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锁解锁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情况下,在车身与门锁的匹配中,
为保证车内密封性及防水性,在车门与车身间要设置密封条来,密封条
被压紧隔绝车内与车外。
密封条将会提供一个始终让锁扣往解锁方向运动的密封力(图1(2)),从理论和实际上来
说,在尾门上此密封力一般被主机厂通过调整密封条的形状和压缩量而控制在350N ,这个范围可以保证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尾门锁正常使用。
在匹配的过程中,发现有一
家客户无法解锁。
具体表现为:
启动解锁后门锁内发生哒门锁无法解开。
(1)上锁位置(反面)(2)上锁位置
(正面)1-蜗轮;2-曲柄拉杆;3-解锁拉杆;4-锁舌;5-锁扣(简化显示);
6-棘爪弹簧;7-棘爪;8-棘爪缓冲块;9-解锁拉杆弹簧
图1锁紧机构的工作状态
(3)解锁位置(反面)(4)解锁位置
(正面)
以此推测:无法电动解锁的原因是曲柄拉杆没有正常回位。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将锁体壳体背面开孔观察,发现上锁之后涡轮的卡脚被曲柄拉杆的凸台挡住,电动解锁时卡脚撞击凸台而发出哒哒哒的噪声,但是无法推动曲柄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何曲柄拉杆的在全锁位置没有完全回位。
从理论上来分析,由于曲柄拉杆与解锁拉杆为联动,那么最有可能的是解锁拉杆带动曲柄拉杆卡滞。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在锁体底板上开一个能看到锁舌棘爪咬合处的孔,在发生失效时观察曲柄拉杆的位置。
但是门锁装在车身上的时候是无法观察的,于是拆下门锁进行上锁-电动解锁操作,发现功能完全正常。
于是在底板上开孔后安装在尾门锁耐久实验台架之上进行操作,并且不断增加台架密封力。
结果如表。
测量其咬合量如表2。
可以看到解锁失败的样品咬合量比解锁成功的要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解锁失败是由于锁舌棘爪咬合量小。
失效原因分析-车身
虽然能够在台架上复现本次失效,但是并没有找到在车上失效的根本原因。
可以猜想,是不是同样因为密封力太大而导致的?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测量失效的车
封力数据如表3。
表1电动解锁-密封力
图5咬合量定义
表3车身密封力
样品编号#1#2#3#4(Y/N)
(Y/N)
2.95
2.54
3.10
2.65
3.15
2.47
2.87
2.58
表2解锁状态-咬合量(mm)
(1)紧急旋钮异常位置(2)紧急旋钮正常位置
图2
(1)失效状态(2)失效咬合量
图3
(1)正常状态咬合量(2)失效状态咬合量
打印样件及正常解锁拉在壳体上打孔直到能观察到曲柄拉上全锁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间隙如表5。
试验每把锁上锁各50次,没有发现曲柄拉杆与蜗轮碰撞产生的噪声。
方案效果验证
根据风险识别的测量结果进行方案评估,解锁拉杆增
6解锁拉杆加厚方向
图8曲柄拉杆-蜗轮间隙
表5曲柄拉杆-蜗轮间隙
正常样件增厚1.2°增厚1.6°增厚mm) 1.8 1.6 1.51
(1)正常样件(2)增厚1.2°
(3)增厚1.6°(4)增厚2.4°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