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一、案例背景描述:
在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卡壳,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他决定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过程:
1.引入:
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若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行进距离的一半,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抛锚: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无法继续思考时,教师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一个“抛锚”,例如:“小明认为每天行进距离的一半太慢了,他想一次增加1公里,这样会快一些吗?”这个“抛锚”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

3.探索:
学生开始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或引导思路,但并不给出确切答案。

4.发现:
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和思考,发现每天行进的距离构成一个等比数列,进而可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需要的天数。

他们逐渐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开始解答问题。

5.总结:
在学生们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通过对各种不同的解法的比较和分析,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散思维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都很重要。

6.拓展: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如果每天行进的距离是前一天的$\frac{3}{5}$,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效果评价:
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不再依赖教师的直接指导,而是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答案。

此外,学生们也逐渐发展出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然而,也需要注意抛锚时的时机和教师的引导,避免学生过度迷茫或陷入死胡同。

总之,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