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人:胡静审题人:吕良艳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Cr—52
第I卷( 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第题3分,共48分)
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方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煤气,电能是一级能源
B.天然气,水力是二级能源
C.核能,煤,石油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
D.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
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
5mol/(L·s ) B.v(B)=0。
3mol/(L·s)C.v(C)=0。
8mol/(L·s )D.v(D)=1mol/(L·s)3.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ΔH2=-296。
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3=+0。
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4.在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 B.加入纯醋酸C.加水D.降低温度
5.把3molP和2。
5mol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 (g)+Q(g)x M(g)+2N(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molN,经测定M的平均速率是0.1mol/(L•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15 mol/(L•min)
B.Q的平衡浓度为1 mol/L
C.Q的转化率为25%
D.x等于2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AlO2-、Cl-B.Na+、Cl—、SO42—、HCO3—
C.NH4+、Na+、NO3—、SO42—D.Ba2+、Na+、Cl—、NO3—
9.对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 B.①⑥ C.②④ D.③⑧10.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H+) B.
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
1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含量(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ΔS>0 B.ΔH>0 ΔS<0
C.H〉0 ΔS>0 D.H<0 ΔS〈0
12.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T1,T2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13.下列表述中,关于“一定”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②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④25℃时,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⑤如果Na2Y的水溶液显中性,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电离平衡
⑥0.2mol/L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c(H+)一定增大
⑦温度保持不变,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
⑧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若先润湿,则测得溶液的pH一定有影响
A.0 B.1 C.2 D.3 14.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甲乙丙
容积0。
5 L0。
5 L 1.0 L
温度
T1T2T2
/℃
反应1。
5 1.5 6.0
物起始量mol A
0。
5
mol B
mol A
0。
5
mol B
mol A
2。
0
mol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向甲容器中再充入0.5 mol A,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B.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Q丙〉2Q乙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
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15.25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CH3COO
H
HClO H2CO3
K(CH3C OOH)=1。
8×10-5
K
(HClO
)
=
3.0×10
—8
K(H2CO3)a1=
4。
4×10-7
K(H2CO3)a2=
4.7×10-11
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时,溶液的pH 随加水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H+)>c(ClO—)>c(CH3COO-)>c(OH-)
B .图像中
a 、c 两点所处的溶液中)()()(--⋅OH c HR c R c 相等(HR 代表CH 3COOH
或HClO) C .图像中a 点酸的浓度大于b 点酸的浓度
D .向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CO 2+H 2O =2HClO +CO 32—
16.可逆反应①X(g)+2Y(g) 2Z(g) 、②2M(g )N(g )+P(g )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在平衡(I )和平衡(II )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
D .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5/11
第 II 卷 ( 52分 )
二、填空题
17.(10分)按下列要求填空:(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铜 ④蔗糖 ⑤冰醋酸 ⑥KNO 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2)写出HF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e(OH)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草酸(H2C2O4)和酸性高锰酸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8.(6分)在25℃时,pH = 12的NaOH溶液100 mL ,欲使它的pH 降为11,需加入pH = 10的NaOH溶液_______ mL ;在25℃时,有pH 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a+b=13,则溶液呈性;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19.(10分)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的一级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H2C2O4、H2S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C2O4与少量的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浓度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B中有锌剩余
20.(6分)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1。
2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t0~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c(B)未画出]。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
(1)若t1=15s,则t0~t1阶段的反应速率为v(C)= 。
(2)t4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3)已知t0~t1阶段该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 kJ(Q 为正值),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在内)、氮氧化物(NOx)、CO、SO2等。
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 —1 2NO(g)+O2(g)2NO2(g)ΔH=-113。
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5,则平衡常数K=.
(2)下图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
①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H2O和_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消耗1 mol NH3和0。
5 molO2时,除去的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3)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和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
在高压下,NO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写出N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2.(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
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凹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②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
00mL 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③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
2000mol/L标准稀硫酸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④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测出所耗硫酸的体积;
⑤重复以上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最后一滴稀硫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
(2)滴定过程中,下列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A、若记录读数时,起始时仰视,终点时俯视
B、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C、若配制硫酸时,定容时俯视刻度,其他操作正常
D、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待测硫酸溶液润洗
E、开始实验时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
(3)测定操作中有一步存在问题,该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根据下列数据: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mol/L。
(5)为了测定产品中(NH4)2Cr2O7的含量,称取样品0.150 0 g,置于锥形瓶中,加50 mL水,再加入2 g KI(过量)及稍过量的稀硫酸溶液,摇匀,暗处放置10 min,加入3 mL 0.5%淀粉溶液并稀释成250ml溶液,取25ml该溶液,用0。
010 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30。
00 mL,则上述产品中(NH4)Cr2O7的纯度为。
(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①Cr2O72-+2
6I-+14H+=2Cr3++3I2+7H2O,I2+2S2O32-=2I-+S4O62-;
②(NH4)2Cr2O7的摩尔质量为252g/moL).
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
12345678
号
选
D B C B C B B D
项
题
910111213141516
号
选
A B A C B C B D
项
二、填空题(共计52分)
17。
(10分)(1)①②;
(2)HF H+ + F- 或HF+H2O H3O+ + F- ;
(3)Fe(OH)3Fe3+ + OH—;
(4)NaHSO4 == Na+ + HSO4—;
(5)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18.(6分)1000 ;酸; 1:1
19.(10分)(1)K a1 =c(H+)·c(HS—)/c(H2S);(2)H2C2O4 >CH3COOH〉H2S
(3)H2C2O4 + KOH == KHC2O4 + H20;
(4)HS—+ HC2O4—== H2S + C2O42—;
(5)③④
20.(6分)(1)0。
02mol/(L·s);
(2)减小压强;
(3)2A(g)+B(g)3C(g) △H = + 2。
5 Q kJ/mol
21.(10分)(1)—41。
8 ; 1.8 或9/5 ;
高
(2)①N2 ;②11.2 ;(3)3NO ==== N2O + NO2 ;22。
(10分)(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
(2)AC ;
(3)第③步(4)0.5000
(5)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