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比照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机械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思考、答复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滑轮

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叫作滑轮。

探究点二:定滑轮

问题1: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但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方把国旗提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滑轮提升国旗。

问题2: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样的特点?滑轮在转动,滑轮的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问题3: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者省距离,那么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定滑轮,请同学们答复以下问题:

(1)钩码重力和竖直拉动时拉力大小是多少?

(2)钩码移动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多少?

(3)钩码移动方向和拉力的方向如何?

总结: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问题4: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5: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

⎪⎨⎪⎧F =G s =h 探究点三:动滑轮

问题1:滑轮除了刚刚的用法,还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演示使用动滑轮。

问题2: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样的特点?滑轮在转动,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问题3: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请同学们答复以下问题:

(1)钩码重力和竖直拉动时拉力大小是多少?

(2)钩码移动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多少?

(3)钩码移动方向和拉力的方向如何?

问题4: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

问题5:物体重2N ,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时,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

问题6: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那么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总结:动滑轮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问题7: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

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问题8:为什么沿斜向拉动时拉力大小不等于重力的一半呢?

动滑轮的实质是l 1=2l 2的省力杠杆。

⎪⎨⎪⎧F =G /2s =2h 活动: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应用。

三、板书设计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本节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以后学

习机械效率的根底。通过对滑轮特点的理论分析,再次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首先从实物引入,通过让学生认识滑轮、利用滑轮、区分滑轮;然后让学生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并从理论上分析滑轮的实质。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根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

能的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钢球、斜槽轨道、小木块、砝码、弹簧、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复习旧知: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