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课标分析]
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比较方便。
介绍物质的量浓度,就必须引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
用物质的量联系了微观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和宏观的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
同时这也是以后化学所有的定量计算的基础。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材的内容分析]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些“工具性”的概念,《课程标准》淡化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相关关系的推导,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通过质量、体积来计量宏观物质,也熟知宏观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
但是学生是将宏观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的粒子数目孤立起来看待的,缺乏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桥梁。
同时,学生对定量认识全部是基于“质量”进行的。
因而“物质的量”单元教学重点应该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并且从物质的量的角度出发,建构讨论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以及溶液组成的新话语体系。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物质的量”与生活中的其他“堆量”作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引入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并且着重对这些概念进行应用。
教案
[效果分析]
《物质的量》这节课为高一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从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知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整体内容较为抽象,接受比较困难。
为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通过利用熟悉的质量、个数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进而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在问题的引导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逐渐激活,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讨论中来。
本节课重在学生的质疑、解疑,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用简短的时间进行归纳总结,导出物质的量概念、表达式、单位等。
最后通过随堂检测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物质的量概念时的注意事项。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来模拟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更直观、更形象的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实验和实验录像,使学生产生学科交叉的新鲜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控制和选择,通过准备的思考问题合理的引导,使本节课突出了重点,较好地控制了课堂节奏,在知识的给予上,注意推理演绎、归纳总结思想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复习以及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反馈效果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观课记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 ,单位为mol -1,数值约为6.02*1023 mol -1
3、注意:使用mol 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4.N 、N A 与n 的关系:
n N N
A = A 1=C
1C m m 1212
m 1m = 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5、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公式:M =
n
m 单位 g ·mol -
1 6、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
例1:24.5 g H 2SO 4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解:H 2SO 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M (H 2SO 4 )=98 g ·mol -
1。
n (H 2SO 4 )=)SO 2H (M )4SO 2H (m 4=1
-mol
g 98g
5.24⋅=0.25mol 。
答:略
本节课多个环节共同支撑起了物质的量的知识框架,既有知识建构的过程,又有建构前旧知识铺垫和建构后的新知识的应用,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的概念建构过程略显冗长,时间稍有拖沓,影响了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时间。
因时间仓促,归纳总结部分没能完全达到预设目标。
本节课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体验到问题来源于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从而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建立形成过程中,不断提出具有驱动型的问题层层深入、小组讨论进行温度、压强对分子距离的影响实验是本节课的亮点。
但预留的时间有些短,结论的得出还有老师代劳的嫌疑。
今后还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有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让老师真的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领路人。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于理论抽象型的新课,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以问题的提出开始,以问题的解决结束,教学内容丰富,四个环节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建立了摩尔体积的概念。
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必修1模块学习要求》,我在课堂上注重落实概念的建立和应用过程,并选择学生易错知识点作为当堂反馈题。
学习氛围轻松,师生配合默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教学效果上的反思:
本节课多个环节共同支撑起了物质的量的知识框架,既有知识建构的过程,又有建构前旧知识铺垫和建构后的新知识的应用,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的概念建构过程略显冗长,时间稍有拖沓,影响了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时间。
因时间仓促,归纳总结部分没能完全达到预设目标。
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反应很快,接受新知识慢的同学可能就被忽略了。
今后还应注意课堂上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感受,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较大收获。
3.教学方式上的反思:
本节课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体验到问题来源于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从而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建立形成过程中,不断提出具有驱动型的问题层层深入、小组讨论进行温度、压强对分子距离的影响实验是本节课的亮点。
但预留的时间有些短,结论的得出还有老师代劳的嫌疑。
今后还应大胆放手,相信学生有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让老师真的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