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47701_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对接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对接职业需求的
教学内容设计与实现
郭权利
(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
要:应用型电力行业本科院校普遍采用普通本科教学内容,存在更新慢、实践能力不强、实
用性差等问题,导致与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相脱节。
基于德国“工作过程”教育理念,建立工程应用知识体系,对接职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职业需求;教学改革;继电保护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23)02-0134-04
收稿日期:2022-10-08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BJG22YB829)作者简介:郭权利(1971-),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的教学与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急需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进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各转型高校虽然已努力尝试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对接,但在具体的授课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仍沿用或参照普通本科的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及功能定位与职业需求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强、理论实践脱节等共性问题依然存在,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必然需要重新思考课程自身建设及与之对应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一、课程改革的难点
在以往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些应用型高校已经结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现场运维岗位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继电保护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构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配备了专任教师负责实验、实习,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用的做法。
但其最大的弊端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不仅仅是学生,就是在教师理念中也偏重于理论教学,这是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及二者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多为学科体系培养出来,虽然“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不断增多,但多数没有打破学科体系的藩篱。
突出的问题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较少,导致理论实用性差。
继电
DOI :10.13888/ki.jsie (ss ).2023.02.025
保护实验、实践仍沿用实验目的、接线、步骤等指导书式教学方法,验证实验偏多,设计性实验偏少,没有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德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育模式是根据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来确定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最为贴合。
因此,可参照德国教学新理念建立知识体系,并活学活用,融合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目前课程改革理念相对成熟,但对理念的理解及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应用不够深入,导致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
教师多为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习惯于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讲解,对新理念的理解与执行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全照抄照搬国外课程设计方法,不但工作量大,且思绪繁杂而无法实施。
应用型知识体系需要通过教学来呈现。
内容涉及两大类知识:一类是继电保护概念、原理方面的知识;另一类是测试、调节等经验方面的知识。
国外教改经验表明,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寻求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有机的排列组合,以此为基础对知识实施“序化”。
目前,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在内容的排序方面会习惯性地回到学科体系的老路上去,把按照新理念组织的教学内容重新装进“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中,并被“强制性”地序化,这就成了被简化的学科课程的翻版。
因此,序化就成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难点。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姜大源对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理念做了精彩总结:“知识总量未变,知识排序方式发生变化。
”“知识总量未变”指的是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之和总量不变;“知识排序方式发生变化”指的是理论教学内容之间、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之间、实践教学内容之间可以合理、灵活地进行排列组合,如:理论—实践;实践—理论;理论—实践—理论(学中做);实践—理论—实践(做中学)等,可变化出很多组合。
新的教学理念解开了禁锢教师多年的学科式教学枷锁,可以不再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授课,使得教师的教法更灵活、多变,学生的学法更自由,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师可以借鉴姜大源教授的“有距离观察”方法,实现原有课程知识的关联与分离,确立全新内容定位与支点,依据职业情境对知识实施重构,进而建立应用型知识体系。
其优点并非是将原有课程彻底洗牌,而是脱胎于原有的学科体系,保留具有优势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利于教师找到教学改革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
三、继电保护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现
依据《指导意见》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要求,借鉴姜大源教授方法,将原有继电保护课程学科体系解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知识体系的重构,并按照新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操作分三步:
1.打破继电保护课程的原有学科体系
打破学科体系并非是简单地“肢解”教学内容,而是需要将其内在逻辑关系整理出来,对接职业需求,将课程分解为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和母线保护等几个模块,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出各模块知识点,形成教学资源库。
模块化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思维导图便于呈现清晰的课程内容间的层级及隶属逻辑关系,便于新技术、新内容的添加,便于教学内容的再组织。
2.建立继电保护课程的应用型知识体系
继电保护典型职业情境是装置调试与运维,通过对线路、变压器、发电机和母线等典型装置调试运维工作进行知识的分析整理,以第一步建立的教学资源库为依托,通过选择、补充工作过程知识点确立全新的内容定位与支点,形成应用型知识体系。
如图1所示。
第2期郭权利: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对接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实现·
·135
第19卷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图1继电保护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下继电保护知识导图中,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各模块具有独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应用知识体系下,继电保护知识导图不仅保留了各模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且将实际工作情境中的线路、变压器、发电机间继电保护知识点的互联关系展示出来,交叉互联知识点为丰富教学组织与设计创造了条件。
3.设计与实现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序化过程。
序化过程要解决两个问题:理论实践脱节及实践能力不强。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现一体化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理念倡导教学内容合理重组,按照工作情境,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组合到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可轻松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实现一体化教学。
在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再区分哪一部分是理论、哪一部分是实践。
该理念倡导的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项目等应具备的能力,其所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如“继电器的原理”教学环节:先讲解继电器动作原理(理论),然后进行继电器动作演示实验(实践),再分析影响继电器动作的因素(理论)。
在同一教学环节中,不但讲解了动作原理的理论知识,而且同时传授了测试、调节、整定等实践知识,为继电器的使用提供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将实践环节嵌入到理论环节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毫无违和感。
当然,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的序化理念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可采用多样性的方案。
(2)实现从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平稳过
渡,提升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是学者们普遍倡导的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构建知识,提升综合实力,在操作层面上国内还是空白。
以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点作为支点,将学科体系各模块平行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变为层次化教学方式,可实现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平稳过渡。
图2为经梳理出的差动保护教学内容及差动保护知识点的关系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线路差动、变压器差动、发电机差动等基
本原理均源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图2差动保护知识点关联
以此知识点为桥梁,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实现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平稳过渡。
所有教学环节均为前文所述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如图3
所示。
图3差动保护教学环节设计
在教师主导环节,选用教师较易入手、学生便于理解的线路差动保护,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建
·
·136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fession
GUO Quan-li
(School of College of Electric Power,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110136,China )
Abstract :Applied electrical indust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lly adopt ordinar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content,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slow updating,weak practical ability,and poor practicality,resulting in isconnection with enterpris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German "Work Process"education concept,establishing a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nowledge system,docking professional needs,designing teaching content,and deepening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aim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occupational needs;teaching reform;relay protection
立差动保护基本概念及实现方法。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在学科体系下积累的教学方法及经验完全运用在此环节中,使得保留的具有优势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得以应用。
在师生的合作环节,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线路差动保护与发电机差动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差动保护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在理论指导下合作完成发电机差动保护调试,掌握调试的思路及方法。
在学生主导环节,在掌握基本原理及技能的基础上,学生独自学习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完成变压器保护调试方案设计。
最后,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梳理总结差动保护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以此提升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方法脱胎于学科体系并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实现了教师教法由主导到辅助,学生学法由被动到主动的平稳过渡。
同时该方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因知识点间均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知识点作为支点实现层次化教学,对开拓教法思维具有
借鉴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直接面向技术领域,是学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
将专业课程内容合理地设计与呈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以解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同类院校的同类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和可供借鉴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职教论坛,2016(22):72-78.[2]于文波,叶
鹏,徐立波,等.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
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4):91-103.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几点哲学反思[J ].教育与职
业,2022(2):5-12.
[4]高明亮.基于“互联网+”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
革[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2):113-116.
[5]梁国艳.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电保护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0):67-68.
第2期
郭权利: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对接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实现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