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绪论
劳动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和企业劳动问题的科学。
有三种观点:
1.研究的不是人对自然关系的本身,不是具体劳动的物质方面,而是与劳动的技术组织相联系的劳动的社会组
织的规律性。
2.劳动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部分内容,即生产广西中与劳动有关的部分。
3.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劳动力投入和使用的经济效益。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还应该运用比较的方法。
*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则使定性分析更为严密和准确。
第一章
第一节劳动的一般概念
×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能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他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单)
2.人类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独有的特点,是人和其他动物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是劳动,劳动使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
(单)
4.劳动的起因和动力在于人的需要,在于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需要有3种:
1.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包括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需要。
2.对精神资料的需要。
3.对劳动活动本身的需要。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具备3个基本要素:
1.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
2.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
3.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是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
只有这3个要素都具备并结合起来,劳动过程才能实现。
劳动对象可以分2类
1.未经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物。
2.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
*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石器时代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铜器时代是奴隶社会的标志,铁器时代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标志,大机器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
劳动分类(重点掌握,多选、填空)
1.按劳动存在形态划分-----流动形态的劳动(又称活劳动)和凝结形态的劳动(又称物化劳动)
2.按劳动为社会服务的方式-----物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3.按劳动力支出的特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4.按劳动成果与劳动者的关系-----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如在封建制度下以地租形式为封建主占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剩余价值形式为资本家占有。
第二节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的。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多选、简答)
1.社会主义劳动是自觉自愿的劳动。
列宁指出,自觉劳动代替强制劳动,是人类最伟大的转变之一。
2.社会主义劳动具有普遍性。
3.社会主义劳动是计酬劳动
计酬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不同于其他劳动的根本标志。
在一切剥削制度下的劳动都不是计酬劳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之所以要计酬,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是由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决定的。
第二章
第一节劳动力的形成
劳动力有2种含义:
1.指人的劳动能力
2.有劳动能力的人
后一种含义是以前一种含义的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的定义包含3层质的规定性: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2.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
3.劳动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劳动力形成过程的特点:(简答)
所谓劳动力的形成,就是劳动力的生产,劳动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生理上的自然成长过程。
1.劳动力的形成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形成过程具有5个鲜明特点:
1.社会性
2.计划性
3.普遍性
4.全面性
5.主体性
*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是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婴儿培养成为劳动力止所需要支出的全部费用,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填)
* 所谓劳动力形成的间接费用,是指国家和家庭在培养婴儿成长为特定劳动力过程中所减少的收入。
包括:1.工时损失费用 2.受教育的机会成本
*(填)劳动力生产费用的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
×(多)所谓人力投资是相对于物力投资而言的。
凡是用于增加生产资料数量和提高生产资料质量的投资,叫物力投资。
凡是用于增加劳动力数量和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投资,叫人力投资。
* 生产劳动分为2大类:1.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 2.是生产劳动力的劳动。
* 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劳动的对象是物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劳动力。
* 劳动生产部门,劳动的对象是劳动力自身,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物质产品。
劳动力生产部门研究包括的范围:1.教育部门 2.医疗卫生部门 3.家庭
教育部门是提高和发展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
医疗卫生部门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使劳动者“保持劳动能力”的。
家庭是劳动力的综合性生产部门。
第二节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重点了解)
×任何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填、单)
劳动力资源(也称劳动资源或人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质量的乘积。
劳动力资源有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和现实的劳动力资源之分。
所谓潜在的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总体。
×我国劳动年龄的规定是,男子16周岁至60周岁,女子16周岁至55周岁。
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
所谓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可以动用的劳动力资源数,它等于从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中减去那些虽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劳动力资源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多)
1.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周期较长,需要近20年的时间
3.劳动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劳动力资源的生命周期是40年左右。
劳动力资源的效用具有明显的
时间性和连续性。
从以上3个特点来看,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第三节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有绝对量和相对量两项指标。
劳动力资源量
劳动力资源率=------------------------
总人口
★影响劳动力数量资源的因素:(多、简)
2.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一国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
出生率高低,主要影响少年组人口的比重,而死亡率高低,则主要影响老年组人口的比重。
3.人口的性别结构及其变动。
4.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变动。
(在业人口+正在谋业人口)(现实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口(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参与率的大小是影响现实劳动力数量资源大小的重要因素。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1.工资水平的高低。
2.教育的发展状况。
3.社会保险状况。
4.家务劳动社会化机械化水平。
5.灵活的工时制度和用工制度也会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6.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妇女就业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1.身体素质。
所谓健康状况,就是人的身体的生理技能的运转能力。
所谓体力,是指存在于人的肌肉和有关组织中的人体活动能力。
所谓生命力和寿命,是从时间的角度对人的身体素质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健康状况和体力、精力的一种综合性的规定。
2.文化素质。
3.思想素质。
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
1.一切生产过程都是由劳动力的活动引起和控制的过程。
在生产中,劳动力处于主体地位,起能动作用。
2.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
3.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则相应减少。
4.根据我国当前劳动力资源数量多,质量差的特点,要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振兴经济,必须在发展技术
密集性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普遍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第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为发展脑力劳动密集性产业准备智力资源,以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职工培训的意义是什么?原则是什么?(综合题)
职工培训,是为了提高职工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对职工在政治、文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职工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1.全员培训,突出重点。
2.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3.满足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
4.区别对待
职工培训的形式:
1.按学员是否脱产及脱产的程度,可以分为:全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不脱产培训
2.按办学主体和办学方式,可以分为:独自办学、联合办学、委托代培、各类业余教育和自学等形式。
第三章
第一节社会劳动力分配及其性质和机制
社会劳动力的分配,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
(填)
社会劳动力的分配首先是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采矿业和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业、金融、科教事业等。
除了要了解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外,还要了解在地区之间的分配。
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在我国一般指在沿海、内地、边疆之间的分配。
历史上有关劳动力分配机制可以归纳为3大类:(多)
1.劳动力分配完全靠市场机制,它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中。
2.劳动力分配靠指令性计划机制。
3.劳动力分配有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调节。
第二节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
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分配的基本原则(应考虑的因素)(多、简)
马克思指出:从事加工也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觉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
这是我们分配社会劳动力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分配时,首先应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优先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
*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首要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量的不断增加。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的两层含义:
1.原来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转向非农业部门
2.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的比重相对越来越小。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特点:
1.转移的速度日益加快
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自从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时候就开始。
2.转移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
×除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外,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也是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一个因素。
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越高,实现工业化的速度越
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越大,转移的速度越快。
2.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也是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
1.调节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
2.实行城乡工业结构一体化。
3.建设中小城镇。
第三节劳动力在非农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劳动力在非农业各部门之间(即第三产业)的分配,主要是研究劳动力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物质生产部门是创造和生产物质财富的部门。
它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不仅如此,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还决定着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
但同时也应看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对物质生产部门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能吸收物质生产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多余出来的劳动力。
2.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彩的消费需要。
3.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要消费大量的物质产品。
4.随着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也必然带来人们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智力发展。
* 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缓慢,占非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日趋下降,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增长迅速,占非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日趋上升。
* 总起来说,在处理非农业部门中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的比例关系时,随着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对非物质生产部门需求的日益扩大,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的增长应快于物质生产部门。
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占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也将逐步增大。
第四节社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分配
劳动力在各经济区之间的横向分配=劳动力的地区分配
劳动力地区分配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1.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既是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基础,也是促进地区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对于新开发地区尤其重要。
2.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有助于解决地区的劳动就业问题,增加各地区政府和劳动者的收入,从而保
证各地人们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
3.搞好劳动力的地区分配,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劳动力的地区分配,受以下因素影响:
1.地理位臵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
3.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水平。
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科学技术的状况对该地区劳动力的需求有决定性影
响。
4.国家的经济政策、发展目标,以及民族、地区的文化水平、思想状况等。
我国西部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3%。
东部是我国人多地少的人口稠密区,该区的土地不到全国的一半,却居住着全国97%的人口。
我国人口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
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来看,却存在着与劳动力资源分布相反的倾向,-西北部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较为缺乏。
衡量地区劳动力分配合理程度的主要标志:(简答)
1.是否能使各地区经济得到协调地、均衡地、健康地运行和发展,实行良性循环。
2.能否扬长避短,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3.能否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4.能否使全体人们的实际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章
第一节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
劳动就业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由此获得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的基本条件:(单、填、简)
1.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从事的某种劳动活动。
2.这种劳动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属于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3.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具有以下情况的都列为就业者:
1.正在工作中,指在规定的时期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人员。
2.有职业但是暂时没有工作的人。
3.雇主和自营业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而不领取报酬的家属工人。
上述就业的定义,可以把劳动就业与家务劳动、军事部门的服役、在校的学习、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以生产自救或以工代赈的劳动相区别。
在经济学的实质来看,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填、单)
就业是一种历史的概念,它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客观条件的。
1.从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来看,就业这一经济现象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的产生而产生的。
2.从社会生产率的发展过程来看,就业这种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总之,劳动就业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前提和主要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首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及其实质(简、论)
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这两种生产因素的结合,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生产因素能否结合和如何结合。
两种生产因素之间的结合有3种情况:
1.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增长与物的因素的增长相适应,因而二者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2.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增长超过物的因素的增长,使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使社会劳动力
得不到充分利用。
3.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增长低于物的因素的增长,使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劳动力的供给,使生产资料得
不到充分利用。
社会生产中存在的第二种现象就是失业或待业
* 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而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所导致的失业。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 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充分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充分就业不包括消除“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即由于不愿意接受资本家所确定的工资水平而得不到受雇所造成的失业)
许多西方国家也采用保留4-5%的失业率作为充分就业的指标的作法。
(填、单)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应该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总量和结构方面均保持平衡的基础上,最有效地实现社会就业的一种状况。
×(填、单)实现充分就业的客观标准必须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生产目的。
第二节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论述)
我国现阶段待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多、论)
1.待业人员的构成仍然是以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为主。
2.待业人口数量多,待业持续时间长。
3.待业人员的素质差。
我国现阶段待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两种生产不相适应,劳动力供大于求。
2.产业结构不合理,束缚了就业的规模。
3.所有制结构单一,堵死了扩大就业的门路。
4.劳动管理体制过分集中,加剧了就业困难。
从以上对我国现阶段待业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相应地总结出解决待业问题的如下的基本途径:(论述)
1.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2.大力发展生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3.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
4.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开辟多种就业渠道。
5.改革劳动制度,促使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 影响青年就业意识形成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
青年对选择职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职业的社会意义和地位
2.职业的技术性
3.职业是否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符
4.职业的劳动或工作条件
5.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物质待遇
第三节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
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
1.“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
2. 新的劳动就业制度
1980年8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新的就业方针,即“三结合”的就业方针。
(填、单)
第四节我国的劳动制度
企业的用工制度的三种形式:
1.固定工—是我国全民所有制和大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基本用工制度。
2.临时工、季节工----临时工又叫合同工。
3.亦工亦农。
1980年开始在一些单位实行了一种新的用工制度---劳动合同制
所谓劳动合同制,是用劳动合同这种法律形式来确定和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一种用工制度。
实践证明,实行劳动合同制是我国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第五章
第一节劳动组织的性质和内容
劳动组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劳动组织,反映着不受剥削的劳动者之间同志式互助合作的关系。
劳动组织的内容(填、单)
劳动组织按照其组织劳动的范围和规模,可以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企业劳动组织。
所谓企业劳动组织,是指在企业范围内,科学地组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合理处理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物质技术条件(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之间关系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劳动的分工与协作
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是企业劳动组织的基础。
企业的劳动分工,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对企业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配劳动者从事某一局部的生产工作,实行劳动专业化。
(填、单)
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
1.按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工。
2.按执行性工作和准备性工作的分工。
3.按技术高低不同分工
劳动分工的作用:
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是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劳动分工便于提高劳动技能。
2.劳动分工能促进劳动工具的改进和专门化。
3.劳动分工能够节省劳动时间。
×劳动分工具有两面性:
劳动分工一方面具有上述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分工过细也会对劳动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主要是:长期从事单调而枯燥的工作,会造成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畸形发展,从而引起劳动者劳动适应性差,劳动兴趣减退,责任心减弱。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往往因而遭到失业的威胁,在社会主义社会,会给劳动力的调配工作带来困难。
劳动分工合理,需要考虑3个问题:
1.要考虑分工的经济效益。
2.要考虑工人的生理、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