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96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正文: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豫政〔1999〕96号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规划》所提出的各项目标。

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举足轻重。

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实现全省山川秀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一、我省林业生产建设概况
《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90-1999年)已经完成,从1988年到199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57.1万公顷提高到20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9151.5万立方米增加到1316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四旁树)由14.8%提高到19.8%。

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滩河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先后在46个县(市、区)启动。

林果花卉各业和以木材加工、林
副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林业发展状况与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均水平较低。

人均森林面积0.02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

(二)荒山面积大,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加剧。

全省尚有90.9万公顷的宜林荒山、346.3万公顷的水土流失区、66.8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需要造林和治理;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流动、半流动沙丘由1988年的0.4万公顷上升到1998年的5.3万多公顷。

(三)森林经营管理粗放,林地生产力不高。

现有林中,幼、中龄面积占90%以上,急待抚育;还有73.3万公顷低效林需要改造;无证采伐、滥伐、盗伐林木及乱占林地现象呈上升趋势;林木管理落后,病虫害严重。

(四)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尚未形成。

平原地区农田网稳定性较差,通道绿化、城郊绿化刚刚起步。

(五)林业投资与需求矛盾突出。

1990年以来,预算内林业投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但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二、今后我省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再造山川秀美的中州大地为总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坚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工程建设,实施分类经营,突出质量效益,提高整体水平,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1、2000年-2010年目标和任务
--新增有林地面积58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
--活力木蓄积量增加1.7亿立方米;
--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
--防沙治沙5.3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地)基本上造林固定;
--退耕还林17.4万公顷(16度以上的坡耕地);
--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1%;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万公顷;
--城市绿化率达到35%;
--铁路和干线公路绿化率达到85%;
--累计林业育苗14万公顷;
--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果品总量产35亿公斤,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90%以上;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及加工业收入占20%以上,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及加工业收入占35%以上。

2、2011-2030年目标和任务
--新增有林地面积50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
--活力木蓄积量增加到3.5亿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万公顷;
--改造低效林73.3万公顷;
--果品产量50亿公斤,其中:鲜果产量30亿公斤,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及加工业收入占30%以上,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和加工业收入占40%以上;
--宜林荒山荒地和铁路、干线公路基本上实现造林绿化,森林资源分布比较合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流动、半流动沙丘全部被固定,平原地区建成高标准、多功能、高效益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在全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林业生态环境、林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3、2031年-2050年设想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
--宜林荒山荒地全部被绿化,水土流失区全部被治理,林种、树种结构合理;
--建成起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环境绿化美化的目标。

三、林业建设的重点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
1、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

包括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济源5个市22个县(市、区)重点在支流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在干流和支流两岸营造护岸固坡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林40万公顷,封山育林37万公顷。

2、淮河防护林工程。

包括信阳、周口、商丘、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郑州、驻马店、洛阳、南阳等11个市地66个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重点搞好大别山山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桐柏山浅山丘陵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伏牛山东部丘陵区水土保持林等骨干工程。

造林25万公顷,封山育林20万公顷。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在唐河、社旗、方城、新野、宛城、卧龙、邓州、镇平、南召、内乡、西峡、淅川等12个县(市、区),重点抓好丹江库区片,鸭河口库区片,唐河、白河、湍河流域片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和护岸护滩林。

造成19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4、太行山绿化工程。

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市的10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太行山东部生态经济沟形式的水土保持林体系和太行山东南部以干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

造林7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5、天然林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天然林面积10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653.4万立方米。

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总体规划,主要实施好黄河上中游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采伐,搞好荒山荒地绿化和封山育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

6、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

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抓好尚未形成林网、未间作的213.3万公顷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营建和340万公顷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完善提高,构筑平原农区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搞好“六纵四横”绿色通道建设,即京广、京九、焦枝铁路和106、107、207国道(六纵),陇海铁路和310、311、312国道(四横),营造护路林带600公里,通道两侧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53.3万公顷。

7、防治沙漠化工程。

在涉及沙区的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市(地)的43个县(市、区)进行治沙造林,重点抓好5.3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的固沙造林和已毁林种地的2.7万公顷防风固沙林地退耕还林。

8、城郊林业生态工程。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环城防护林带、道路绿化和风景片林为主要内容,建设高标准、高效能环城生态防护林网络,实现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协调统一。

9、黄河下游及海河流域防护林工程。

包括濮阳、郑州、开封、新乡、安阳、鹤壁、焦作7个市22个县(市、区)。

规划荒山、荒滩造林1.1万公顷,营造防风固沙林1.3万公顷,农田林网14万公顷,防浪固堤林2万公顷。

利用黄河沿岸宜林地、故道区建设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多树种合理配置,集绿化带、经济带和旅游带为一体的绿色长廊。

10、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程。

新建自然保护区14个,使全省自然保护区由现在的19个增加到33个,总面积由14.5万公顷扩大到35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由0.8%提高到2.1%,
使自然保护区能够充分发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作用。

(二)大力培育商品林基地
1、用材林基地。

总面积17万公顷。

(1)速生丰产林基地:新建豫南和豫西南杉木基地2万公顷,火炬松基地1万公顷,豫东、豫北泡桐和杨树基地4万公顷,豫北油松基地1万公顷,豫西刺槐基地4万公顷,落叶松基地1万公顷。

(2)优质用材林基地:在伏牛山区建立楸树、黑核桃等优质用材林基地4万公顷。

2、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

在加强现有经济林综合管理和改造的同时,新增加经济林基地31万公顷。

豫南地区重点发展银杏、板栗、茶等3万公顷;豫西重点发展核桃、优质苹果、大枣、杏、柿子等4万公顷;豫西南重点发展优质梨、猕猴桃、大枣等2万公顷;豫北重点发展花椒、核桃、杏、黄楝等2万公顷;在平原沙区发展农枣间作10万公顷;豫东重点建设大枣、杏、优质梨基地3万公顷;城市近郊建立桃、樱桃、葡萄、无花果等时令水果基地4万公顷;在山区、丘陵发展山茱萸、辛夷、杜仲等木本药材基地3万公顷。

3、森林能源基地。

在桐柏、泌阳、确山、方城、固始等缺煤少柴县建立薪炭林基地1万公顷。

4、原料林基地。

在黄河、淮河、长江流域滩地及其支流沿岸的郑州、濮阳、新乡、驻马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营造以杨树、松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基地5.5万公顷;在山区营造以栎树为主的培殖业原料林1万公顷。

5、花卉和竹林基地。

在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和鄢陵、潢川、获嘉等地建设观赏花卉基地1.5万公顷,并积极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使之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

在博爱、洛宁、新县、商城、固始等县重点发展刚竹、淡竹、桂竹、毛竹基地0.4万公顷。

(三)加速林业产业化建设
1、大力培植主导产业。

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和经济林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加工企业。

充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2、培育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以商丘桐木制品有限公司、兰桐集团等为龙头的木制品业;以西峡中密度板厂、河南省人造板厂等为龙头的人造板加工业;以信阳板栗和新县银杏、三门峡苹果、西峡猕猴桃、镇平杜仲、内黄大枣、卢氏核桃加工开发等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业和木本药材制药业。

3、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合理划分生态公益性林业用地和商品性林业用地,对现有林划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分类经营,进行集约化管理,定向培育。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4、搞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山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3%,全省34个贫困县中,有21个
在山区。

按照“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的十字方针,实行综合治理,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林果业及加工业,实现绿山富民。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坚持科教兴林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认真实施中国林业新科技革命规划,建立符合省情、林情的林业科技运行机制,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林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批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加大“良种快繁”、“产业增效”、“生态建设”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

高度重视林业教育,办好各类林业学校,积极推行“林业绿色证书”制度,大力开展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林业教育培训体系。

到2010年,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科技成果在适宜地区的推广覆盖面积达到70%,科技成果在适宜地区的推广覆盖面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二)落实林业政策,深化林业改革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政策,搞好林权证发放和林地承包工作,林地承包使用权50年不变。

按照国家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进一步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

公益林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统筹解决资金,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管理;商品林以市场为导向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给予必要扶持。

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推广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促进林权、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加快荒山荒地绿化步伐。

建立与产权关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逐步推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形成国有林业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授权分级管理和分口监督,林业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体制。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林业的投入
完成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任务,除地方自筹、群众投工投劳、银行贷款、申请中央补助外,还需要计划、财政等部门积极给予大力支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财政对林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国家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投资,要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倾斜。

要拓宽思路,选准项目,加大林业利用外资的力度。

新开工基本建设项目要把植树绿化投资纳入工程概预算。

要建立和完善发展林业基金制度,煤炭、造纸等部门应依法按规定比例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城建部门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城市建设绿化费。

各级绿化委员会对本地没有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规定收缴绿化费。

要按照《森林法》和有关规定,逐步建立森林生产效益补偿制度,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

(四)搞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实施林木良种工程,加大林木优良品种引进、繁育、推广力度,建立一批苗木生产基地、采种基
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搞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搞好重要林木害虫治理、重大检疫性害虫预防和主要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等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和荒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环境及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和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网络化。

到2010年,林木种苗基地供种率达到80%,良种使用率和种苗受检率70%以上,出苗合格率85%以上,容器育苗率稳定在20%左右;林火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

火情监测了望覆盖率达到90%,通讯联络覆盖率达到85%,阻火隔离网络覆盖率提高到80%;建成省、市地、县三级森林资源监测网络。

(五)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实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征用林地和改变林种审批制度;停止一切毁林开垦活动,积极稳妥地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认真搞好林业公安机关业务装备、通讯网络、刑事鉴定技术点建设和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林业立法进程,制定和颁布《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河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河南省森林植物检疫条例》、《河南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和《河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大宣传和领导力度
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时期林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林业是关系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的观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法律意识。

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认真实行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

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积极组织实施。

要坚持全民义务植树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伐。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