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2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
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耍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
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的时期
B.“朝上国”思想浓厚
C.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D.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根据“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知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的往来是一种侮辱,故B项正确。
A选项错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备受欺凌;C选项与历史情况不相符;D选项与材料叙述内容无关。
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务
参考答案:
C
考查古代的制度。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荀子主张国君要知道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C项符合题意。
所以应选C。
3.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实业救国
D.打造中华参考答案:
C
4.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
B.美国对中国的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持观望态度
D.中国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在亚洲战场抗击日,是亚洲战场的主战场。
罗斯福总统的话说明了中国战场的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强调的是反法西斯战场之间的关系,因此选D。
材料没有关于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同情、观望等态度的信息,只是客观陈述了中国战场的作用,排除AB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战争·伟大的战争的意义
5. 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
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
参考答案:
C
根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指的是实行分户,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发展了小农经济,C项正确。
重视农业生产、推行重农政策不是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着眼点,排除AB项。
秦国的措施主要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不是保护农民利益,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意思,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知道是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发展了小农经济。
6. 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B.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
大 D.贫富差距拉大
参考答案:
D
略
7.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下列关于苏东坡在词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C.其词开豪放派之先河
D.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参考答案:
A
8.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厲于皇帝"
D.“议会是立法机构”
参考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ABC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排除。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与材料设问要求不符,所以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性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9. 《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
”《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这表明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仍是刀耕火种
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据材料“深其耕而熟耰……厚(候)之为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重视精耕细作,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刀耕火种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无法体现这些特点,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深其耕而熟耰……厚(候)之为宝”,学生应该可以直接分析出这属于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0. 邓小平曾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文中所述“模式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进行大规模垦荒
参考答案:
C
11. 右图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C
12.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
D
13. 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
”基于此,实行了()
A.“依法治国”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并不是根本性的制度,C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B错误。
A出现于文革之后,所以和民主直接相关的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实行根本性的制度
14.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参考答案:
D
手工业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一般来说,判断出现的年代出现在哪个时期就看哪个出现最晚。
原始时代出现了黑陶;唐朝的唐三彩;宋代景德镇成为了“瓷都”;清代的珐琅彩。
所以答案选D。
15. 4月,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的标志。
”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运动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
A、C、D项,经济特区的建立多指中国沿海地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政府带领的,并没有生命风险;土地运动属于国家层面的制度变革。
故A、C、D项错误。
B项,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贴着身家性命私下里包产到户,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序幕。
此后农村经济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
故B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中国特色事业的开拓·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点睛】我们在谈到家庭联产生保责任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村。
其实在这之前,四川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当时的安徽省是万里在协调这件事请,在四川是由赵紫阳来协调这一事件。
家庭联产生保责任制是中国人民自己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制度,是自土地以来又一次的土地制度变革。
16. 某同学在学习《走向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框架。
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时间内容意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论述本质,提出要搞好市场经济
1992后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十四届三中
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初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提出坚持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勒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题意。
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
C
18.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参考答案:
D
19. 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能说明“立宪”是虚、“君主”是实的是()
①国家元首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②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控制立法权
③国家元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④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C
20.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参考答案:
C
略
21.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议会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产阶级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了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
C
22.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是中心,民主能自救…”。
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
国共两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分别
是
A.中国共产“二大”的召开 B.国民“一大”的召开
C.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D.国民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参考答案:
BD
略
23. 关于雅典民主,有人认为,“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就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这主要说明当时雅典()
A.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 B.实际上是贵族专制
C.能够有效制约野心家的专制 D.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滥用
参考答案:
D
24.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
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
”投票通过的这部“伟大文献”是
A.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第一部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C.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D.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参考答案:
C
根据时间1954年可知,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是《宪法》,这是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所以C符合题意;A是1912年的《临时约法》,B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D是1982年通过的《宪法》,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54年”,结合所学1954年宪法的意义分析解答。
25. 在中国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26.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机处取代内阁,国大事均由机大臣裁决
参考答案:B
A是北宋加强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是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符合题意,故B 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故C错误;内阁并没有被机处取代,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故D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收敛性”的含义一是对内集权,地方权力逐渐集中于,的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明清时期废丞相、设机处是突出表现;一是对外逐渐走向闭关自守,明清的海禁、闭关自守、广州十三行的设立说明了这一点。
27. 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答案:
B
28.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B.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比较。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战争胜利的成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均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故选C。
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的原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问题,故A错误;美国的国会、总统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相互制约,故B错误;英国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错误。
29.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当时的美国总统是
A、杜鲁门
B、里根
C、克林顿
D、布什
参考答案:
C
30. 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商朝号称“青铜时代”。
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是(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战争 B.商朝青铜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参考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地点资本雇工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1万元
700人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天津7万元10人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宁波5万两400人
新式轧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
司广州
15万两
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上海5万两800人日产火柴50箱
材料二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工业化的道路。
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特点: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地区;较少,力量薄弱。
(2)规划: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如回答“一五计划”也可酌情给分)
(3)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改变农村社会面貌。
(4)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地点、资本、雇工、所用机器或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结构、分布地区、规模、技术力量等方面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规划,结合材料二“工业化的道路……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方面简述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措施,据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角度回答这得益于哪一措施。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回答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观点,据材料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手段、本质等方面回答材料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
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面回答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目标。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
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
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果断退出北约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的事防卫体系。
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
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作用。
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
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性。
——摘自吴于崖、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
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特点:坚持自主,力图领导西欧(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开始突破“冷战”思维的限制(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注重联合西欧(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2) 影响:推动了欧洲的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答案要点:观点: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导致中美两国围绕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展开争斗。
评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崛起的中国将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的崛起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规则;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谋求世界霸权。
第(1)问,根据材料中“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的核力量” “的事防卫体系”“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作用”概括归纳。
第(2)问,材料一、二、三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回答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即可。
第(3)问,题目要求“评述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首先需要概括出观点,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否赞同,再进一步进行评论,评论要结合中国在外交上的政策等内容回答。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
……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值,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
……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
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