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下册 数学 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角平分线(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巴中•中考)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
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
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A
B.△ABC 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C
D.△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解析】选C. 根据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
合作交流 ⅰ、如图, 有两条公路相交于点A处,现计划 修建一个油库,要求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你们该如何选择油库的位置?
A
合作交流
ⅱ、如图, 有两条公路相交于点A处,如果再增 加一条公路,与这两条公路都相交(不经过点A 处),现计划修建一个油库,那么如何选择油库 的位置才能保证油库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你发现了什么?
三条折痕交于一点
新知探究
Ⅱ、如图,△ABC,用尺规作出三角形三个角的
角平分线。
A
你又发现了什么?
1、三个角的角平分线 交于一点;
B 2、交点到三条边的 距离相等。
P C
新知探究
Ⅲ、求证: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
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A
已知:如图,△ABC中,角平分线BM与角
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即 ∠A的平分线经过点P
新知归纳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
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情景引入
如图,三个城镇A、B、C之间有三条公路连
接,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内部区域建一个加油
站,使加油站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你能确定
加油站的位置吗?
3.(曲靖·中考)在Rt△ABC中,∠C=90°,若BC
=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且BD:CD=3:2,则点
D到线段AB的距离
.
【解析】∵BD:CD=3:2,BC= 10,∴CD=4,又∵AD平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zzz zzzzzzzzz66juj 分∠BAC,∠C=90°, 则点D到线段AB的距离等于CD,为4. 答案:4
课堂小结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
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4角平分线 第2课时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
复习旧知 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判定定理: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新知探究 Ⅰ、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通过折叠找出每个角的 角平分线。
A
B
C
1.(益阳·中考)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
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
法正确的是( )
C
A.P为∠A、∠B两角平分线的交点
B.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
P
的交点
A
B
C.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解析】选B. ∵点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P在∠A的角平分线上, ∵PA=PB,∴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为∠A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A
B
C
范例讲解
例1、如图,在△ABC中,AC=BC,∠C=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AB=AC+CD。
(1)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90°,DE⊥AB ∴DE=CD=4cm ∵AC=BC ∴∠B=∠BAC(等边对等角) ∵∠C=90°,∴∠B= 1×90°=45°. ∴∠BDE=90°-45°=42 5°. ∴BE=DE(等角对等边).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中
平分线CN相交于点P, 过点P分别作
D
AB 、 BC、A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D、E、 F。 NhomakorabeaN
PM
求证:∠A的平分线经过点P,且
F
PD=PF=PF.
证明:∵BM 是∠ABC的平分线, B
点P在BM上
EC
∴PD=P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PF=PE
∴PD=PE=PF
∴点P在A的平分线上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
B D 2 D E2 4 2c m (勾股定理),
∴AC=BC=CD+BD=(4+ 4 2 )cm.
例1、如图,在△ABC中,AC=BC,∠C=9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 (1)已知CD=4cm,求AC的长; (2)求证:AB=AC+CD。
(2)证明:由(1)的求解过程可知, Rt△ACD≌Rt△AED(HL) ∴AC=AE. ∵BE=DE=CD, ∴AB=AE+BE=A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