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其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亦称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1939年我国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并结合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命名。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多在夏秋季流行。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常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约有5%~2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本病属于中医学“暑温”范畴。
一、病原学
乙型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直径约20~40 nm,呈球形,核心为单股正链RNA,包被有单股多肽的核衣壳蛋白,外层为脂质包膜,镶嵌有糖基化蛋白(E蛋白)和非糖基化蛋白(M蛋白),其中E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可诱导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产生。
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可在小鼠脑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和Hela细胞中生长繁殖,对热、乙醚和酸等常用消毒剂敏感,100 ℃2分钟、56 ℃30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耐受性强,以冰冻干燥法在4 ℃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乙脑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人与动物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IgM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均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人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暂,血中病毒含量少,故乙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猪的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含量多,病毒血症期长,且因猪的饲养面广,更新率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高峰在人类流行高峰前1~2个月,可作为乙脑流行的预测依据。
此外,牛、马、羊、狗、猫、鸡、鸭和鸟类感染后亦可作为传染源。
蚊虫、被感染的候鸟、蝙蝠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可带病毒越冬。
(二)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是乙脑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乙脑病毒的蚊种有26种,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其次是东方伊蚊和中华按蚊。
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后,乙脑病毒先在其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在唾液中保持较高浓度,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和动物,更多蚊虫叮咬感染乙脑病毒动物,形成蚊-动物(猪)-蚊循环。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比率为1∶(300~
2 000),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者少见。
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
(四)流行特征
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主要流行区,我国除东北北部、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
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集中在7、8、9三个月。
发病人群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但近年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按计划接种疫苗,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增加。
乙脑集中发病少,呈高度散发性,家庭成员中少有多人同时发病。
三、病机病理
1.西医病理机制
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后,病毒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毛细血管进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
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致病的严重性,一方面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力强时,被感染者只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迅速被清除,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并可获得终身免疫力;当机体免疫力弱,病毒数量多且毒力强时,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病变。
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脑及脊髓,以大脑皮层、基底核及视丘病变最为严重,脊髓病变最轻。
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围绕变性坏死神经元形成炎症灶,或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渗出,形成脑水肿。
2.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夏季暑热邪气乘虚侵袭人体所致。
其病理演变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但暑热乃火热之气,其性酷烈,伤人极速,卫气营血各阶段多界限不明显。
暑热多直入气分而无卫表过程,初期即见壮热、汗多、口渴、脉洪大等气分热盛的症状。
暑性火热,灼煎津液,迫津外泄,“壮火食气”,极易伤津耗气,常出现津气耗损,甚或津气欲脱的危重征象。
若气分暑热不得及时清解,炼液成痰,内陷心营,则出现痰热闭窍,风火相扇等症。
暑热直侵心包或犯肝经,引起神昏、惊厥。
暑热最易夹湿,故临床除暑热常见症外,尚伴有湿邪中阻症状。
本病后期邪热渐退而津气未复,多表现为气阴亏损、虚风内动、包络痰热未净及风痰瘀滞经络等正虚邪恋证候。
经积极治疗,一般都可恢复。
若病势严重,神昏、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则可遗留痴呆、失明、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人体感染乙脑病毒后,可表现出轻重不一的症
状,轻者仅出现发热、头痛,重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
1.临床分期
典型病例临床进程可分为四期:
(1)初期
病初1~3天。
急性起病,体温在1~2天内达到39~40 ℃,伴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多有倦怠和嗜睡。
多数患者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有神志淡漠和颈项强直。
(2)极期
病程第4~10天。
①高热:体温持续上升,达40 ℃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
体温高低、热程长短与病情轻重明显相关。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嗜睡、谵妄、定向力障碍或昏迷等。
最早可见于病程第1~2天,但多见于第3~8天,通常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4周以上。
昏迷的深浅、发生的早晚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有关。
③惊厥或抽搐:发生率约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系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多于病程第2~5天出现,先有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呈阵挛性抽搐,重者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并反复发作,均伴有意识障碍。
频繁长时间抽搐可导致紫绀,昏迷程度加深,甚至呼吸暂停。
④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由于脑实质炎症、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和低钠性脑病等所致,其中以脑实质病变,尤其延髓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
常见的脑疝包括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主要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有时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多由脊髓病变导致呼吸肌麻痹所致,表现为呼吸先快后慢,胸式或腹式呼吸减弱,发绀,但呼吸节律规整。
⑤脑膜刺激征:发生率约为40%~60%,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婴幼儿则常表现为前囟隆起而脑膜刺激征缺如。
⑥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第2周后则较少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常有浅反射先减弱后消失,膝、跟腱反射等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锥体束征阳性。
昏迷时,除浅反射消失外,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或全瘫,伴肌张力增高,还可伴膀胱和直肠麻痹(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
此外,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有颅神经损伤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尤其呼吸衰竭常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循环衰竭少见。
(3)恢复期
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逐日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但重症患者可有反应迟钝、痴呆、失语、多汗、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症状。
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于6个月内恢复。
(4)后遗症期
约5%~20%重症患者留有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2.并发症
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多因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或应用人工呼吸器后引起;其次为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压疮等。
重型患者要警惕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3.临床分型
(1)轻型
体温38~39 ℃,神志清楚,无抽搐,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病程5~7天。
(2)普通型
体温39~40 ℃,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较明显。
病程约7~14天,多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40 ℃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浅反射先消失,深反射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常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
可有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
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异常、瘫痪、失语等症状,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4)极重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体温于1~2天内升至40 ℃以上,常抽搐不止,伴深度昏迷,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等。
多在极期中死亡,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严重后遗症。
流行期以轻型和普通型多见。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常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部分患者血常规始终正常。
2.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浊,白细胞计数多为(50~500)×106/L,个别可高达1 000×106/L以上,白细胞计数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和预后无关,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多,随后则淋巴细胞增多。
糖和氯化物正常,蛋白质轻度升高。
少数病例于病初脑脊液检查正常。
3.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于病程第2天检测到,2周达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2-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等。
(2)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抗体出现早,一般在病后4~5天出现,2周达高峰,抗体水平维持1年以上,
可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3)补体结合试验
IgG抗体多在发病后2周出现,5~6周达高峰,抗体水平维持1年左右,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4)中和试验
中和抗体于发病后第2周出现,持续2~10年,特异性高,但方法复杂,仅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做临床诊断用,近年来少用。
4.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
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
(2)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组织、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但近年来成人病例有增加趋势。
(2)临床特征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检查符合浆液性脑膜炎改变,结合血清特异性IgM阳性即可作出早期诊断,也可根据血凝抑制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做回顾性诊断。
2.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
流行季节与乙脑相同,亦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但起病较乙脑更急,常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感染中毒性休克。
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
作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
(2)结核性脑膜炎
无季节性。
常有结核病史。
起病较缓,病程长,以脑膜刺激征为主。
脑脊液中氯化物与糖均降低,蛋白增高较明显,其薄膜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结核杆菌。
X线胸片及眼底检查,可能发现结核病灶。
(3)化脓性脑膜炎
脑膜炎球菌所致者,多发生在冬春季,皮肤黏膜常出现瘀点、瘀斑,昏迷多在发病1~2天内出现。
其他化脓菌所致者多可找到原发病灶。
脑脊液均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取涂片染色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4)其他病毒性脑炎
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与乙脑相似,鉴别困难,需依据脑CT、脑电图,并与临床资料如起病缓急、季节等比较才能鉴别,确诊有赖于血清免疫学检查和病毒分离。
七、预后
轻型和普通型大多顺利恢复,重型和暴发型病死率在20%以上,主要是中枢性呼吸衰竭所致,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八、治疗
1.治疗原则
目前在病原学治疗方面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
主要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
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中医治疗初期以清暑泄热为主;极期以清热解毒为主;后期以生津益阴为主。
如暑热毒邪化火,生痰动风,内陷心营,蒙蔽清窍,宜采用清心凉营、化痰开窍、凉肝息风、通腑泄热等法。
若暑温夹湿,应配以祛湿之法;若火毒灼伤营血,则宜配伍凉血散血之剂,若夹痰夹瘀,当配合化痰祛瘀之法。
2.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住院隔离于有防蚊和降温设备的病室,控制室温在30 ℃以下。
昏迷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以防止继发肺部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注意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患者应设床栏以防坠床,并防止舌头被咬伤。
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应输液,成人每日1 500~2 000 mL,小儿50~80 mL/(kg·d),并酌情补充钾盐,纠正酸中毒,但输液量不宜过多,以防止脑水肿。
昏迷者可予鼻饲。
(2)对症治疗
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三大主要症状,且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①降温:采用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至30 ℃以下,使肛温控制在38 ℃左右。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额、枕部和体表大血管部位(腋下、颈部及腹股沟等),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药物降温:幼儿或年老体弱者可用50%安乃近滴鼻,防止应用过量退热药物致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亚冬眠疗法:适于高热伴抽搐者,以氯丙嗪和异丙嗪每次各0.5~1 mg/kg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配合物理降温。
疗程约3~5天,用药过程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镇静止痉:在去除病因基础上防止惊厥或抽搐。
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为主,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推注(20~30分钟内),每次1~2 g/kg,根据病情每4~6小时重复应用,同时可合用糖皮质激素、呋塞米、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成人每次10~20 mg,小儿每次0.1~0.3 mg/kg(每次不超过10 mg),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水合氯醛鼻饲或灌肠,成人每次1~2 g,小儿每次60~80 mg/kg(每次不超过1 g)。
巴比妥钠可用于预防抽搐,成人每次0.1~0.2 g,小儿每次5~8 mg/kg肌内注射。
③防治呼吸衰竭:积极降温、控制颅内压以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根据引起呼吸衰竭的不同原因和病变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
氧疗可选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纠正患者缺氧状态;由脑水肿所致者用脱水剂治疗;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表浅、节律不整或紫绀时,可用呼吸兴奋剂,首选山梗菜碱,成人每次3~6 mg,小儿每次0.15~0.2 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亦可尼可刹米、二甲弗林等交替使用。
若明显缺氧时,可经鼻导管使用高频呼吸器治疗(送氧压力0.4~0.8 kg/cm2,频率80~120次/分钟)。
呼吸道分泌物梗阻所致者,吸痰和加强翻身引流。
若痰液黏稠可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5 mg,伴支气管痉挛可用0.25%~0.5%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
并适当用抗菌药物防治细菌感染。
如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呼吸衰竭经上述处理无好转,需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或存在吞咽麻痹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可用血管扩张剂,如东莨菪碱,成人每次0.3~0.5 mg,小儿每次0.02~0.03 mg/kg,稀释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15~30分钟重复使用,时间1~5天。
此外,尚可用酚妥拉明、山莨菪碱等。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该药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渗出,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可早期、短程酌情用于重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但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增加继发感染机会,不主张常规使用。
(4)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加强护理,防止压疮和感染的发生,进行功能训练,包括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可用理疗、针灸、按摩、体疗、高压氧治疗等,对智力、语言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效。
3.中医辨证论治
(1)暑犯卫气
证候发热,热势较高,或微恶寒,头痛,恶心呕吐,口渴,倦怠嗜睡,颈项强直,舌红,苔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泄暑热,清气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板蓝根、贯众、淡豆豉、薄荷)。
兼夹湿邪,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者,可用白虎加苍术汤以清热祛湿;头痛剧烈者,可加钩藤、僵蚕、蔓荆子;呕吐不止者,可加竹茹、制半夏;腹泻者,可加葛根、黄芩、黄连、滑石;便秘者,可加生大黄(后下)。
(2)暑入阳明
证候高热,心烦,头痛头晕,面赤气粗,口渴汗多,或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
治法清暑泄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大黄)。
常酌加银花、连翘、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清暑透热之品。
伴抽搐者,可加钩藤、僵蚕、地龙等凉肝息风;伴神志异常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3)气营两燔
证候高热持续,汗多烦渴,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时有谵语,甚至抽搐痉挛,舌红绛,苔黄燥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气泄热,凉营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水牛角、金银花、大青叶、生石膏、知母、玄参、连翘、生地、黄连、竹叶心)。
嗜睡,昏迷,谵语者,可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开窍化痰,严重者给予安宫牛黄丸化服;惊厥抽搐者,可加羚羊角粉、钩藤、全蝎、蜈蚣以息风止痉;大便秘结,兼有阳明腑实证者,可用生大黄(后下)以通腑泄热。
(4)暑入心营
证候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绛,脉数。
治法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参、银花、连翘、玄参、淡竹叶、黄连)。
邪陷心包,神志不清者,可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心开窍之品;热入血分,衄血,吐血,神志不清,甚至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可予神犀丹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5)暑热动风
证候身灼热,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或喉有痰壅,脉弦数。
治法凉肝息风,清暑泄热。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钩藤、生地、川贝、桑叶、菊花、茯神、白芍、甘草、竹茹)。
腑实燥结者,可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心营热盛者,可加水牛角、玄参、丹皮以清营泄热;痰壅抽搐者,可加至宝丹化水服,以化痰开窍止痉;抽搐频繁,难以控制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息风定痉;热甚神昏谵语,甚或昏愦者,宜加服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痰涎壅盛者,宜加胆南星、竹沥清热化痰。
(6)正气外脱
证候高热骤降,时见抽搐,突然喘咳欲脱,呼吸不规则,或双吸气样呼吸,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微细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敛肺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人参、制附子、麦冬、五味子、黄芪、甘草)。
喘咳不止者,可加乌梅、罂粟壳等敛肺定喘;大汗淋漓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等收敛止汗;阳气外脱严重者,可酌加干姜、肉桂回阳固脱。
本证病情危笃,需中西医结合抢救,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
(7)正虚邪恋
证候低热不退,午后为甚,面赤,口干咽燥,心烦寐差,舌红少津,脉虚数。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清热。
方药加减复脉汤(生地、麦冬、玄参、知母、丹皮、白芍、阿胶、石斛)。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可加青蒿、鳖甲、牡蛎等以退虚热;肢体强直性抽搐者,应去知母、丹皮之凉滞,酌加僵蚕、全蝎、地龙、鸡血藤搜风化痰,活血通窍;面色少华,心悸气短者,当配伍黄芪、党参、黄精、茯苓等以益气健脾。
(8)痰瘀阻络
证候神志呆钝,失语,精神异常,肢体瘫痪(强直性或弛缓性),面色苍白,舌淡或紫,脉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黄芪、赤芍、当归、桃仁、石菖蒲、贝母、红花、郁金、桑枝)。
若以气血不足为主,配党参、白术、茯苓、熟地、白芍等加强益气养血之功;血瘀之象明显者,加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加强行气破瘀之功;痰闭心窍为主者,重用石菖蒲、郁金、远志以增化痰开窍之效;痰浊蒙蔽,神昏或痴呆者,可加服苏合香丸;脉络痹阻为主者,加络石藤、鸡血藤、桑寄生、地龙、全蝎、蜈蚣以搜风化痰通络。
本证还可配合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综合治疗,有利于康复。
九、预防
以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者和疑似患者至体温正常。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尤其未经流行季节的幼猪,故应加强对家畜的管理,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
流行季节前给幼猪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猪群的病毒血症,能有效控制人群乙脑的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为主要措施,包括灭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蚊虫孳生地。
防蚊用蚊帐、捕蚊灯、蚊香片、驱蚊剂等。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关键措施。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达85%~98%。
接种对象以6~12个月的婴幼儿为主,初种两次,每次0.5 mL,两次间隔1~2周,接种后2年和6~10周岁时分别加强注射1次。
对于初入流行区域的人员,可按初种方法,接种两次。
疫苗接种应在乙脑开始流行前第1个月完成。
接种时应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
4.中药预防
牛筋草60 g,煎水代茶饮服;大青叶30 g,板蓝根30 g,甘草3 g,煎水代茶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