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一种中药往往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根据医药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和现在的科学认识水平,通常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类。

所谓有效成分一般是指具有生物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旋光度等)的单体化合物,也称有效单体,如麻黄碱、小檗碱、延胡索乙素、黄芩苷、槲皮素等。

如尚未提纯成单体而只是某一种结构类型的混合物者,一般称为有效部位,如麻黄生物碱、人参皂苷、芸香油等。

对中药化学成分所作的这种划分是相对性的。

例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对于治疗疾病不起主导作用,被视为无效成分,而在地榆、五倍子等中药中因其具有收敛、止血和抗菌作用,故为有效成分。

确定中药某些化学成分是否为有效成分,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例如早年认为黄酮类为无用的色素,现在知道是一类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的成分。

对糖类、氨基酸、鞣质以前不甚了解其药用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水平的提高,对其活性的认识愈加丰富。

凡临床用之有效而尚未发现其有效成分的中药,应以疗效为基础,进一步寻找其有效成分,不可盲目的否定其药用价值。

对中药化学成分的认识不能被目前的研究水
平所局限,随着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的不断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有效成分。

无论有效成分还是无效成分,都应进行研究。

某些无效成分亦可有药用意义。

如一些有机酸生物活性尚不明了,但因其能与本来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结合,生成可溶于水的生物碱盐,就可使生物碱在液体制剂如汤剂、口服液中充分溶解从而使药效得以发挥。

另外,为了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

也需对药物的各种化学成分有全面的了解。

某一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即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含有的黄酮苷可产生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罂粟壳含有的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可分别产生镇痛、镇咳、扩张血管作用。

这正说明了中药功效和应用的多样性,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味中药也就是一个小复方。

不过一药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含量多少、作用强弱常有主次之分,不可等量齐观。

化学成分的划分有多种方式。

如按有无活性划分,则有有活性成分(有效成分)及无效成分两大类。

按成分的合成途径划分,可分为一级代谢产物和二级代谢产物。

一级代谢产物如糖类、蛋白质等,这类物质几乎每种中药都含有,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存的必需物。

二级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皂苷等,这些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有效成分多为二级代谢产物。

从物质基本类型划分,可分为无机物与有机物两大类。

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均由这两大类物质组成。

矿物药的组成都是无机物,如雄黄的主要组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朱砂的主要组分是硫化汞(HgS);按成分的理化性质划分,由酸碱性,可划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三大类;由极性,可划分为非极性(亲脂性)、中等极性、极性(亲水性)三大类;从有机化学角度划分,可按组成元素、骨架母核划分为生物碱、苷、蒽醌、甾、萜等;依结构母核与生物活性、理化性质等混合划分,如黄酮类、强心苷、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

以上对成分的划分方式,可用于不同目的,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理解中药化学成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本章介绍采用人们较习惯的混合划分方式,对每种成分、将介绍其结构特点、
主要理化性质等,并列表介绍含该类成分的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及其生物活性。

一、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碱的性质,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多数为含氮杂环结构,氮原子多在环内。

生物碱多为苦味、无色或白色的结晶形固体,只有少数有颜色(如小檗碱和蛇根碱为黄色),或为液体(如烟碱和毒藜碱)。

游离的生物碱一般都不溶或难溶于水,却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或苯等有机溶剂中。

生物碱与酸作用成盐后则多易溶于水及含水的乙醇,而不溶或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植物中的生物碱多数是以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的。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生物活性上,生物碱都是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

生物碱分布相当广泛,不仅同属植物中往往含有结构类似的生物碱,而且不同科属的植物亦有可能含有相同的生物碱,如已发现小檗碱分布于多个科属的植物中。

在植物体中,生物碱往往和植物酸性成分结合成盐的状态存在。

常见的有机酸有酒石酸、苹果酸等,也有的是较特殊的有机酸如鸡纳酸、罂粟酸。

(表9-1)
表9-1部分中药中所含生物碱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益母草益母草碱,水苏碱收缩子宫,降压
天仙子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加快心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镇痛,解痉,抑制腺体分泌,散瞳
农吉利野百合碱抗癌,但毒性大,可导致肝中毒
槟榔槟榔碱驱虫,兴奋胆碱受体
苦参
广豆根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抗肿瘤,升白,平喘祛痰,抗过敏,免疫抑制,抗炎,利尿,抗菌,抗滴虫
白屈菜白屈菜碱抗肿瘤
一叶萩一叶萩碱兴奋中枢神经,临床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等症
洋金花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托品),去甲基莨菪碱抗胆碱药
颠茄莨菪碱,东莨菪碱抗胆碱药
金鸡纳树皮奎宁抗疟
喜树喜树碱抗肿瘤
猪毛菜猪毛菜碱降压
罂粟壳咖啡,可待因,那可汀镇痛,催眠,呼吸抑制,镇咳
厚朴厚朴碱降压
北豆根蝙蝠葛碱肌松,抗炎,抑菌,抗心律失常,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解痉,抑制胃液分泌
汉防己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抗心律失常,降压,消炎,抗过敏,镇痛,抗癌,抗菌黄连小檗碱抗菌,抗病毒,抗阿米巴,抗炎,抗腹泻,解热,抗凝
元胡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镇痛,对消化系统影响,扩张血管,肌松
钩藤钩藤碱,异钩藤碱降压,镇静,抗惊厥
马钱子士的宁兴奋神经系统,镇咳祛痰
毛果芸香叶毛果芸香碱治疗青光眼
常山常山碱抗疟
茶叶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美登木美登木碱抗癌
三尖杉三尖杉酯碱抗肿瘤
百部百部碱镇咳祛痰
石斛石斛碱解热镇痛,兴奋子宫
附子乌头碱、去甲乌头碱抗炎,镇痛,镇静,强心,降压
贝母平贝碱甲祛痰,降压
麻黄麻黄碱,伪麻黄碱拟肾上腺素作用,兴奋神经系统,利尿
黄柏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抗病原微生物,正性肌力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抗溃疡
半边莲半边莲碱少量兴奋心血管、大量抑制,利尿,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催吐
山慈菇秋水仙碱抗肿瘤,致应激反应
秦艽秦艽碱甲(乙、丙)抗炎,解热,镇痛,降压,升血糖
胡椒胡椒碱抗惊厥,镇静
二、多糖及苷类
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机体中,是天然化合物中最大族之一。

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分为两类。

一类为水不溶的,主要形成动植物的支持组织,如纤维素。

另一类为动植物的贮藏养料,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借酶水解释放单糖以供应能量。

如菊糖、淀粉等。

多糖过去曾作为无效成分弃去,如今因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糖随着单糖聚合度的增加,性质和单糖相差较大。

一般为非晶型,无甜味,难溶于冷水,或者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随着醇的浓度增加溶解度降低。

(表9-2-1)
表9-2-1部分中药所含多糖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香菇香菇多糖抗肿瘤,抗病毒
云芝云芝多糖抗肿瘤
茯苓茯苓多糖抗肿瘤
猪苓猪苓多糖促进免疫,提高抗肿瘤活性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多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核酸及蛋白质的代谢,抗肿瘤,促干扰素的诱生
人参人参多糖免疫促进,抗衰老,抗辐射,抗疲劳
黄芪黄芪多糖增强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转换,纠正外周白细胞的抑制,双向调节血糖,抗辐射,抗疲劳
刺五加刺五加多糖免疫促进,降血糖
天麻天麻多糖镇静,抗惊厥,提高机体免疫力
知母知母多糖降血糖
黄芪黄芪多糖Ⅰ、Ⅱ、Ⅲ增强免疫
枸杞子枸杞子多糖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
地黄地黄多糖降血糖
麦冬麦门冬多糖降血糖,增强免疫
薏苡仁薏苡多糖A、B、C降血糖
天花粉天花粉多糖降血糖
当归当归多糖免疫增强,抗辐射,抑制肿瘤
红花红花多糖免疫增强,抑制肿瘤
苷类也称配糖体,过去也叫苷,是一类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非糖部分成为苷元或配糖基。

苷的共性在糖部分,苷元的结构类型差别很大,性质和生物活性也各不相同,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同。

因此,一般将苷类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作不同方式的分类。

(1)按苷元化学结构分类,有氰苷、吲哚苷、香豆素苷、木质素苷、蒽醌苷、黄酮苷等。

苦杏仁苷是一种氰苷,存在于苦杏的种子中。

小剂量口服时,在体内缓慢分解生成苯甲醛(具有杏仁味)和氢氰酸。

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因而有镇咳作用。

大剂量可产生中毒症状,因氢氰酸可使延髓生命中枢先兴奋后麻痹,并能抑制酶的活性,阻碍新陈代谢,而引起组织窒息。

菘蓝的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含有菘蓝苷,为吲哚苷。

吲哚苷元易氧化成暗蓝色的靛蓝,青黛就是粗制靛蓝。

(2)按苷键原子分类,有O-苷,如牵牛子中的泻下有效成分牵牛醇苷;S-苷,如芥子中的芥子苷;N-苷,如巴豆中的巴豆苷;C-苷,如芦荟中的芦荟苷是蒽酮的C-苷。

(3)按糖的名称分类,如木糖苷、葡萄糖苷、鼠李糖苷。

(4)按苷的特殊性质分,如皂苷。

(5)按生理作用分类,如强心苷。

(6)按苷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状况分类,原存在于植物体内苷为原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为次生苷。

苷类大多数是固体,其中糖基少的可成结晶。

苷类有很甜的,有无味的,也有极苦的。

这种苦甜味不但与苷元有关,而且也与糖有关。

例如,穿心莲内酯味极苦,而新穿心莲内酯无味。

糖菊苷甜于蔗糖,300倍,是一种在现代制剂中应用越来越广的甜味剂,但水解去一个葡萄糖而成的二糖苷不再有甜味。

如苷元部分有特殊的结构则能使苷显色,如黄酮苷多呈黄色,花色苷多呈红色、
紫色、蓝色。

中药苷类成分种类多、范围广,溶解度差别很大。

一般说来大多数可溶于水或乙醇,其亲水性往往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

极性低的大分子苷元有的也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但难溶于乙醚和苯。

含苷类的中药并含有与其共存的酶。

苷和酶共存于同一器官的不同细胞中。

苷类与稀酸作用或遇到相应的酶(在药材破碎、细胞壁破坏时)则可被水解或酶解,生成糖和苷元或次级苷。

苷类分解成苷元后,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疗效也相应降低。

黄芩苷在黄芩酶的作用下可水解成葡萄糖醛酸与黄芩素。

后者易氧化为醌类而使黄芩变绿,有效成分破坏,质量下降。

故黄芩需蒸制以破酶保苷。

在多数情况下,多种结构相似的苷类或游离苷元共同存在于同一药物中。

(表9-2-2) 表9-2-2部分中药所含苷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赤芍赤芍苷扩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温
蚤休蚤休苷镇静,止痛,止血
马鞭草马鞭草苷,马鞭草宁止血,镇咳
土茯苓新妇苷利尿,镇痛
牵牛子,络石藤牵牛子苷泻下
三、醌及其衍生物
醌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的一类天然色素有机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常作为动植物色素存在于自然界。

因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故在生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作用,从而促进或干扰了某些生化反应,而表现出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醌类化合物按其结构可分为:苯醌、萘醌、蒽醌、菲醌等四种不同母核的化合物。

天然醌类多为黄、橙或红色的晶体。

苯醌及萘醌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蒽醌可和糖结合成苷存在于植物中,不易得完好结晶。

蒽醌类衍生物多具有荧光,在不同pH值显不同颜色。

还原型蒽醌类被还原可生成蒽酮及蒽酚。

由于此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体内也可能发生,因此在含有蒽醌类的新鲜药材中常伴有蒽酮、蒽酚等还原产物。

如新采收的大黄需贮存一定时期后才供药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大黄中的蒽酚、
蒽酮氧化成蒽醌类成分。

但新鲜大黄经贮存两年以上就检查不到蒽酮、蒽酚类成分。

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

小分子的苯醌及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可用于醌类的提取、精制和鉴定。

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或难溶于水。

但结合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在热水中也可溶解,但冷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并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

醌类化合物分子中多有酚羟基,故有一定酸性,利用此性质,可采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该类成分。

(表9-3)
表9-3部分中药中的含醌及其衍生物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臭椿的果实2,6-二甲氧基对苯醌抗菌
马蔺子种皮马蔺子甲素抗辐射
指甲花指甲花醌抗霉菌
紫草紫草素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
丹参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大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及苷抗炎,降压,利尿,泻下
芦荟芦荟苷泻下
番泻叶番泻叶苷泻下
四、香豆素和木质素
香豆素是一类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而存在。

游离香豆素多数为无色结晶,且多具有香味。

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并能升华。

而香豆素苷类多数无香味和挥发性,也不能升华。

游离香豆素溶于沸水,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醚;香豆素苷类溶于水、甲醇、乙醇、而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香豆素具有内酯结构,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邻羟基桂皮酸的盐,加酸后环合为原来的内酯而沉淀出来。

(表9-4)
表9-4部分中药中所含香豆素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秦皮七叶内酯、七叶苷抗炎,抗真菌,止咳,祛痰平喘
蛇床子蛇床子素祛痰平喘
滨蒿,茵陈蒿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炔内酯利胆保肝,扩血管,降血脂,抗凝血
白芷(川)白当归素,(杭)呋喃香豆素光敏作用,活化交感系激素,拮抗副交感系激素
独活二氢山芹醇,二氢欧山芹醇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痉,光敏,抗胃溃疡
前胡伞形花内酯,紫花前胡内酯抗血小板聚集,抗癌
木质素是一类由双分子苯丙素聚合成的天然化合物。

木质素多数为游离体,少数与糖结合成苷。

由于多数存在于木部或树脂中,故称为木质素。

木质素多数为白色结晶,多数不挥发。

游离木质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

与糖结合成苷者水溶性增大,并易被酶或酸水解。

(表9-5)
表9-5部分中药中所含木质素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五味子五味子素保护肝脏,降血清GPT水平
厚朴厚朴酚,和厚朴酚镇静,肌松
牛蒡子牛蒡子苷钙拮抗剂作用,抗肾病变,抗肿瘤
五、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多数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未。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各种颜色的荧光,遇碱后颜色改变。

如查耳酮和橙酮呈亮黄棕色或亮黄色的荧光,在氨熏后为橙红色的荧光。

黄酮类化合物的游离苷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济剂及稀碱涪液中。

黄酮类化合物羟基被糖苷化后,水溶性相应增大,而脂溶性相应降低。

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
甲醇、乙醇、吡啶等极性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

糖链越长,水溶性越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

(表9-6)
表9-6部分中药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黄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抗菌,抗病毒,解热,解毒,抗炎,抗过敏
槐花米芸香苷,槲皮素保持毛细血管抵抗性,降低通透性,抗炎
银杏叶山萘黄素,槲皮素,白果黄素,银杏黄素扩冠,抗衰老,解痉
满山红叶杜鹃素祛痰
陈皮橙皮苷活血化瘀
补骨脂补骨脂乙素扩冠,加强心肌收缩力,兴奋心脏
葛根葛根素,大豆苷增强心肌血氧供应,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癌
桑叶芸香苷、槲皮素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减慢心率
红花红花色素Ⅲ增加冠脉流量
凌霄花芹菜素解痉
骨碎补骨碎补双氢黄酮苷降血脂
六、萜类
萜类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已有2万种之多。

由甲戊二羟酸衍生所形成的萜源类衍生物,均称为萜类。

萜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萜类化合物一般可分为半萜、低聚萜类,常温下多呈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并带有芳香气味。

单萜类和部分倍半萜类随分子量增加,功能基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沸点相应增高。

萜类化合物按构成碳架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萜类:单萜类的碳架多是由10个碳原子组成的,是多种植物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但若以苷的形式存在,则不具挥发性。

(表9-7)
表9-7部分中药中所含单萜类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陈皮柠檬烯祛痰平喘
薄荷薄荷油(薄荷醇)镇痛,止痒,局麻,防腐,杀菌,清凉
土荆芥(油)驱蛔素驱线虫
冰片龙脑发汗,兴奋,镇痛,抗缺氧
樟脑樟脑局部刺激,防腐,强心
紫苏紫苏醛镇静
荆芥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镇痛
荜澄茄柠檬醛,柠檬烯,莰烯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菌
2.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也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大多为白色结晶体或粉未,味苦,其苷易溶于水、甲醇;溶于乙醇、正丁醇;难溶于氯仿、乙醚、苯等亲脂性溶剂。

有的苷易水解成不稳定的苷元,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易变色。

如地黄、玄参含有这类苷,故在加工炮制或干燥放置中常逐渐变成黑色。

(表9-8)
表9-8部分中药中所含环烯醚惦类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栀子栀子苷元(京尼平)促进胆汁分泌
地黄,车前,胡黄连梓醇降血糖,利尿,迟缓性的泻下
龙胆,当归龙胆苦苷苦味成分
3.倍半萜:倍半萜类除烃类外,在植物体中常以醇、酮、内酯等形式存在于挥发油中,是挥发油中高沸点部分的主要组成物。

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是医药、食品、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表9-9)
表9-9部分中药中所含倍半萜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枇杷叶枇杷叶油(金合欢烯)祛痰
藿香藿香油(甲基胡椒酚)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解痉
生姜姜油酮止吐,使肠管松弛,蠕动减慢
八角茴香茴香油(茴香醚)促平滑肌蠕动,促消化,促气管粘膜分泌
郁金郁金油(郁金烯)促进胆汁分泌
青蒿青蒿素抗疟
桉叶桉叶油(桉醇,桉油精)祛痰,杀滴虫
香附香附油(香附酮)微弱雌激素作用
莪术姜黄醇(莪术醇)抗癌
4.二萜类:二萜类化合物为基本骨架内含20个碳原子的天然物。

植物醇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它属于二萜衍生物。

植物体分泌的乳汁、树脂等均以二萜衍生物为主要成分。

(表9-10)
表9-10部分中药中所含二萜类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穿心莲穿心莲内酯抗癌,抗病毒,抗炎,解热,抗早孕
银杏银杏内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雷公藤雷公藤甲素,乙素免疫抑制,抗肿瘤
红豆杉紫杉醇抗癌
甜菊叶甜菊苷甜味剂,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性
冬凌草冬凌草素抗癌
香茶菜香茶菜甲素抗癌
海南粗榧海南粗榧内酯抗癌
巴豆油巴豆醇致癌性(故巴豆炮制脱油,以巴豆霜入药)
5.三萜类:三萜类化合物是基本骨架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天然产物,它以游离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表9-11)
表9-11部分中药中所含三萜类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甘草,人参,连翘,槲寄生,女贞子齐墩果酸清热,消炎抑菌,强心利尿
甘草甘草次酸治疗胃溃疡
山楂,车前子,山茱萸,构骨叶,白花蛇舌草熊果酸(乌苏酸)降血糖、尿糖,降血脂
人参,绞股蓝,西洋参人参皂苷对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降血糖,免疫增强,抗肿瘤,抗衰老,保肝
三七三七皂苷,人参皂苷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氧化,减少血栓形成,抗炎,镇静
瓜蒂葫芦苦素降转氨酶
黄芪黄芪甲苷抗衰老,镇静,镇痛
升麻升麻素,升麻苷中枢抑制,降温
雪胆雪胆素抗菌,解热,抗炎,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泽泻泽泻萜醇降血脂
七、挥发油
挥发油也称精油,多具有嗅味和挥发性,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的油状液体。

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少数有颜色,如桂皮油呈红棕色,佛手油呈绿色,满山红油呈淡黄绿色。

常温情况下易挥发,并多具有浓烈香味,涂在纸片上挥散而不留油迹,可与脂肪油相区别。

少数挥发油在低温下可析出结晶,常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去脑后的挥发油称为脱脑油。

挥发油大多数比水轻,仅少数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

挥发油难溶于水,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及高浓度乙醇等。

挥发油对光线、空气及温度较敏感,易氧化而分解变质,而导致比重增加、颜色加深、失去原有气味,同时形成树脂样物质而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均是由数十种至数百种化合物所组成,故除含某种成分较多的挥发油外,其单一成分的活性研究比较少。

挥发油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1.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存在最多的成分是单萜、倍半萜和它的含氧衍生物,详见萜类化合物。

2.芳香族化合物:在芳香油中,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存在也相当广泛。

(表9-12)
表9-12部分中药中所含芳香族化合物一览表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