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应重点理解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参与式教学活动应重点理解的几个问题
参与式教学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活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平台,因为它突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主动参与,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创造潜能,开发创造力。
“参与式教学活动”在理论上以实现教育公平、承认个体差异、协同发展认知与非认知因素以及促进个性发展为支撑点;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游戏、演示、实验等便于学生自主参与、协同学习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在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应重点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区别目的与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目标意识,以防止出现用目的代替目标或者只要目标而不要目的的误区。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取得什么效果的一个总的比较概括的表述。
目标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什么,或者更好地去做什么,或者在思想上、行为上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可以看作是目的的具体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目标有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提出的整体性要求,而具体目标是对每个学段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的强调的是一种状态的效果,笼统而又概括;而目标则是目的的具体化,强调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目标可以看作是对目的的具体化和分解;目的是通过具体目标表现出来的。
二、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1.时代的变化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不可回避的挑战,教师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相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重知识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教师要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是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是社会的期望。
具体来说,参与式教学活动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
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人的发展为本。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参与,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接纳支持的、宽容轻松的学习气氛。作为合作者,就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
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因此,过分关注学科。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学生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为此,教师必须从过去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形成、人格完善的促进者。
2.参与式教学中学生扮演的角色。
传统教育观把学生定位在“受纳者”的地位,似乎他是一个“桶”,只有教师才能把他们填满。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学生的角色存在着问题,事实上是把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压缩了。
而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是知识的构建者;是个性发展的张扬者;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从学生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显现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实践比获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
从以上教师与学生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角色可以看出,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都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角色是否恰当和准确,时刻关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收益,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全面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
参与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游戏、演示、练习、实验等便于学生自主参与、协同学习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因而教师往往会提出采用参与式教学活动完不成教学任务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传统教学任务观和参与式教学活动理念下的教学任务观。
传统观点认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教材内容讲解到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讲的既清楚又生动,这就高水平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来看,此种观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这是典型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任务观,这种观点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体验
与学习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需要的差异性。这种认识只是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当作重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总之,面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我们老师更应积极投身其中,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上大胆改革,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也要对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进行探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