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语⽂必修四《苏轼词两⾸》鉴赏
⼈教版必修4中的《苏轼词两⾸》,分别选⼊了苏轼不同时期的代表词作。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必修四《苏轼词两⾸》预习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苏轼词两⾸》鉴赏
《念奴娇》⽤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这⾸词的豪壮情调⾸先表现在对⾚壁景物的描写上。
⼀开篇就显⽰了词⼈的⼴阔视野:“⼤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凡⽓象,⽽且将⾃古以来这⾥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对古代英雄的向往。
于是词⼈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周郎,是词⼈⼼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只是先埋伏⼀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词⼈写到这⾥,⼼潮起伏,禁不住慨叹“江⼭如画,⼀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体。
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不住内⼼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逼⼈”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
词的上⽚将“周郎”和“⾚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表明了词⼈对他的景仰;到下⽚再着⼒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
“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以美⼥衬英雄,⼜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任的英霸之器。
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转⼊正题:“⽻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从容闲雅,⼀⾝儒装,说说笑笑,⼀把⽕就把敌⽅的战船烧成灰烬。
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敬啊!词⼈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样为⾃⼰的国家建⽴丰功伟业。
《定风波》以⼩见⼤,托物⾔志,是本篇最突出的特征。
《定风波》以道中遇⾬这寻常⼩事,隐喻仕途风⾬,并进⽽借⾬后“也⽆风⾬也⽆晴”的景象,寄托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境界,这就是托物⾔志、以⼩见⼤。
⽽且这个“⼤”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遇⾬、吟啸、⽵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系列历历在⽬的⾃然真景,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渔樵杂处、放浪⼭⽔,乃⾄隐居⼭林、啸傲江湖、⼀蓑烟⾬、超然物外等⼀系列在想象中展开的社会⼈⽣景象,不仅表现出苏轼在⾃然风⾬中镇定⾃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解、在醒悟中⼼仪归隐等⼀系列复杂⽽深微的情致,⽽且渗滤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我调节、旷达通脱等⼀系列⼈⽣哲理。
写眼前景有限,想⼼中事⽆限,这就是隐喻寄托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最终体现了这⾸《定风波》的成功之处。
⾼中语⽂《苏轼词两⾸》原⽂
《念奴娇·⾚壁怀古》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如画,⼀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如梦,⼀樽还酹江⽉。
《定风波》
三⽉七⽇,沙湖道中遇⾬。
⾬具先去,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
⾼中语⽂《苏轼词两⾸》资料拓展
⼈物⽣平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九⽇(1037年1⽉8⽇)出⽣于眉州眉⼭,是初唐⼤⾂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祖⽗是苏序,表字
仲先,祖母史⽒。
苏轼的⽗亲苏洵,即《三字经》⾥提到的“⼆⼗七,始发奋”的“苏⽼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取其默默⽆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性放达,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好美⾷,创造许多饮⾷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林。
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岁的苏轼,⼗九岁的苏辙,⾃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坛领袖欧阳修,⼩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
这两⼈正锐意诗“”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风,⼀下⼦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是《刑赏忠厚之⾄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的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
苏轼在⽂中写道:“皋陶为⼠,将杀⼈。
皋陶⽈杀之三,尧⽈宥之三。
”欧、梅⼆公既叹赏其⽂,却不知这⼏句话的出处。
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
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可谓善读书,善⽤书,他⽇⽂章必独步天下。
”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再称赞下,苏轼⼀时声名⼤噪。
他每有新作,⽴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苏轼苏辙名动京师、正要⼤展⾝⼿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兄弟随⽗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第三等,为“百年第⼀”,授⼤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院。
治平⼆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变法开始了。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年(1077年)四⽉⾄元丰⼆年(1079年)三⽉在徐州任知州、元丰⼆年四⽉调往湖州任知州。
⾰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年(1079年),苏轼四⼗三岁,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公事,但苏轼是诗⼈,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彩,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不⽣事或能牧养⼩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说他是“愚弄朝,妄⾃尊⼤”,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讽刺政府,莽撞⽆礼,对皇帝不忠,如此⼤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他们从苏轼的⼤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时间,朝廷内⼀⽚倒苏之声。
这年七⽉⼆⼗⼋⽇,苏轼上任才三个⽉,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巨⼤打击成为他⼀⽣的转折点。
新党们⾮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
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纷纷上书,连⼀些变法派的有识之⼠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王安⽯当时退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杀才⼠乎?”在⼤家努⼒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轼坐牢103天,⼏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劫。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实权,⽽此时苏轼经此⼀役已变得⼼灰意冷,苏轼到任后,⼼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壁⼭游览,写下了《⾚壁赋》、《后⾚壁赋》和《念奴娇·⾚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带领家⼈开垦城东的⼀块坡地,种⽥帮补⽣计。
“东坡居⼠”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东⼭再起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常州⼀带⽔⽹交错,风景优美。
他在常州居住,既⽆饥寒之忧,⼜可享美景之乐,⽽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众多朋友朝⼣相处。
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的终⽼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为相,以王安⽯为⾸的新党被打压。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
四个⽉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升起居舍⼈,三个⽉后,升中书舍⼈,不久⼜升翰林学⼠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拼命压制王安⽯集团的⼈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了抨击,由此,他⼜引起了保守势⼒的极⼒反对,于是⼜遭诬告陷害。
苏轼⾄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不能见谅于旧党,因⽽再度⾃求外调。
筑建苏堤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知杭州。
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经丰岁尚凋疏”,湖⽔逐渐⼲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产。
苏轼来杭州的第⼆年率众疏浚西湖,动⽤民⼯20余万,开除葑⽥,恢复旧观,并在湖⽔最深处建⽴三塔(今三潭映⽉)作为标志。
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后⼈名之⽈“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景之⼀“苏堤春晓”。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筑过三条长堤。
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了疏浚,并筑堤。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东惠阳)安置。
年近6旬的苏轼,⽇夜奔驰,千⾥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
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条长堤。
为此,“⽗⽼喜云集,箪壶⽆空携,三⽇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们欢庆不已。
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处,像⼀条绿带,横穿湖⼼,把湖⼀分为⼆,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唐代的⽩居易。
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被召回朝。
但不久⼜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任扬州知州、元祐⼋年(1093年)九⽉任定州知州。
元祐⼋年⾼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惠阳(今⼴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叶孤⾈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满门抄斩罪轻⼀等的处罚。
他把儋州当成了⾃⼰的第⼆故乡,“我本儋⽿⽒,寄⽣西蜀州”。
他在这⾥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不远千⾥,追⾄儋州,从苏轼学。
在宋代100多年⾥,海南从没有⼈进⼠及第。
但苏轼北归不久,这⾥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们⼀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化的开拓者、播种⼈,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在儋州流传⾄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们的缅怀之情,连语⾔都有⼀种“东坡话”。
最后结局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1101年8⽉24⽇)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五岁,御赐谥号⽂忠(公)。
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
次年,其⼦苏过遵嘱将⽗亲灵柩运⾄郏城县安葬。
宋⾼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