题意。

大理岩属变质岩,选项B不符合题意。

页岩属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

片麻岩属变质岩,选项D不符合题意。

【5题详解】
图中显示,“豆腐岩”地势与海水平面相当,风浪和潮汐可以漫过“豆腐岩”,可以受到海水侵蚀,经常出露海平面之上,受风化作用明显,选项A符合题意。

“豆腐岩”地势低,经常被海水浸没,受海风的影响小,风力侵蚀不明显,因此排除选项B、D。

从“豆腐岩”形态的形态来看,表面看似裂开的石块,底部为完整的岩石层,因此不可能为海水沉积形成的乱石滩,因此排除选项C。

读某城市人口密度、地租两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有关地租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80年地租水平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呈正相关
B. 1995年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呈反比
C. 1980~2010年期间,城区各地人口密度增大
D. 2010年a.b.c.d四地中,c地人口密度最大
7. 下列关于2010年图中a.b.c.d四地功能分区类型及成因的推测,最可信的是
A. a--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地价最高
B. b--重工业区--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C. c--高教园区--人口密度大
D. d--大型批发市场--交通便利
【答案】6. D 7. D
【解析】
本题组以某城市人口密度、地租两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关联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信息描述、城市功能分区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描述、分析信息的能力。

【6题详解】
图中显示,1980年地租随距城市中心变远而降低,地租水平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呈负相关,选项A错误。

1995年人口密度随距城市中心变远而降低,但有的地方变化大,有的地方变化小,人口密度并不与距离市中心远近呈反比,选项B错误。

图中显示,在城市中心,2010年的人口密度小于1980年,因此1980~2010年期间,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减小,选项C 错误。

图中显示,a、b、c、d四地中,2010年c地人口密度最大,选项D正确。

【7题详解】
图中显示,a区位于城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一般布局该区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区,选项A不可信。

图中显示,b区临近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大,地租水平较高,不适宜布局占地广、污染重的重工业区,选项B不可信。

图中显示,c区人口密度最大,应该属住宅区,不适合布局占地广、环境要求较高的高教园区,选项C错误。

图中显示,d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地租明显比附近高,应该有主干道穿过或交汇,交通便利,适合占地广、对外交通要求
高的大型批发市场布局,选项D可信。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单车租赁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APP实行无桩借还单车。

目前,杭州已有多种共享单车品牌。

在注册APP并支付押金后,市民便可通过APP搜索、预约、租赁附近的单车。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8. 共享单车通过APP进行查询、预约、租车、无桩还车,得益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PS、RS
B. GIS、GPS
C. RS、GIS
D. 电信技术
9. 乙图为杭州某市民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的单车分布状况。

则该区域可能位于该城市的
A. 中心商业区
B. 高档住宅区
C. 普通住宅区
D. 工业区【答案】8. B 9. C
【解析】
本题组以共享单车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城市功能分区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8题详解】
共享单车通过APP进行查询、预约、租车、无桩还车过程中,确定单车位置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APP实施查询等一系列行为就是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遥感技术(RS),因此排除选项A、C。

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的手机通信属于电信技术,但不是地理信息技术,因此排除选项D。

【9题详解】
该区域在11:43分单车数量较少,在23:11分单车数量较多,根据居住区白天上班或外出,
单车使用量较多,晚上,下班回家,单车归还量增多,由此看来该地最可能靠近住宅区,高档住宅区往往出行距离较远,且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大,使用共享单车的较少,故最可能是普通住宅区,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

夜里23时后,中心商务区和工业区的职员(工人)或购物者离开该区,单车不可能变多,排除选项A、D。

10.下图中左图甲地区有些农民将农田开发成圆形,右图为在空中拍摄的甲地区圆形农田。

甲地农田设计成圆形的主要目的是
A. 便于管理
B. 便于机械化
C. 便于灌溉
D. 便于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圆形农田为背景设置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甲地位于美国中西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农业作物需要灌溉,为了节约用水,该地区主要采用喷灌方式,农田设计成圆形,中间是喷灌头,保证农田每个区域获得较均匀的灌溉水源,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管理、机械化、运输与设计成圆形关系不大,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1. 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12. 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田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风力风可判断出①处为湖风、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③处风力为8级,①处风力为4级,③处风力大于①处;④处盛行上升气流,更易形成降水,D正确。

【12题详解】
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C正确。

【点睛】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13.气温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读我国柑橘温度风险等级分布图,完成下题。

导致A.B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 大气环流、地形
B.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地形
D. 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柑橘温度风险等级分布图为主要材料,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图中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地位于四川盆地。

图中表明,A地风险度为Ⅰ级,B地风险度为Ⅱ级,A地风险度级别较低。

结合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虽然纬度相当,但受地形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冬季寒冷气流
影响较大,冬季低温冻害可能性大,而四川盆地北边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受冬季寒冷气流影响较小,气候风险度较低,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

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四川盆地离海洋近,受温和的海洋影响较大,气候风险度应该较低,与题意不符,排除选项B、D。

1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

下列关于该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
B. ⑤⑥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同
C. ①气候类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影响
D. ④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考查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及成因的掌握程度。

【详解】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但该地离赤道较远,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小,主要是全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加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选项A错误。

图中⑤、⑥气候类型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影响而形成,后者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类型和成因都不相同,选项B错误。

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吹向①气候区,该盛行风来自北边海洋,因此选项C正确。

④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信风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此选项D错误。

下图是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变化示意图,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强度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所需的矿产资源投入为度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据图推断甲所处区域的发展阶段是
A. 原始社会阶段
B.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 工业化阶段
D.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6. 在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技术进步②交通便利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④清洁生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答案】15. C 16. B
【解析】
本题组以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变化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区域发展阶段判断、矿产资源消费下降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明显升高,说明当时区域发展需求大量矿产资源,而且地区生产总值大多由消耗矿产资源的工业而获得,这与工业化阶段特征相吻合,选项C符合题意。

原始社会阶段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矿产资源使用量不大,地区生产总值大多不是利用矿产资源而获得,因此选项A、B不符合题意。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提高,利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利用矿产资源的工业比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因此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应该降低,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16题详解】
图中显示,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

由于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同样产值的产品需要的矿产资源投入就会减少,这是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选项①符合题意。

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往往不需要矿产资源投入而获得产值,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消耗矿产资源的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导致
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下降,选项③符合题意。

“交通便利”和“清洁生产”与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下降关系不大,因此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2015年5月15日,泰国克拉运河项目合作备忘录在广州签署。

拟建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宽400米、深25米,是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修建克拉地峡运河对我国能源供应的意义是
A. 改善我国石油运输方式
B.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
C. 加快运输沿线的石油开采
D. 降低石油单位距离的运费
18. 若克拉地峡运河通航,则我国某石油运输船夏季沿图上航向航行时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逆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答案】17. B 18. A
【解析】
本题组以克拉运河建设设想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7题详解】
我国石油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克拉运河修建并没有改善我国石油运输方式,选项A不符合题意。

修建克拉运河后,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就不会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从而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选项B符合题意。

克拉运河沿线没有大油田,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

修建克拉运河,石油运输距离缩短,总运费可能降低,但不会降低石油单位距离的运费,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夏季,该区域盛行西南季风,与图中航向基本一致,因此运输船航行时顺风,由此排除B、D选项。

在盛行风的推动下,洋流在航线所在海域向东流,因此运输船航行时顺水,由此判断选项A正确,选项C不正确。

下左图为杭州2017年12月25日PM2.5浓度走势图,右图为杭州2017年12月26日PM2.5浓度走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2017年12月25日,杭州出现两个PM2.5浓度峰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矿石燃料的消耗
B. 秸秆燃烧
C. 阴雨天气
D. 大风扬尘
20. 杭州2017年12月26日的天气特征最不可能是
A. 阴雨大风
B. 低温阴雨
C. 晴朗微风
D. 晴朗大风
【答案】19. A 20. C
【解析】
本题组以杭州两天的PM2.5浓度走势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9题详解】
图中显示,2017年12月25日,杭州出现两个PM2.5浓度峰值的时间分别是8时和18时前后,这正是人们上下班时间,此时交通流量大,交通拥挤,汽车燃烧汽油(矿石燃料)量大,排放的烟尘多,导致PM2.5浓度出现峰值,选项A符合题意。

题中信息表明,此时为冬季,秸秆大量燃烧一般出现在秋收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

阴雨天气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大量沉降,导致PM2.5浓度较低,选项C不符合题意。

大风扬尘正好出现在图中两个时间段,而且持续时间很短,可能性不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A。

图中显示,与前一天相比,杭州2017年12月26日全天PM2.5浓度处于很低水平(注意坐标数值),说明当天天气不利于空气颗粒物污染物聚集,而晴朗微风,大气稳定,是最有利于颗粒物污染物聚集的天气特征,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阴雨、大风有利于空气颗粒物沉降和扩散,是导致PM2.5浓度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海冰是冻结的海水,左图为部分年份北极地区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图。

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

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各年海冰年内融化速度最快月份均为9月
B. 各年10月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大于结冰速度
C. 造成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气温
D. 2012年海冰面积的季节变化小于202X年
22. 右图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A. 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 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 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 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答案】21. C 22. A
【解析】
本题组以北极地区海冰、冰川变化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描述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1题详解】
从图中海冰面积年内变小的速度可以推测出海冰年内融化速度,图中显示,6、7、8月海冰面积变小速度最快,表明6~8月海冰融化速度最快,选项A错误。

图中可以看出,各年10月北极海冰面积增大,说明融化速度小于结冰速度,选项B错误。

图中显示,北极地区海冰面积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基本吻合,因此造成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气温,选项C 正确。

图中显示,与202X年相比,2012年海冰面积的最大值较大,最小值较小,因此2012年海冰面积的季节变化大于202X年,选项D错误。

所以选C。

【22题详解】
图中圆形孔洞表示该处冰体已经融化消失,说明冰川上的深色尘埃具有增温效应,由此可以排除选项B、C。

冰川上的深色尘埃比冰川的反射率低,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从而具有增温效应,因此排除选项D,确定选项A正确。

下图是“某类工业受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企业受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 该工业布局可选区间是:
A. e-a
B. c-d
C. a-b
D. b-f
24. 在政府组织下,当地企业进行改革整合,不但节约了成本,产品销售也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实线折线整体下移
B. 图中虚线折线整体上升
C. 企业利润空间将增大
D. a与b点间的距离会减小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企业受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工业布局地区,企业必须获得利润,该工业布局可选区间是a—b,该区间内企业受益是正值,C对。

e—a、 b—f段企业是亏损,不合理,
A、D错。

c—d段获得利润高,区间范围较小,B错。

【24题详解】
在政府组织下,当地政府进行改革整合,不但节约了成本,产品销售也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

节约生产成本,图中实线折线整体下移,A正确。

产品销售量价齐升,图中虚线折线整体上升,B正确。

企业利润空间将增大,C正确。

根据曲线形态,a与b点间的距离会扩大,D不正确。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 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 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 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 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26. 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答案】25. B 26. C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例判断湖泊所在地为低洼处,周围地势较高,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

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漠。

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

【26题详解】
图中丙代表的是草甸和乙代表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向,面积比其他地方要大,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到东南方向的较多,所以图中的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图甲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

图乙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28. 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答案】27. D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该地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内流河;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故D项正确。

【28题详解】
从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阴脸山坡林木葱郁,阳脸山地草地青翠.祁连山的阳坡,因为向阳,光照条件较好,热量相对充足,导致蒸发加强,水分少,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但水分能满足草类的生长,故草地青翠;“阳脸”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度陡缓与阴坡、阳坡无关;阳坡并不比阴坡降水丰富,故A项正确。

山地城镇的产业垂直地带性是指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重庆涪陵区大木乡位于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麓,是重庆典型的高山旅游度假型农村社区。

左图为大木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山地城镇农业布局及级差地租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麓的典型植被是()
A. 热带季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0. 在低海拔区域内()
A. ①曲线付租能力最强
B. ②曲线付租能力最弱
C. ③曲线付租能力最弱
D. ④曲线付租能力最强
31. 某村位于大木乡海拔较低处,该村宜大力发展()
A. 水果采摘农业
B. 高山蔬菜种植
C. 林木业
D. 畜牧业【答案】29. B 30. D 31. A
【解析】
本题组以重庆涪陵区大木乡的高山旅游度假型农村社区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植被类型、信息描述、农业布局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9题详解】
重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项B符合题意。

热带季雨林出现在热带季风气候区,选项A不符合题意。

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出现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亚热带、热带地区的较高海拔地区,而武陵山山麓海拔较低,选项C不符合题意。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出现在地中海气候区,选项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30题详解】
图中显示,在低海拔区域,①曲线付租能力最弱(横坐标数值最低),选项A错误。

图中显示,在低海拔区域,②曲线付租能力比①曲线强,因此不是最弱,选项B错误。

在低海拔区域,③曲线付租能力高于①②曲线,因此不是最弱,选项C错误。

在低海拔区域,④曲线付租能力比①②③曲线都强,选项D正确。

【31题详解】
从山地城镇农业布局及级差地租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在海拔较低处,适宜大力发展低海拔精细农业。

水果采摘农业,投入大,产出高,还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属于精细农业,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大木乡海拔较低处,明显不适宜发展高山蔬菜,选项B不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林木适合在较高海拔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

该地草场资源较少,土地面积不大,不太适合畜牧业,且大力发展畜牧业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A。

宁波“城镇梯度发展”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2016年9月30日,该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及撤县建区使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副中心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城镇梯度发展格局。

规划中,县级奉化市被撤销,设立宁波市奉化区,以原县级奉化市的行政区域为奉化区的行政区域,区域内形成以电子通讯、机械制造、装配制造、汽车零部件、服装服饰业、新材料、新光源和医疗保健等低碳、节能环保型产业为主的综合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