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O一九年十一月
目录
概述 (1)
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
(一)行业背景 (1)
1、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 (1)
2、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2)
(二)行业人才需求 (3)
二、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4)
(一)学院概况 (4)
(二)师资力量 (4)
(三)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5)
(四)校外实训条件 (5)
(五)图书资料 (6)
三、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 (6)
(一)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6)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1)
1、人才培养模式 (11)
2、课程体系构建 (12)
(三)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3)
(四)双赢互利,多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13)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3)
2、“订单”式培养人才 (1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分析报告
概述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蓬勃发展阶段,学院从自身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的角度对专业结构与设置进行优化,根据调研结果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师资水平,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并开始招生。

学院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熟练运用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票务管理、运营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具备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等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与当前与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岗位结构与专业需求十分吻合。

在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开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
1、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和运量大等特点,对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扩展,中国的城市轨道建设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
已成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未来1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和增长。

1990年至今,中国从仅有3座地铁城市增加到超过40座,而且拥有地铁的城市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从城市规划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10~20年内,城市轨道交通将始终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迄今为止,有43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批复。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要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关键技术产业化。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1年至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

2、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福建省第一个快速轨道交通项目于2009年6月初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位于省会福州。

自2016年5月起,福州1号线开始试运营,福建省的地铁行业开启了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便捷交通的新时代,福州也跃入了地铁城市之列。

未来地铁产业在福州将发生最主要的几点变化:①除现已正式运营2年多的1号线外,福州地铁2号线也处在调试阶段并即将进入试运营,至2021年还将建成4号线、5号线、6号线,其中包含福州四区基本覆盖,同时涉及闽侯、马尾、长乐3个区域。

②在福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2050年远景规划中,7、8、9号也在公示
内容中。

厦门是福建省另一个建设地铁的城市,其首条线路厦门地铁1号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

目前厦门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条,里程总长30.3千米;在建线路共有4条,包括2号线、3号线、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169.2千米。

(二)行业人才需求
按照福州地铁已建成的1、2号线(24.89km+30.6km)与在建的4、5、6号线(28.4km+38.8km+36.5km)计算,福州地铁到2021年的运营里程将达约160km。

据行业统计,地铁运营平均每公里需工作人员为50~80人,故仅福州地铁对运营专业人才的需求约为8000~12800人。

福建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急剧增长,而运营管理类的人才则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有经验的人士担任。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急需如此大的人才需求背景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的顶级交通院校,必须为交通行业做出贡献,培养并输出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调研,并结合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与师资水平,学院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2017年底申请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招生申请,并与2018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内的一流交通院校,不论是从学院自身发展、整体专业结构优化与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还是为轨道交通行业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开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都是十分必要。

二、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一)学院概况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优美的学习环境。

学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福州市仓山区,占地面积达600 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心设施完善、设备先进。

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第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其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866 年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福州船政学堂。

学院始终以争创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增大硬件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显著的成绩。

(二)师资力量
开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依托于我院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

该系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专任教师3名,其中博士学历1名,硕士研究生学历3名,三位专任教师职称均为副教授。

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师主要是专业的3名专任教师,辅以院内机械系、汽车系和信息系等相关专业的教师。

与此同时,还将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实训实习指导教师。

(三)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已经在申报过程中。

当前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多个实验实训项目可以与本院的机械系、汽车系、信息系等共享实验实训设备。

我院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项目获得全国技能竞赛二等奖,这些都极大地支持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建设。

(四)校外实训条件
为了使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有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毕业生能有过硬的技术与能力,也为了能让学生与老师更多地了解现代企业的运营现状与发展,开拓思想与时俱进,提高学院的竞争力。

我们与地铁公司以及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共同建立了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新型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这个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让社会企业充
分了解我们的专业优势及学生情况,为学生的就业创造外部条件。

(五)图书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图书资料由学院图书馆统一提供。

学院图书馆环境优雅、设备先进、资料齐全。

图书馆在南北区和排下学区都有分布,总建筑面积近7123.9平方米。

图书馆内部设有采编部、技术部、外借部、期刊部;设有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大阅览厅等十二个阅览室厅,有近1556个阅览座位。

图书馆藏书近41万册,现有纸质图书17万册,已有万方数据、人大报刊全文数据等电子文献资料;已购有10.5万册电子图书,目前正加大力度采购大量纸质图书,馆内图书中80%是专业书籍,基本满足师生借阅需要。

学院建立的互联网平台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充分满足了资料收集与查询的教学科研需求。

三、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
(一)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岗位工作任务与对应的工作要求及能力、知识、职业态度分析职业能力,如表1-1所示。

表1-1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办学过程中与各地市的地铁等城市轨道运营运营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跟踪这些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加强岗位职业能力与任职要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专业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从而确定创新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有:
(1)以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2)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的特点,实行“运营质量管理理念+核心运营管理能力+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力”的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运营质量管理理念培养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力培养,从核心管理能力到行业运营管理能力,以质量管理、服务意识为基础,以核心管理能力构筑能
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行业运营管理能力课程结构来迎合、引导市场的需求。

(3)将全国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技术资格认证的技能层次按要素驱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课程设置,把“持续改进”的核心方法作为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将技能层次的各岗位(客运员、调度员、值班员、站务员、地铁综控员、乘服员、列车员、信号员)要素融入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保持充分对接。

(4)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行动导向”、“工学交替”、“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课程的总体设置与安排,体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作关系。

课程的结构和排序决定了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

课程体系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考虑相关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按照能力递进的模式进行编排,确定了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等,构建了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地适合开展工学交替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设备,设计“教、学、练”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通过导向任务、讲解任务要点、操作示范、演练、逐个指导、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总结等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穿插安排,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

同时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情境设置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增强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及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专业课程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教学生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双赢互利,多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1、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学生培养反馈机制,根据用人企业及毕业生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足。

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地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

轨道交通运输具有客流波动大的特点,制定了“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短期顶岗实习模式,即在客流高峰期安排学生进
驻企业进行短期顶岗实习,过后返校学习,实现学习和现场实习交替进行。

顶岗实习促进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

2、“订单”式培养人才
我按照订单企业提出的培养要求,制定地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并聘请企业人员兼职授课,任课教师深入地铁公司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开展教学,保证地铁订单班的培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