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word文档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钦州市、河池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三月份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
1.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
题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
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填入相应的答题卡中。

每题4分,共140分。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到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l~2题。

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2.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东南亚处于雨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指数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如化石、生物燃料,以
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此外扬尘也会增加PM2.5的浓度。

读我国华北某城市空气质量指宭趋势图(图1)。

回答3~5题。

3.除3月1日外,该城市PM2.5的浓度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标准值。

关于该城市PM2.5的主要
来源,以下说法最准确、最完整的是:
①汽车尾气②冬季取暖燃煤③家庭烹饪④工厂含氮污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该城市最容易发生雾霾天气的是
A.2月18日~l9日
B.2月20日~22日
C.2月23日~25日
D.2月26日~28日
5.该城市2月28日~3月1日空气质量指数快速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逆温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郑州原为郑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处中华腹地,黄河南岸。

20世纪初,芦(沟桥)——汉(口)铁路和开(封)——洛(阳)线投入运营。

l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此,郑州成为全省政治、经济中心。

2010年,为苹果等国际知名公司代工的富士康在郑州投资建厂,主要生产组装计算机、通讯类消费性电子产品。

回答6~8题。

6.20世纪初,郑州成为商品集散地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黄河,水运便利
B.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位置
C.地处平原,经济发达
D.位于两条铁路的交会地点
7.20世纪前半叶,郑州作为商业中心的主要服务地包括
A.关中平原
B.湘中平原
C.冀中平原
D.汉水谷地
8.富士康在郑州投资建厂最有利的条件是
A.广阔的市场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图2示意某国部分地区
的人口密度(a)和地形(b)。

读图2,完成9~11题。

9.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10.影响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距海远近
11.与周围区域比较,P地人口较多的主要人文因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农业物产丰富
C.气候宜人,高技术产业密集
D.新兴政治中心
1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不同时期对办学机构及从事教育人员的称呼有所不同,明清时期县级设教谕,其副职称为“训导”。

这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治制度的特点
B.经济发展的状况
C.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D.对教师的尊重
13.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屠(佛教的别称)害政,桑门(佛教的僧侣)蠢俗。

……竭财以赴僧,
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

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磬于隋情(指僧侣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以下结论与文中所述不符的是
A.佛教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B.佛教造成国家的分裂
C.佛教妨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
D.佛教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1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
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先后完成于
A.西周隋唐
B.秦汉清朝
C.秦汉隋唐
D.秦汉明朝
15.据顾炎武《日知录》所述: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
弘敞。

而宋代,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在各路设立“转运史”
B.实行更戍法
C.派遣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D.采取“强干弱枝”的做法
16.战国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清初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上述思想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带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D.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17.“北京是外国人扮演浪漫角色的温床,城东南受武装保护的使馆区内居住着靠国内汇款生活的嗜
酒的高官显贵。

”(《费正清文集·观察中国》)。

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是
A.《天津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18.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节气”的下
跪请安等礼,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

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

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了中国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西方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19.“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美好愿望。

这一美好愿望
真正得到实现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孙中山“平均地权”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0.“九五”(199卜2000年)之初,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被美国《时代》周刊比喻成“飞向太阳
的鸟,但翅膀已被烤焦”。

l99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这年年底,朱镕基幽默地请人转告《时代》周刊“我的翅膀还在”。

“翅膀还在”主要得益于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B.全面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向城市
D.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21.有人说:孙中山是从美国人那里拿来图纸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这张图纸的设计若却来自
欧洲。

那么这张图纸的设计者应该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华盛顿
22.科技史家丹皮尔说:“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
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能证明此观点的历史事实是
A.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B.经典力学的创建
C.相对论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23.某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虽然没有了孤军奋战的担心,但也进一步加重
了其消极抗战的心理。

白崇禧的一纸电文披露了蒋介石的这种心理(右
图是电文的一段)。

这一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西安事变
B.皖南事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之战
24.假设一国2011年生产某商品l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l5元,这一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
均为150亿元。

如果2012年从事这一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2年这一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50亿元和165亿元
B.165亿元和181.5亿元
C.165亿元和165亿元
D.181.5亿元和181.5亿元
25.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12年内有23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从2008年到2012
年的5年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12.6%,高于GDP的增速。

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②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人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晶晶爸爸听说晶晶学了外汇的知识,就问她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
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

”晶晶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B.现在划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币
C.升值后划算,因为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
D.升值后划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物价格降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5岁到59岁按劳付酬年龄人口首次数量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

有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0年减少2900多万人,人口抚养比也将持续上升。

我国劳动力持续增加,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的“人口红利”正在加快消减。

据此完成27~28题。

27.面对“人口红利”加快消减的挑战,作为企业应该:
①加强劳动者的在职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②减少税收降低人工成本
③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凋整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8.我国劳动力人口从持续增加到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红利”加快消减的转变。

从哲学上
看体现了:
①任何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会一成不变
③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④我国绝对人口的数量在不断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9.生物修复土壤技术是一种土壤修复新技术,即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将土壤中的危险污染物降解、
吸收或富集,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从而使土壤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利用生物修复土壤是:
①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②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③人们通过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

诗人把“鸟宿”和“僧敲”
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B.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31.2012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罗阳,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兢兢
业业,攻坚克难,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研制我国航母舰载机歼一l5成功起降“辽宁舰”,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罗阳奋斗的一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③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④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2.201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第30周年。

30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
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材料说明宪法:
①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
②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④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的八项规定。

会议强调要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心系群众,执政为民②是履行政治统治职能的要求
③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体现④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队性质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4.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

这是因为: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②国家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④党内民主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D.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在十二届全国人大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l3.69%,全国55个少数
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这体现我国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
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C.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l60分)
36.(36分)读材料及图4,回答下列问题。

香蕉是一种喜高温多湿的水果,多出产于南北纬30°以内,香蕉怕低温,耐寒性差;叶片大,蒸腾量大;假茎质脆、根浅生,容易遭受风害。

图4(a)中A地区,是我国第二大香蕉产地,出产的香蕉在全国各地十分畅销。

每年香蕉收获后,当地农民把近两米的香蕉树茎杆,砍成了1米高“矮个子”,再盖膜。

图4(b)为A地区气候资料。

(1)简述A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当地气候条件对香蕉生长的有利影响。

(14分)
(2)判断A地的地形类型,说明判断依据。

分析A地地形对种植香蕉的有利影响。

(l6分)
(3)分析当地采取“矮化覆膜”技术对香蕉生长的有利影响。

(6分)
37.(3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森林资源与人口数量情况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2分)
材料二: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
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

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l933年颁布
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

……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高国荣、周钢《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治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突出特点?(10分)
材料三:由于赫鲁晓夫个人的坚持,1954年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决议”……据统计,仅垦荒头几年,就有100多万志愿者参加了垦荒工作。

从1954年到l958年,苏联国家对垦荒的投资共达307亿卢布,约占这几年全部农业投资的20%左右。

最初规定的开荒数字是1300万公顷,后来提高到2800至3000万公顷……开荒的地区从50年代末开始,便出现大面积风蚀现象。

——李华《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中国大跃进时期)在工业领域,大办“五小”工业,建成了简陋的炼铁、炼钢炉60多万个……。

在农业领域,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

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开荒种粮的现象。

——凤凰网《向自然界开战》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的垦荒运动和中国的“大跃进”运动的相同之
处。

它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什么教训?(10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

2011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

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 万亿元。

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万亿级上升到20万亿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

未来l0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政府、社会服务的医院、学校。

城镇化推动了对基础设施、住宅、耐用消耗品、汽车等的需求,这是中国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8%,这意味着近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

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某些地方没有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与之伴随的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众多“大城市病”,城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可持
续的风险。

材料三: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指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
问题的措施。

(12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在推进城镇化上主要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12分)
39.(60分)21世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海洋生活对人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近年来海权问题
备受各国关注。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l6世纪,封建的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强大的海军陆战队,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

l6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向外扩张欲望。

英国的扩张,必然同西班牙发生冲突。

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7、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海战。

这次参战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兵力达3万余人。

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

两军相比,众寡悬殊。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是英国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

遭受重创的“无敌舰队”难以抵抗大西洋上的狂风巨浪,在回国途中,有的舰船触礁沉没,有的迷失方向就此失踪,“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材料二:“无敌舰队”行军路线图(图5)。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西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影响。

(10分)
(2)分析图中三段航程的海域洋流性质(寒、暖流)及舰队的顺逆流状况。

(6分)
(3)分析舰队败退时,大量战船失事的自然地理原因。

(14分)
材料三: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

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遏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

(10分)
材料四: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l万多个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自去年以来,中国国家海洋局先后针对菲律宾企图在黄岩岛抓扣中国渔民、越南出台《海洋法》、日木对我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等事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反制措施,“实际行动宣示了我国对黄岩岛、钓鱼岛的领土主张和对南海海域的管辖主张,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中国在海洋问题上不会主动挑事,但如果有谁侵犯和挑战我国海洋权益,中国绝不容忍和退让,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

(5)结合材料三、四,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至海权丧失,到今天中
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变化。

(8分)
(6)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常识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说明中国在海洋问题上不会主动挑事,但坚决
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的正确性。

(12分)
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钦州市、河池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
(1)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夏长冬短,夏季高温多雨(2分),冬季温和湿润(2分)。

有利影响:夏长冬短,生长期长(2分),降水量大,雨季长,湿度大(2分),满足香蕉喜高温多湿的习性;冬季温和,无霜雪,香蕉受冷害威胁小(2分);距离夏季台风、冬季偏北风的源地较远,受风害影响小(2分)。

(2)盆地(河谷盆地)(2分)。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西、北、南三面高(2分);再从(4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分)。

盆地底部较为平坦,适宜连片种植(2分);四面山地丘陵环绕,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害(2分);北面与西面的山地,可以部份阻挡冷空气的入侵,减少冻害(2分);盆地内部河流汇集,水源充足(2分),盆地内部湿度较大(2分),适于香蕉生长的习性。

(3)矮化防风害(2分),覆膜抗寒(2分)、保持土壤湿度。

(2分)
39.
(1)①为寒流,舰队逆流行驶(2分);②段暖流,顺流(2分);③段暖流,逆流(2分)。

(2)船只失事地位多暗礁、浅滩(2分);多阴雨天(2分);多大雾(2分)能见度差;位极地东风带与西风带交汇处(极锋处)(2分),大气对流运动强,多风暴(2分)。

舰队运行到此时此地,正值气压带风带南移过程中(2分),风向不稳定(2分)。

2013年3月柳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2.A 13.B 14.C. 15.A 16.B 17.D 18.A 19.D 20.B 21.C 22.D 23.C
37.(1)
趋势:
①森林覆盖率从古代到近代逐渐降低,民国时期达到最低点;②森林被破坏的地区由北向南、由西到东。

(每点2分,共4分)
原因:
①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们过度开发土地;
②近代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工业化的影响(或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③政府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
④受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

(每点2分,共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