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衣原体病的症状 羊衣原体病的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衣原体病的症状羊衣原体病的实验室检验
及防治措施-养羊技术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多种动物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羊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在疾病流行期,部分羊只表现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脑炎等疾患。
该病不论羊的品种、性别和年龄大小都可被传染,特别是妊娠母羊比较容易发病,但会由于误诊而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户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衣原体病的症状羊衣原体病的实验室检验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日前衣原体属共有4个种,即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反刍动物衣原体以及肺炎衣原体。
其中引发动物衣原体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鹦鹉热衣原体以及反刍动物衣原体,且人类也能够感染。
母羊流产后排出的胎盘以及子宫分泌物中往往含有病原,且大小、形态、染色特性类似于其他衣原体成员,均呈圆球形小体,并可在宿主细胞内不短增殖;原生小体存在于细胞外部,大小在300 nm,初级小体存在于细胞内部,大小在700~1200 nm;姬姆萨染色能够明显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衣原体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且不具有耐热性,一般保存在70℃低温下能够持续数年具有活力,但如果储存在冰冻干燥条件下会导致传染性基本消失;70%酒精、0.5%石炭酸、3%氢氧化钠、0.1%福尔马林都能够将其杀死,且使用乙醚处理30 min就会失活;对土霉素、青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比较敏感,但能够抵抗氨基苯甲酸、链霉素。
衣原体接种6~8日龄鸡胚内能够生长良好,3~8天之后鸡胚
发生死亡。
2、临床症状该病具有50~90天的潜伏期,感染母羊一般在妊娠中后期发生流产,且往往无法观察到明显征兆,临床上主要表现ILIJ流产、死产或者产出生命力较弱的羔羊。
另外,患病母羊流产后通常会发生胎衣滞留,且能够持续数天有分泌物从阴道排出,部分病羊还会由于继发感染细菌性子宫内膜炎而发生死亡。
对于首次发生感染该病的母羊群,流产率能够达到25%~35%,之后会有所降低。
对于发生过流产的母羊,通常不会再次发生流产。
如果公羊群中流行该病,主要是发生附睾炎、睾丸炎等疾病。
3、剖检变化剖检流产母羊,可见胎膜发生水肿,子叶呈黏土色或者黑红色,周围附着棕红色渗出物;颈部、胸部皮下发生黄色胶样浸润;肺脏尖叶、中间叶、膈叶以及心叶存在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出现肉样病变,表面有出血点散布;胸腹腔存在很多淡黄色乃至红黄色的液体;心脏弛缓,心肌ILIJ现煮肉样病变,心冠脂肪发生水肿,如同胶样;肝脏发生轻度萎缩,呈紫褐色,被膜散布有灰白色的坏死点,质地较软,边缘呈锯齿状;脾脏轻度萎缩,包膜存在出血点,边缘不整;肾脏包膜较难剥离,表面附着纤维素。
流产产出的胎儿发生水肿,皮肤和黏膜存在小点出血,腹腔积液,血管充血,气管黏膜散布有出血点,肝脏发生肿胀、充血。
通过组织学检查,发现胎儿的骨骼肌、心脏、肝脏、肾脏以及肺脏的血管周围存在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病灶。
4、实验室检验细菌学检查。
取流产母羊排出的胎衣以及死亡胎儿的肝脏、脾脏、肺脏等组织直接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以及镜检,都没有看到细菌;采取姬姆萨染色以及镜检,发现多核巨噬细胞浆内存在很多不同大小疑似为衣原体的始
体和原体,且被染成蓝色或者紫色;将以上病料分别在普通肉汤、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鲜血琼脂、胰蛋白胨琼脂以及SS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下进行21~72h培养,没有长出布鲁氏菌、胎儿弧菌和沙门氏菌等相关致病菌。
病原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以上病料,添加每毫升含有500万IU链霉素和500万IU卡那霉素的生理盐水进行10倍稀释研磨,置于4℃下放置4h,接着进行低速离心,吸取上清夜给7日龄鸡胚接种,每枚注射0.11mL,置于37℃下继续培养,每天进行2次观察。
结果鸡胚相继在4~6天内发生死亡,胚体发生水肿,明显增厚,且存在出血点,卵黄膜血管发生充血,容易剥离。
取卵黄囊膜制成抹片,经过姬姆萨染色、镜检,能够看到散布有大量的衣原体颗粒。
5、防治措施药物治疗。
病羊可每次注射120万IU复方苄星青霉素Ⅲ号(主要含有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K、苄星青霉素),每3天1次。
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05ml./kg氟苯尼考注射液,每2天1次,连续使用3次。
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03ml./kg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次。
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ml./kg 氧氟杀星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4天。
还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0.15mL/kg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搭配饲料,并在储存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饲草料质量良好。
羊场最好搭建简易的饲槽和草架用于饲喂草料,避免浪费,使饲料利用率提高。
羊群饲喂块茎块根多汁饲料,如甜菜、土豆、胡萝卜等,必须先将上面附着的污泥等杂质清洗干净,切成适宜大小后饲喂。
无论是干草还是多汁或者青贮饲料,只要发生霉烂变质,都不
能够继续饲喂。
1、流行病学鹦鹉热衣原体是引起羊衣原体病的病原,其只能够寄生在专性细胞内,对热敏感,但能够耐低温,如在37℃温度下经过48h就能够失活,在56℃温度下经过6min就会被灭活。
另外,该病原具有较弱的抵抗常规消毒药的能力,如使用75%酒精作用较短时间就能够使其感染性被破坏,但对石灰等不敏感。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以及隐性感染动物。
病羊及隐形感染羊的排泄物(如粪尿、分泌的乳汁,以及排出的羊水、胎衣等)都含有病原体,从而污染饲养场环境、饲草和水源等,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而导致易感羊发生感染或者在其体内呈隐形存在,还能够在交配时经由生殖道或者胎盘而传播该病。
另外,节肢昆虫如蜱虫、苍蝇等也能够传播该病。
任何年龄的羊都能够感染该病,但在发病季节和临床症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通常小于8月龄幼羊患病后的主要症状是结膜炎、关节炎,容易在夏秋季节发生,呈现流行性;成年羊感染后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繁殖旺季妊娠母羊往往发生流产,且呈现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妊娠最后1个月内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痛,呼吸困难,咳嗽,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41℃,经过1~2天出现流产或者产出死胎、弱羔,且流产后容易出现胎衣滞留不下、恶露不尽的症状,可持续长达数天,部分会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羔羊患病后,在初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42℃,食欲废绝,弓背,跛行,呈侧卧状,离群独自呆立,前肢或者后肢跗关节、腕关节发生关节炎,眼结膜发生水肿、充血,持续流泪,角膜出现程
度不同的混浊、溃疡、糜烂以及穿孔;发病后期往往无法站立,而是倒地抽搐,最终死亡。
3、实验室诊断染色镜检。
采集病羊血液、眼睑分泌物、肺脏、脾脏、肠道以及流产排出的分泌物、胎儿等病料进行涂片,经过姬姆萨染色后使用显微镜检查,能够看到包涵体,且包涵体中的状体被染成蓝绿色,原生小体被染成紫红色或者红色。
在病理组织切片中也能够看到组织细胞胞浆中存在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衣原体包涵体。
分离培养。
取0.2mL病料悬液接种在经过5~7天孵化的鸡胚卵黄囊内,鸡胚感染后往往在5-12天内发生死亡,且胚胎或者卯黄囊出现充血、出血。
取卵黄囊抹片后进行镜检,能够看到大量的衣原体。
细胞分离法。
用不会抑制衣原体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和硫酸卡拉霉素等)和不含衣原体抗体的胎牛血清,制成标准组织细胞培养液,用其培养出盖玻片单层细胞,接着在细胞内接种
0.5-1.Oml_病料悬液,经过5天将感染后的细胞盖玻片取出,使用PBS进行2-3次洗涤,自然风干后使用无水甲醇进行同定,经过碘染色,如果包涵体被染成棕褐色,或者经过姬姆萨染色呈阳性结果,就能够确诊。
4、防控措施药物治疗。
病羊要根据不同的实际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于表现出呼吸道、败血症以及生殖道感染等症状的病羊,可肌肉注射200万~300万IU复方苄星青霉素3号,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对于表现出呼吸道感染、关节炎、骨髓炎以及软组织感染等症状的病原,可按体重注射0.03mL/kg盐酸林可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对于表现出结膜炎症状的病原,则需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磺胺二甲嘧啶钠,一般每8-12kg饲料中添加19混
饲,每15-20kg饮水中添加19混饮。
加强饲养管理。
养羊场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管理,并坚持全进全出,同时将舍饲养殖与放牧养殖良好结合。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定时、定量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用于补充营养。
舍内加强保温,保持通风良好,调整饲养密度适宜,防止形成高温、寒冷等环境危害羊群。
免疫预防。
在衣原体病容易流行的地区要制订合理有效的免疫计划,定期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
目前,已经研制出羊(绵羊、山羊)、猪及牛的衣原体疫苗,且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已经推广应用。
其中羊衣原体流产型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母羊可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接种,能够使其在连续3个孕期得到有效保护。
据报道,在发病区使用羊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给种公羊和母羊接种,能够有效控制羊衣原体病病情的扩大和发展。
母羊不仅可进行疫苗免疫接种,还可使用药物进行预防,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一般在母羊妊娠大约3个月按体重口服
2.5mg/kg环丙沙星,连续使用3天,间隔7天再进行1次重复给药,能够有效防止妊娠母羊发生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