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第一篇: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平淡”生活
癌,这个吞食人们生命的怪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奔荡不羁,象战争的罪犯,给人们留下痛苦和死亡。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同它斗争的武器。
可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波兰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斯克洛道夫斯卡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
它可以破坏被病毒侵蚀了的细胞,然后构成新的、健康的细胞组织。
这样,镭就成了治癌的有力武器。
朋友,如果你被病魔久缠不愈,甚至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候,由于得到镭的放射性治疗而康复,要感谢居里夫人的话,那么,你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她那忘我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如果你是一位白衣战士,有志攻克癌症这个顽固的堡垒,那么,追溯居里夫人一生走过的道路,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如果你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下决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你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将会看到:志在攀登科学顶峰的人该怎样战斗和生活……
最高原则
一八七七年的波兰,还是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
它被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侵占着。
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发生的这一切疑惑不解: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问她的小伙伴:“沙皇要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不够富有吗?他的国土是那么大。
”老师最了解孩子们的心里。
当沙俄监察员不在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反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小玛丽回到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讲:“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
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虽然她还只有十岁,不懂得怎样去反抗侵略者,但是那种决不屈服的性格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燃烧着;为祖国解放而学习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
玛丽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顺利地从小学升入中学,又以获得金质奖章的成绩在中学毕了业。
她多么想继续升学和深造啊!可是,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
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
可是,清贫的斯克洛道夫斯基一家,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又那里拿得出到外国求学的费用呢?何况她姐姐中学毕业已经三年了,幻想到巴黎学医的计划,一次
次都变成了泡影。
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使姊妹俩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倔强地向既定目标挺进。
玛丽和姐姐分别去担任家庭教师,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
一个春天的早晨,玛丽惊喜地告诉姐姐,她想出了一个到巴黎求学的好办法:“是这样,你把我们俩个节省下来的这一点钱都带上,先到巴黎去,我仍然留在这儿当家庭教师,把我挣来的钱都寄给你,等你当了医生,再设法接我到巴黎去学物理和化学。
”多大的牺牲,多好的办法啊!玛丽的这一番话,使她姐姐感激地流下了热泪。
打这以后,玛丽更加节衣缩食,按月把自己挣来的钱寄给在巴黎的姐姐,宁肯自己穷得身边连零花钱也没有,连写信的邮票都买不起。
贫苦的生活影响不了玛丽刻苦学习的积极性。
她为了多学一些,养成了每天早晨六点钟以前就起床学习的习惯,而晚上常常自修到深夜。
她不仅刻苦自学,而且不辞辛苦地到波兰农村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到工厂女工中传播波兰文化,而这样做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密探们发现,被沙俄监察员抓走的。
可是玛丽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念头:为被压迫的祖国服务,为祖国的解放而学。
正象她给自己一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说:“我用尽了力量来应付这一切,再接再励……我有一个最高原则:不管是对人或者对事,都决不屈服!……”
志在顶峰
有志者事竟成。
度过五年艰苦岁月,玛丽用她倔强的两手开拓了
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姐姐获得了博士学位,妹妹踏上了新的征程。
玛丽来到巴黎索尔本学院求学,穿着褪了色、挂了丝的衣服;住着难以形容的简陋小屋;钱用光了,常常是整个星期用面包和茶水充饥。
大学的图书馆象块有魔力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玛丽。
玛丽象块贪婪的海绵,拚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
有一次,她正在图书馆里伏案攻读,突然晕倒在地,有的同学找来医生给她做了检查。
原来是因为玛丽忘记了吃饭。
忘记吃饭,对于玛丽来说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她的姐夫、姐姐常常为这件事操心,玛丽也常常为这件忘却了的事情发笑。
每当晚上十点钟,图书馆闭馆了,玛丽才带着婉惜的心情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继续用功,一直到后半夜两点钟。
当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又被冻得不得不爬起来,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
早晨起床的时候,洗脸盆里的水冻成冰块,就连水壶里的水也结成了冰。
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
然而,在向科学之巅攀登的玛丽,却象那冰山上的雪莲,开得那样火红,放射出绚丽的异彩。
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从此,玛丽的研究内容扩充到许多方面。
在研究金属磁性的试验中,在物理学会的会议席上,玛丽结识了
优秀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
在崎岖的小路上相识,在向科学顶峰的攀登中结成伴侣。
从此玛丽、居里成了不可分开的名字。
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的盐类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
当时,这种神秘射线的来源对科学家们来说,还是一个算不出答案的难题。
居里夫妇正是从解决这个难题入手,开始了他们共同的生活和战斗。
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终于从沥青状铀矿里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亨利·柏克勒尔的难题攻下以后,居里夫妇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脚步,而是继续向光辉的顶点前进!当时,几平所有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对于镭的发现都持观望态度。
因此,居里夫妇又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坚任务:下决心,从沥青状铀矿中取出“相当”分量的镭,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这种“神密”射线的存在。
没有钱买沥青状铀矿作试验,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供试验用;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借用所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木板房搞实验。
两位科学家向大自然的开战就这样开始了。
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要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每次搅拌好几个小时,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
小屋里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很强的蒸汽使人窒息。
居里夫妇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提取“镭”的不懈的搏斗,为了使实验不间断,他们往往就在这里,边做实验,边做顿简单的饭来充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年时间过去了,尽管居里夫妇历尽了千辛万苦,可是把镭分析出来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
玛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她需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搅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来,如蒸馏、结晶等等。
化学处理的繁重劳动,累得玛丽瘫痪了一样。
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
这对年轻的夫妇没到过一次戏院、没有去听过一次音乐会,甚至没有访问过一次朋友。
可是,仅用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竟写出过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文。
正象玛丽·居里后来回顾这段艰苦历程时所说:“…在这间简陋的木板房子里度过的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献身于工作的时期。
”
一九0二年深冬的一个雪夜,居里夫妇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迎着万家灯火,踏着厚厚的积雪,习惯地向他们的实验室走去。
当皮埃尔·居里划火柴开门的时候,被玛丽·居里拦住说:“不要点亮。
”他们摸黑走进小屋,顿时惊呆了。
这间简陋的木板房简直成了一个魔宫:从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莹的蓝光,特别是那支盛试验产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来的光更加强
烈。
看不见的射线,看见了!神秘的射线揭穿了!他们日思夜想的镭诞生了!可是,谁曾想到这世界上第一克镭竟是居里夫妇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碎屑中,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才提炼出来的。
它象镶嵌在科学之巅的一颗明亮的珍珠,被不畏劳苦的居里夫妇亲手摘下来了!这一克镭的诞生包含着居里夫妇多少次失败的教训,多少次胜利的喜悦呵!至于究竟盛着他们多少劳动的汗水和脑汁,那却是
无法计算了,但是从居里夫人还在学生时代给她哥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所在:
“人必须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我应该相信,自己对于某种事业有特殊的才干,并且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这个事业。
”
鄙视功利
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
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
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
一次,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
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镭,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
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
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
——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
何况镭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他们把这
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
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
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
皮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万法郎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
”许多朋友责怪她,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
居里夫人却有自己的见解,她说:“贫困固然不大好受”,“但是富裕却也没有必要,甚至是很讨厌的。
”她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
而她给孩子们留下的却是那独立不羁的精神和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
有名的学者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
英勇献身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当德国侵略军逼近巴黎的时候,居里夫人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战争的战场。
她用她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努力为伤员们服务。
为
了很快检查出受伤者身上的枪弹和弹皮的所在位置,及时为伤员实施手术,解除他们的痛苦和死亡,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发电,在汽车上安上一套爱克斯光射线设备。
这种活动的爱克斯射线车,士兵们亲切地叫它“小居里”。
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辆“小居里”突然发生了事故,跌进了路旁的战壕里,居里夫人被擦伤、摔昏了,这可把年轻的司机吓坏了,表示再
也不敢开汽车。
居里夫人在战争期间开始刻苦学习驾驶技术。
几个星期后,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机。
从此,居里夫人亲自驾着汽车,不知疲倦地从一个诊疗站跑到另一个诊疗站,一下车,就投入了透视、照像的紧张战斗……
如果说居里夫人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英勇的献身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那么,她在那无声无响的实验室里,英勇的献身精神。
更使人肃然起敬。
居里夫人继镭的发现之后,又成为爱克斯光射线学方面的权威,并着手提炼放射性元素“锕”。
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
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
她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
但是,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
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
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
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
居里夫人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原子时代的先驱、镭的“母亲”——居里夫人与世长辞了。
但是,她那决不屈服的最高原则、志在顶峰的雄心壮志、鄙视功利的高尚品德、英勇献身的实际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人们向新的目标前进!
第二篇: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顾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即是说,居里夫人是人类的道德楷模)居里夫人在对待人生价值和意义方面,堪称人类的典范。
在科学史上,到目前为止,在女科学家中,居里夫人是独一无二的两次诺贝尔获得者,被誉为“镭的母亲”。
她生长在波兰的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家庭,从小就热爱科学,但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没有能够上大学,17岁就给人当家庭教师,挣钱寄给在巴黎上大学的姐姐,等姐姐大学毕业后在支持她上大学,这一干就是7年。
她当时的工作虽然被别人看不起,但是她的心中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她在给姐姐的信中写道:“我们生活得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要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些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情况必须做到。
”在24岁时,她终于实现了去巴黎念大学的志愿。
在学习期间,她的生活极为清苦,住在简陋的房间里,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她刻苦学习,常常攻读到深夜两三点钟。
由于缺乏营养和睡眠不足,身体较差,有一次竟然晕倒了,事后才知道,她那天的晚饭只吃了一把小罗卜和一些樱桃,夜里也只睡了4个小时。
然而她的学习异常扎实,成绩特别优秀,她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1893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物理系,第二年又在该校数学系毕业,成绩名列第二,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时年27岁。
要知道她完成两个大学专业仅仅用了3年时间!毕业后,她与丈夫一起从事放射性新元素的研究工作,为了提前新元素,居里夫妇在阴暗潮湿,漏雨又没有地板的简陋实验室里,艰苦地从事提炼工作,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她说:“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一个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液体的大瓶子。
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就这样,她用了4年多时间,用了800吨水,200吨化学药品,从400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1克新元素的化合物!他们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因此,居里夫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同年(1903)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幸的是,1906年居里被一辆马车撞死,这给居里夫人以巨大的打击,但是她没有被深重的悲哀压倒,而是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向科学顶峰挺进,终于在1910年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块纯净的镭。
由于她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的重大贡献,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还8次获得其它各种科学奖项,获得25个国家的荣誉头衔107个。
但她对名誉十分淡薄,没有因此陶醉,她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实验研究,直到临死前还在做实验。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腐蚀的人。
”居里夫妇不为金钱所吸引,他们发现镭和钋元素时,家庭生活还比较艰苦,由于镭能够治疗癌症,许多厂家愿意以高价购买她的专利。
如果他们申报专利,可以靠卖专利成为亿万富翁,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把提炼镭元素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世。
居里夫人说:“镭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人类所有,任何人不能拿它来发财致富。
”由此可见,她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格和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居里夫人晚年回忆说:“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是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里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在临死的
时候她还说:“我的生活是不能离开实验室的。
”居里夫人的女儿回忆说:“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就是居里夫人长女的学生。
第三篇: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
本文导读:玛丽·居里继承了父亲的秉性,诚实、勤奋,充满着不挠的斗志,同时还是一位称职的贤妻良母,如母亲那样任劳任怨。
可以说,她的身上体现着人类真正的真善美。
--好父母教育咨询网-中国专业的婴幼儿、青少年教育咨询网站
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1867年生于波兰华沙,是家中最小的女儿。
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天性,玛丽有着过目不忘或听过一遍就不会忘记的本领。
而且,她从幼年时起就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思想集中能力,令哥哥姐姐们大为惊叹。
玛丽在看书时,哥哥姐姐们即使在她的四边用椅子围起来惊动她也无济于事。
不是说她缺乏孩子的灵性,而是在理解能力上,她是极其早熟的。
波兰当时已丧失国家主权,华沙处在俄国的统治之下,学校教育设俄语为主课。
玛丽在读小学时曾有过这样一个插曲。
一天,俄国督学官突然出现在玛丽的班级里突击检查,测试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程度,如果回答得不中他的意,就要追究教师的责任。
老师点名让班里俄语流畅头脑最好使的玛丽来回答。
督学官提出一连串问题,玛丽回答得滴水不漏。
督学官满意地离去之后,玛丽扑进老师的怀里痛哭起来。
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祖国处在何种境地。
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在一段时间里,家里连遭不测:母亲身患结核病,而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父亲被在沙俄统治下为虎作伥的校长视为眼中钉。
全家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玛丽9岁时一个姐姐因伤寒去世。
两年后,最敬爱的母亲将孩子们和丈夫叫到床边,她望着孩子们和丈夫的脸,不断地说着“我爱你们”便撒手西去。
在那个时候,玛丽家
充满着悲哀。
但是,父亲和剩下的四个孩子没有被接踵而来的不幸所压倒,他们团结一致与命运作斗争。
孩子们帮助父亲,父亲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识全都倾注给孩子们。
父亲利用家里原来就有的理科实验器材,将科学话题讲解得饶有趣味,哥哥姐姐们勤奋好学,书斋里父亲的藏书堆积如山。
父亲虽然在经济上不能让孩子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却给了孩子们最最珍贵的财富。
尤其是父母亲那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使孩子们受用终生。
玛丽成长为一个值得赞扬的姑娘。
她一边当着家庭教师,一边向在巴黎学医的姐姐资助学费。
自己也悉心苦学,以后考入巴黎大学,专攻物理学,如鱼得水破壁腾骧。
得到数学和物理学的理学博士称号。
1894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在导师的研究室里与比埃尔·居里认识并结婚。
夫妇俩共同进行放射能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获得辉煌业绩
第四篇: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务实为民
权力应当是“官”用来履行职责的手段和工具,而绝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
我认为,既然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群众认同的官,做一个“造福一方、无憾一生”的官。
“做官”要公正。
“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正”,就是正派,为官的本质就在于“正”,孔子说:“政者,正也”。
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
我觉得这适用于所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
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境,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做官”要亲切。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亲切可以升华为大爱,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
什么样的行动能够感动群众,什么样的行为令人反感,什么是真心为民,什么是摆谱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