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文及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童叙事诗。
通过记叙“我”将⼼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童关爱他⼈的好思想、好⾏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原⽂
乐呵呵地捉回了
⼀只绿⾊的蝈蝈,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的时候,
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领您⾛进⽥野,
看到⼩溪流淌的清波,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
想起往⽇难忘的欢乐。
婆婆,婆婆,
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咯咯,咯咯,咯咯……
【篇⼆】⼩学⼆年级语⽂《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字,认识⼀个新偏旁,理解⽣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激发学⽣奉献爱⼼,关⼼和帮助盲⼈。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
教学难点:理解课⽂内容,激发学⽣关⼼、帮助他⼈。
教具准备:投影⽚、词卡、⼩⿊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
⼀、导⼊新课。
⼩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们都⾮常关⼼残疾⼈,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篇课⽂讲的是⼀位⼩朋友关⼼⼀位失明⽼⼈的事。
⼆、板课题,解题。
1、学⽣字“盲”,学⽣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轻声读课⽂,画出⽣字,读⼀读。
2、出⽰⼩⿊板:读⽣字词。
(指明读、齐读、开⽕车读)
3、⾃读课⽂,分⼩节。
4、指名读、分组⽐赛读、齐读。
5、看下⾯四⼩节意思,对照课⽂,在括号⾥填上序号。
(出⽰⼩⿊板)
向盲婆婆表⽰⾃⼰的⼼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的。
6、指名到⿊板上填写。
7、⼩结。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
“野”⾥字旁。
“替”上下结构。
教师范写。
“喜”教师边⽰范边讲述。
2、同样⽅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课时
⼀、听写⽣字。
⼆、学习课⽂。
1、指导看图。
出⽰投影⽚:
(1)图上画了哪些⼈?
(2)系红领⼱的⼩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结图意。
2、分⼩节学习。
第⼀⼩节:
(1)指名读。
(板书:送蝈蝈)
(2)这⼀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兴?他为什么要关⼼盲婆婆?
(3)⼩结。
(4)齐读第⼀⼩节。
第⼆⼩节:
(1)指名读。
(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节有⼏句话?第⼀句说了什么?(学⽣答)
(3)第⼆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结。
(5)齐读第⼆⼩节。
第三⼩节:
(1)指名读。
(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节有⼏句话?第⼀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进⽥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溪的清波呢?
(3)第⼆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投影⽚:《盲婆婆在⽥野⾥》。
盲婆婆艘⼿⾥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她在什么地⽅?有哪些景象?
(5)⼩结。
(6)齐读第三⼩节。
第四⼩节:
(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法学习这⼩节。
(3)学⽣⾃学。
(4)检查⾃学效果。
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再组成词语。
忘() 盲()
你() 您()
邻() 郊()
古() 居()
2、扩词。
野——()()()()
喜——()()()()
童——()()()()
居——()()()()
忘——()()()()
【篇三】⼩学⼆年级语⽂《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第⼀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字。
2、初读课⽂。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认清字形,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投影⽚、⽣字卡⽚
教学过程:
⼀、导⼊新课。
⼆、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学⽣字词。
(1)借助拼⾳轻声读课⽂,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野
欢乐童年往⽇替
2、检查⾃学效果。
3、齐读⽣字词。
4、各⾃试读课⽂。
5、指名读课⽂。
6、分⼩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四个⼩节的意思,对照课⽂,在括号⾥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的⼼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的。
7、齐读课⽂。
第⼆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
2、激发学⽣奉献爱⼼、关⼼和帮助残疾⼈。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精读训练。
1、看图。
出⽰投影⽚。
(1)图上画了那两个⼈?
(2)戴红领⼱的⼩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节学习。
第⼀⼩节
(1)指名读。
(2)这⼀⼩节只有⼀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兴?他为什么要关⼼盲婆婆? (3)⼩结。
第⼆⼩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节有⼏句话?第⼀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结。
第三⼩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节有⼏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投影⽚,图上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节
(1)这⼀⼩结有⼏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结。
⼆、总结。
这⾸⼉童诗说的是"红领⼱"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的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机。
教学过程:
⼀、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练读。
4、指名读。
⼆、背诵。
1、放录⾳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交替换背,听给⼀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2、其它要描红的⽣字。
四、作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