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精选5篇
《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篇一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

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

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

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

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二
梅花魂(6篇)
梅花魂(9篇教案及相关资料)
魂牵梦绕梅花魂──《梅花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

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

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

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师: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

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

齐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

(生读体会语感)
生:梅花──魂──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

师:“我”是谁呢?
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

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

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

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

(出示五件事,生读)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离别送我梅花手绢)
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
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

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
出示:
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当时的背景。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用朗读的方式。

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

生阅读学习。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
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

她太爱梅花了。

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

隔辈疼嘛。

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

“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

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生:我补充一下。

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别说弄脏没啥。

丢了也不可惜的。

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

可外祖父不一样。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

(生朗读)
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
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

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

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生读)
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

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

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
师:对。

同学们读得认真。

联系上下文想想。

她指什么呢?
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生:秦始皇。

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

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师:对。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同学们。

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
生:腊梅有黄色的。

生:梅花也有粉红色的。

有点像桃花。

生:有的梅像雪一样白。

师:这方手绢上的呢?
生:是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15自然段吧。

师: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

师:让我们把心回到梅花上来,打开我送给你们的梅花图,这是一幅略显单调的图画,希望你能妙笔生花,写上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语句。

(学生思索书写)
生:我在这幅画上写了一副对联:梅花魂,爱国心。

生:我写的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我写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师:把你们题写的这幅诗画送给你今天在座的朋友吧?
(学生交流作品)
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
师: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秋时节,转瞬,冬天就会来临,你或许会惧怕,会埋怨冬天的寒冷而裹足不前。

不过,我相信,今天我们学了《梅花魂》一定会在严冬里给你添一份信念,添一缕阳光。

在你春风得意时“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在不如意时,牢记“若非。

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老师的诗画作品展台展示)并深深祝愿你能把它带入你的家庭,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一生都会活得非常精彩而温暖!
评析
《梅花魂》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在极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教者在教学中能稳稳把握文脉,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体验。

这堂课从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教者避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老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

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

教者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者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

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起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三
之八
佚名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2、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第三段,领会爱梅之情。

1、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2、自学体会,动手圈画。

3、读句交流,谈理解。

4、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品读重点段,体会爱国情结。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1)自由练读;(2)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3)齐读。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2、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3、内容扩展,从哪些地方你也能体会外祖父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自由交流。

4、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

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5、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教学实录篇四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梅花魂》。

一、先说教材:
1、教材简析: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

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

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

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略,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望梅、还是护梅,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蕴涵的魂魄,影响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

文中细致的描写了外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让孩子们能在阅读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分爱祖国的情谊。

文章结构严谨,做到了前后呼应,首位相连。

开头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结尾是看到梅花图而想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这样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而且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们不难发觉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了解课前后照应,首相连的特点。

⑴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
念祖国的情感。

⑴情感目标: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来看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4、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本单元的文本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

图文结合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神情,勾画对应文本,来体会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对故土的眷念。

联想理解法:为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联系学生课外阅读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诗等名作,举例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

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读中品,品中悟:朗读是与文本对话的工具,教师利用深情并茂地朗读,用饱满的真挚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朗读的愿望。

在反复诵读品味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用情感驱动学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变成自己的,从而产生与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鸣。

2、学生学法有:
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倾听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避免了教师教学的单一性,同时还不断丰富了文本的情感内容。

圈点勾画,谈体会: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是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载体,所以学生的体会都是在教师引导下从圈点勾画的地方中产生的。

三、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安排教学。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题文结合,写法呈现,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语言导入:梅花向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

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围绕梅花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师板书:护图,送图,赠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创设是为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的主线,
同时又有助于把握课文重点,为进入精读铺垫。

)
(二)、重点说品梅花秉性,悟爱国深情,成民族气节,我把这一重点分成三不来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为题,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品梅花,为悟情铺路。

课前学生收集了相关的写梅花的名句,对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课堂上给他们展示自己积累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炼梅花的特质。

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寻找勾画文中描写梅花的词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紧扣关键词,从冷艳、幽芳,从4个愈和3个最中更深层次的体会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坚强耐磨的气节。

在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让学生爱花,赞花,懂花。

第二步:品爷孙事,悟华侨情。

因为有了整体感知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明了课文发生在爷孙俩身上的五件事,这一步的品就是要学生从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活动,从而实现悟情的目的。

教学中,我将引领学生体会事件中主人公老华侨的不同情感变化。

将五件事归为落泪、生气、郑重其事三种情绪表现,同时把品落泪作为重点。

读全文,找找外祖父几次落泪,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流泪?几次落泪给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根据生的交流侍机板书三次落泪。

第一次叫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的诗句时情不自禁流泪。

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帮助体会外祖父时刻牵挂祖国,心系祖国的内心世界,同时在教师深情的朗读感染下指导学生读出外祖父的伤感、忧郁之情。

第二次,当我告诉外祖父回国的消息时,他呜呜大声哭了起来。

从开始看见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让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联想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第三处在送别时赠送我手帕时泪眼朦胧,这里对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写,让学生读描写外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会想到外祖父老了,已无法达成回国的愿望了,但他的心会随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
这一环节,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

作者在描写这几次落泪时也伴随了自己不同的理解。

学生感悟时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另外每次展开的学习活动也不同。

第一处是读中悟,第二处是想象悟,第三处是谈体会。

活动实现了由积累到表达感悟的过程。

对于文中其余两件事情的品读和感悟,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通过勾画重点词句去独立领悟,同时提示学生可以把两件事做一个对比,从差异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学生能从训斥、玷污、大发雷霆等举措和用词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气,对比先前的慈爱,不难领会出对梅花图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对花的爱惜之情。

后来,老人郑重地将心爱的珍藏赠与我时,孩子们回忆先前的严厉,再读老人对花的赞赏,那么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与老人之间的情在何处。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气节。

文本的精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文本的语言、内容、情感成为学生自己的特征,让学生主动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这是我本堂教学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道理好懂,品质难求,所以这一步品一定要是学生自主的品,主动的品,教师只能无痕的引。

所以,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老师用板书中的花国做引子,让学生结合品花品情的过程去寻找为什么梅花能成为国的象征?在讨论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学生会再次读祖父赠梅的那番话,会和文中的我一起寻找具有和梅花一样特质的中国人,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梅花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样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浓缩到了文题上。

这一环节以文本为起点,又从文本中拓展,学生在每一次寻找有梅花魂的中国人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被这些人物的感动和欣赏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渐渐根植在自己的内心里。

(三)、在给大家简要说说题文结合,写法呈现。

从题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样的民族气节,学生对于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已经心中有数,教师再次将二者结合,通读全文,让学生寻找文本的写作特点,引出首尾呼应,再次深化主题,明确花魂贯穿全文,承载着老华侨深切的爱国情感,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在教学的结语部分,我给学生一个畅想的空间,给他们一次做英雄的机会,希望他们和我一起爱花、爱国、根植梅花的魂
(五)、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最后说我的板书: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论是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

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梅花魂
花坚强不屈国爱
吟诗(流泪)
护图(生气)
伤怀(流泪)
送图(郑重)
赠绢(流泪)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梅花魂》教学实录篇五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同学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同学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赞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同学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