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混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学会求得给定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值)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混凝通常能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出水浊度和BOD5;混凝一般适用于粒度在1nm~100μm的分散体系。
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由于胶粒带电,产生的静电斥力;布朗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引力—范德华引力;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
受这几方面影响因素的影响,胶体微粒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比较稳定,难于被去除。
胶体颗粒被去除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作用:
1.压缩双电层作用
水中胶粒能维持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主要是由于胶粒的ξ电位。
如能消除或降低胶粒的ξ电位,就有可能使微粒碰撞聚结,失去稳定性。
ξ电位的降低是依靠胶粒表面的双电层变薄而实现的。
2.吸附架桥作用
无机小分子的混凝剂溶于水后,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线性结构。
这类高分子顺被胶体微粒所强烈吸附。
因其线性长度较大,当它的一端吸附某一胶粒后,另一端又吸附另一胶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结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体。
3.网捕作用
有些混凝剂水解后能生成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微粒,使胶体粘结。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
(1)水温,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水温对无机盐类混凝的效果影响极大;
(2)pH,硫酸铝:pH为6.5~7.5,除水中的浊度;pH为4.5~5,脱色。
Fe2+:pH>8.5,Fe3+:pH为6.0~8.4,一般高分子混凝剂尤其是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受pH的影响较小。
(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例如:天然水中杂质为粘土类,加的絮凝剂量就少;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大,消耗絮凝剂的量就大。
(4)水力条件,混凝过程包括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
混合阶段:快速和剧烈搅拌,几秒钟内可以完成。
反应阶段:随着絮凝体的结大而降低。
(5)混凝剂的种类,取决于去除污染物的性质、浓度。
如主要去除胶体状态的污染物,应优先选择无机混凝剂。
(6)混凝剂的投加量,存在最佳的投加量。
普通铁盐、铝盐为10~100mg/L;聚合盐为普通盐的1/2~1/3;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为1~5mg/L。
(7)混凝剂投加顺序,一般为先加无机混凝剂,后加有机混凝剂。
常用的混凝剂有:无机小分子的混凝剂,如铁盐和铝盐;高分子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以及聚丙丙稀酰胺(PAM)等。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1.HJ-6六联恒温磁力搅拌器GDS-3型1台
2.光电子式浊度仪PHS型1台
3.pH试纸若干
4.烧杯500ml 6个
5.量筒1000ml 1个
6.移液管1、2、5、10ml 各2支
7.注射针筒、温度计、秒表等。
四、实验步骤
混凝实验分为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值两部分。
在进行最佳投药量实验时,先选定一种搅拌速度变化方式和pH值,试出最佳投药量。
然后按照最佳投药量求出混凝最佳pH值。
在混凝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药剂及其浓度分别为:
1.硫酸铝Al2(SO4)3·18H2O 浓度2g/l
2.化学纯盐酸HCl 浓度10%
3.化学纯氢氧化钠NaOH 浓度10%
(一)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
1.用6个500ml的烧杯,分别放入200ml原水,放在搅拌器平台上。
2.确定原水特征,即测定原水水样混浊度、pH值、温度。
3.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
方法是每次加0.1ml浊凝剂投加量于200ml废水中,通过快速搅拌10s ,慢速搅拌5分钟原水,直至出现矾花为止。
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4.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
根据步骤3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1/4作为1号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4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相等的方法确定2~5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1~6号烧杯分别取200ml原水,同时加入相应量的混凝剂分别于1~6号烧杯中。
(速度要快)
5.由于污水胶体颗粒比较脆弱,刚刚形成的矾花容易破碎,启动搅拌机后,快速搅拌10s;中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10min。
6.关闭搅拌机,静止沉淀10min,用注射针筒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注意不要搅动以免沉淀上浮),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1-1中。
(二)最佳pH值实验步骤
1.取6个500ml烧杯分别放入200ml原水,置于实验搅拌器的平台上。
2.确定原水特征,测定原水浊度、pH值、温度。
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最佳投药量实验时必须完全相同。
3.调整原水pH值,用胶头滴管分别200ml原水中滴加稀酸或稀碱溶液,调整1号烧
杯水样使其pH值等于3,采用变化pH值的方法,即,其它水样的pH值(从1号烧杯开始)依次增加一个pH值单位。
1号—6号杯PH值分别为3、4、5、6、7、8。
4.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30s;随后用pH仪测定各水样准确pH记入表1-2。
5.用移液管向各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混凝剂。
(投加剂量按照最佳投药量实验中得出的最佳投药量而确定)。
6.启动搅拌机后,快速搅拌10s;中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10min。
7.关闭搅拌机,静止沉淀10min,用注射针筒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至着浊度仪样品瓶中(注意此过程不要搅动以免沉淀上浮)。
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次,记入表1-2中。
注意事项
1.最佳投药量、最佳pH值实验中,向各烧杯投加药剂时希望同时投加,避免因时间隔较长各水样加药后反应时间长短相差太大,混凝效果悬殊。
2.在测定水的浊度、用注射针筒抽吸上清液时,不要扰动底部沉淀物。
同时,各烧杯抽吸的时间间隔尽量减小。
五、实验结束整理与讨论
(一)最佳投药量实验结果整理
1.把原水特征、混凝剂投加情况、沉淀后的剩余浊度记入表1-1。
2.以沉淀水浊度为纵坐标,混凝剂加注量为横坐标,绘出浊度与药剂投加量关系曲线,并从图上求出最佳混凝剂投加量,并讨论。
(二)最佳pH值实验结果整理
1.把原水特征、混凝剂加注量、酸碱加注情况、沉淀水浊度记入表1-2。
2.以沉淀水浊度为纵坐标,水样pH值为横坐标,绘出浊度与pH值关系曲线,从图上求出所投加混凝剂的混凝最佳pH值及其适用范围,并讨论。
思考题
1.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
2.在实际的水处理中,混凝通常用于哪级处理?
3.混凝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表1-1 最佳投药量实验记录
第小组姓名实验日期原水水温原水浊度原水pH
表1-2 最佳pH值实验记录
第小组姓名实验日期原水水温原水浊度原水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