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教
学要求分析
摘要:现代诗歌作为我国现代产生的一种新文体,既是我国古典诗歌在现代
的延续,同时又在某些方面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并且在与二者的区分中散发着
独特的光芒。
现代诗歌既包含诗歌文体的共性美,又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而作
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诗歌教学对高中生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
重大。
关键词:现代诗歌;部编本;教学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反复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培养
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
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现代诗歌作
为一种兼具艺术美与精神美的文体,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
“学习要求”是学生课文学习的方向性指导,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课制宜地
细化。
表达学习要求的短句基本皆为动宾结构,凝练明确。
下面以部编本高中语
文教材(2019年版)为例,谈现代诗歌的教学要求。
现代诗歌的篇目主要分布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2019年版)必修上册第一
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涉及两篇现代诗歌。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不仅要求学生感受到青春的美好,还要有
对社会、理想责任等的思考。
就篇章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从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等角度来认识青春、体悟者春的价值;还要能从“文”的角度,体验具体篇章中的特色的文字表达,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
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诗歌,获得审美
体验;并且尝试写作诗歌。
所以,在单元教材的使用中,我们要关注每篇课文的学习与教学的侧重,可
采用“拼盘式阅读”,注重量的丰厚;或是“互补式阅读”,突出知识与能力整
合的阅读;或是“递进式阅读”,以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集中在第2课共四篇,分别是郭沫若的《立在
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两篇教读课文;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雪莱的《致云雀》两篇自读课文。
就教材单元教学而言,我们以往是重视精读课文,轻视略读课文,而且多是
篇章教学,较少进行比较和群文阅读活动。
而在阅读教学推进中,我们要着眼于
单元整体,开展整合阅读活动,就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教学而言,我们
要学习词《沁园春·长沙》与现代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
峰之侧》《致云雀》之间在创作特色上的异同,让学生了解词的特点和现代诗艺
术“三美”;还要指导学生能从诗歌意象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艺术特点等去欣赏。
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提示”中,有对该课文学习要点的细化。
如在第2课的“学习提示”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联系“五四”特定
的时代氛围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形式特征;《红烛》阅读时要让学生体会诗人
情感以及诗句长短错落的节奏美;《峨日朵雪峰之侧》阅读时要让学生体味“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的氛围,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力量;《致云雀》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把握作品特点,欣赏诗人
想象奇特和修辞手法的大胆运用。
学习这组诗作,要多让学生借助朗读,理清诗
歌脉络,把握意象内涵,感悟诗人情思,体会象征手法。
另外,还要注意读写结合的运用。
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写诗歌”,我们可以再次就“青春的价值”这一主题联系自己的阅读、生活进行讨论,并结
合具体的诗歌,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等谈谈诗歌创作,探讨欣赏诗歌的
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感受不同的风格,进一步学习诗歌的“三美”,
指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
写自己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进行现代诗的写作训练。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要求学生领略诗歌世界的丰富多彩。
通过诵读感受诗款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
体味诗歌意蕴。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以外国诗歌为主,集中在第13课共四篇,分别是
歌德的《迷娘(之一)》、普希金的《致大海》两篇教读课文,惠特曼的《自己
之歌(节选)》、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两篇自读课文。
在“学习提示”中,《迷娘(之一)》教师在教读时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体
会其浓郁的抒情氛围;在教读《致大海》时,要让学生体会诗歌内在情绪的起伏
跌宕,理解其中对现实和自我的思考,感受诗人的斗争激情;《自己之歌(节选)》在自读课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其中旺盛的生命力和宏大的自我;《树和天空》要让学生运用想象,进入诗歌世界。
在“单元研习任务”中,教师要让学生
梳理诗中意象,体会不同体式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尝试改写诗歌,相较于必修
上册“学写诗歌”,这里强调“改写诗歌”,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来说进一步深
化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单元“单元提示”要求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单元有两篇中国诗歌集中在第6课,分别是艾青的《大
堰河——我的保姆》为教读课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自读课文。
在“学习提示”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要让学生学习表达方式,
体会其对情感抒发的作用,感受现代自由体诗的特点,体会大堰河这一形象的意义;《再别康桥》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诗的节奏律韵,感受诗句的美在“单元研习
任务”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推敲锤炼。
以上新诗单元很好地体现了课标对于必修教材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学习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
地观察生活;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要注重
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与理解。
新课标建构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其中包含18个任务群,
并且又注重细节,对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都进行了具体阐释,
比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小说、戏剧等不
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
”这是对该学习任
务群的大的方向性的理论建议指导,同时又明确了细致的学习内容,即在写作中
尝试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创作。
而现代诗歌正处于这一任务群,对于探究其学
习要求与教学要求来说更为深入了。
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改变了“一纲多本”的局面,以《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2017年版)》为编写依据,符合一线教师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的培养,保证教材质量。
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教师由导语入手,找准学习
要点,再据此分析课文,并参照“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准确地把该
单元划分到相应的学习任务群中,实现“群文教学”。
总的来说,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材编者依照前后
照应的编写原则,在每一单元之前安排“单元提示”,并在单元之后编写“单元
学习任务”,形成前有导入,后有任务的编写结构。
同时,部编本教材以“人文
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组织单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这就需要给予学生引导,“单元提示”便在其中起到统领、协调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挖掘“单元提示”的
内涵,加上每节课的“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以便有效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明明.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研究[J].汉字文化,2020(24):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